黃韌帶骨化症


隨著脊柱外科手術的廣泛開展,從大量臨床病例觀察中發現頸椎、胸椎及腰椎黃韌帶骨化症在臨床上並非少見,尤其是有了CT及MRI這兩種先進技術後,診斷率及發現率明顯提高。其中不乏對脊髓構成壓迫或刺激的病例,病情嚴重者則需手術切除治療。頸椎黃韌帶骨化症已列專節討論。

黃韌帶骨化症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多數與脊柱的活動、負重可致組織退變有關。

(二)發病機制

對脊椎黃韌帶骨化症與脊椎黃韌帶鈣化症究竟是同一種疾患,還是兩種不同的疾患,意見尚不統一;尤其是對發生於頸椎的病例。主張是兩種疾病者認為:前者多見於男性,除脊柱外,全身其他部位無骨化征,且易與硬膜及椎板粘連;而後者則多見於女性,全身其他部位可發現鈣化征,且與硬膜及椎板不粘連、無延續性。主張此兩者是同一疾患者認為:兩者的基本病理改變相似,且鈣化者十分少見,因而應將其視為同一病變的不同發展階段。作者以為,從臨床診斷及治療學的觀點來看,兩者並非一定需要區分,尤其是在當前各持己見的情況下,治療上,臨床醫師仍應以能夠為患者解除痛苦為基本原則。

黃韌帶骨化症的癥狀

在早期,椎管矢狀徑較寬者可無任何癥狀;但椎管矢狀徑發育性狹小者則易出現脊髓受壓征,表現為:

1.感覺障礙 最早出現,主要因致壓物來自椎管後方之故。其嚴重程度及範圍與病變的程度及病程成正比,與椎管矢狀徑大小則成反比。

2.運動障礙 多在前者之後2~3個月出現,以下肢肌張力增高、易跌倒、無力及持物易落等為早發,嚴重者則發生癱瘓。

3.椎節局部癥狀 常不明顯,少數病例可有頸痛或胸、腰部痛,且可伴有活動受限及仰伸時誘發或加重麻木等感覺障礙癥狀。

依據臨床表現、X線側位片及斜位片、斷層攝影及CT、MRI及電生理檢查,能確立診斷。

黃韌帶骨化症的診斷

黃韌帶骨化症的檢查化驗

1.影像學檢查

(1)X線平片:於側位及斜位片上可顯示骨化(鈣化)的黃韌帶,以頸5~6、頸4~5及胸段為多見,腰椎處由於骨骼肥厚且緻密,常難以顯示。在嚴重者可發現骨化的黃韌帶向椎管內突入。此種病例大多合并椎管狹窄症、頸椎病或胸、腰椎其他病變,因而於X線平片上尚可發現椎體與椎管矢狀徑比值及椎管矢狀徑絕對值均小於正常。此外,椎間隙多有骨刺形成等。

(2)斷層攝影及CT檢查:可清晰地顯示骨化的黃韌帶的形態及部位,較前者為清晰(圖1)。

(3)其他:MRI及脊髓造影等檢查均有助於診斷,尤其是對病變涉及神經者,應常規行MRI檢查(圖2)。

2.電生理檢查 對合并有脊髓受壓癥狀者,可酌情選用誘發電位或肌電測定,不僅可作為輔助診斷的依據,且有利於除外脊髓本身的病變。

黃韌帶骨化症的併發症

病情嚴重者可並發癱瘓。

黃韌帶骨化症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治療

1.非手術療法 主要用於癥狀較輕、發病早期者,具體要求和操作基本上與頸椎病或胸、腰椎病變相似,此處不再贅述。

2.手術療法 對伴有脊髓受壓癥狀,且已影響工作、生活,經非手術療法無效者,應及早施術。對單純因本病所致者,行後路單純性黃韌帶切除、椎管成形術(單開門或正中開門等均可)或椎管後壁切除術等均可獲得療效。具體選擇何種術式需依據病情而定,當然亦與每位施術醫師的經驗和技術有關。

(二)預後

對已有脊髓受壓癥狀者,可行黃韌帶、椎管後壁切除減壓術,可獲得比較好的療效。

參看

  • 骨科疾病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黃水瘡 下一个: 黃熱病>>

相關問題


  • 胸椎後縱韌帶骨化

    後縱韌帶骨化症(OPLL)在全球範圍內並非常見病,但在遠東一些國家,因後縱韌帶骨化導致肢體癱瘓而到醫院就診者則並不少見。胸椎後縱韌帶骨化的發病,就是在日本也十…

  •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其他名稱:頸椎後縱韌帶骨化,日本人病)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是指因頸椎的後縱韌帶發生骨化,從而壓迫脊髓和神經根,產生肢體的感覺和運動障礙及內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疾患。 1.宜吃高熱量、半流質食物。…

  • 頸椎韌帶骨化

      頸椎黃韌帶骨化症是指頸椎黃韌帶反覆的損傷累及和反應性修復過程導致了韌帶的骨化,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的一類疾病。這是一種老年性疾病,50~60歲年齡組的比例較高…

  • 韌帶骨化

      隨著脊柱外科手術的廣泛開展,從大量臨床病例觀察中發現頸椎、胸椎及腰椎黃韌帶骨化症在臨床上並非少見,尤其是有了CT及MRI這兩種先進技術後,診斷率及發現率明顯…

  • 胸椎韌帶骨化

    儘管胸椎黃韌帶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a flava,OLF)在臨床上十分少見,但其臨床症狀複雜,易因誤診而延誤治療時機,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