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皮下壞疽


新生兒皮下壞疽也是一種急性蜂窩織炎,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好發於新生兒容易受壓的背部或腰骶部,偶爾發生在枕部、肩、腿和會陰部,在冬季比較容易發生。新生兒的皮膚薄嫩,局部皮膚在冬季又易受壓潮,不易保持清潔,故細菌容易從皮膚受損處侵入,引起感染。由於新生兒免疫防禦功能較差(例如免疫球蛋白缺少和中性白細胞活動能力低),新生兒皮下壞疽發病急,病變擴展迅速,如不及時進行積極治療,可以並發敗血症、支氣管炎和肺膿腫等,故其死亡率較高。  

治療措施

診斷一旦明確,即作多處切口引流(一般約需作5~7處),常可控制病變的進一步發展。每個切口長約1cm。如有壞死出現,應隨時將壞死皮膚切除。術後應經常換藥,保持引流通暢;待創面清潔後,及早作植皮術。全身應用青黴素等抗菌藥物。此外,還應加強全身支持療法,以提高病兒的抵抗力和促使傷口癒合。  

臨床表現

病兒首先表現為發熱、哭鬧和拒食,甚至有昏睡。開始,局部皮膚發紅,稍有腫脹,界限不清;捫按病變部位,可以感到質地較堅,發紅皮膚受壓後顏色變白。在數小時內,病變即可迅速擴展,皮膚變軟,中央部位顏色轉為暗紅。由於皮下組織液化而形成的膿液不多,觸診有皮膚下空虛、皮膚漂浮的感覺。但膿液積聚較多時,也可出出「波動」。最後,因皮膚和皮下的血管內血栓形成,皮膚出現壞死。在一部分病兒,局部皮膚出現多個水泡,並逐漸融合,內容物轉為血性液體;中央部皮膚變黑,出現逐漸增大的壞死區。  

鑒別診斷

注意與尿布疹和硬皮病作鑒別。尿布疹的皮膚紅布不腫,硬皮病的皮膚腫而不紅,兩者都無感染的全身癥狀。

參看

  • 《外科學總論》- 新生兒皮下壞疽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新生兒皮下脂肪壞死 下一个: 新生兒嘔血和便血>>

相關問題


  • 新生兒皮下壞疽(其他名稱:新生兒皮下急性蜂窩織炎)

      新生兒皮下壞疽是一種急性蜂窩織炎,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好發於新生兒容易受壓的背部或腰骶部,偶發枕部、肩、腿和會陰部,冬季易發。新生兒的皮膚薄嫩,局部皮膚…

  • 新生兒皮下脂肪壞死

      新生兒皮下脂肪壞死(subcutaneous fat necrosis of newborn)為良性病變,是發生於新生兒或嬰兒早期的疾病,其特點為皮下脂肪組…

  • 請專家分析新生兒代謝性疾病

    健康諮詢描述: 新生兒出生後羊水三度在重症監護室治療5天,出院時做了腦部檢查和新生兒篩查,然後出院了,已知結果中沒有問題,還有些未知項目,今天出生第10天,接到…

  • 新生兒35項疾病篩查

    健康諮詢描述: TSH PKU CAH G6PD 新生兒35項篩查結果都是陰性可是醫院打電話讓複查什麼意思 想得到的幫助: 新生兒 病情分析:你好新生…

  • 新媽媽產後迅速恢復的門道:新生兒易患疾病

    什麼是新生兒肝炎綜合徵 新生兒肝炎綜合徵是由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以持續黃疸、血清膽紅素( 直接膽紅素) 增高,膽或肝脾腫大及肝功能不正常為主要的症候群。 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