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或膽囊腫瘤。膽囊息肉樣病變是泛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狀生長的所有親切非結石性病變總稱。大多數膽囊息肉的癥狀其他與慢性兒子膽囊炎相似主要同意表現為右上腹輕度周四不適伴有結石時可出現膽絞痛但也有相當數量的患者不動並無癥狀置疑只是德技在做多說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一般親人認為膽囊息肉是膽囊癌的誘發因素。該病應以手術治療為主,非手術治療為輔。

膽囊息肉B超

  

疾病概述

膽囊息肉:是指各種膽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簡稱。常常造成患者延誤.目前西醫針對膽囊息肉的處理方式主要是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一則會出現如血管損傷、臟器損傷等併發症,無論是哪一種併發症,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再則是治標而非治本,因為手術針對的只是病灶,而沒有針對致病因素,所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膽囊息肉的治療機理

一、矯正形成息肉膽汁,阻止息肉的生長與再生成。

二、改變病灶局部微環境,切斷息肉營養供給,使瘤體從根部乾枯、萎縮壞死「 瘤亡蒂落 」,通過體腔隨大便排出體外。

三、活性成份附著瘤體表面,浸入息肉組織體內直接殺滅細胞,使其失活,不得復生。化腐生肌,修復基底組織,恢復胃、腸功能。

四、全面調整人體免疫功能,糾正機體失衡狀態,通過激活和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使其增加體液免疫對致息因子的監控,促進淋巴細胞、單核吞噬和巨噬細胞對息肉組織的吞噬作用,糾正膽囊致息內環境調節,調整致息與抑息基因至正常平衡狀態,從而治癒膽囊息肉。該療法以調整、逆轉患者整體病態因素、平衡陰陽入手,可從根本上使膽囊息肉逐漸縮小、吸收,最終完全消失,從而達到徹底康復的目的。臨床經數萬例觀察,療效顯著,一般1—3個月可痊癒。  

臨床表現

膽囊息肉

大多數膽囊息肉的癥狀與慢性膽囊炎相似,主要表現為右上腹輕度不適,伴有結石時可出現膽絞痛,但也有相當數量的患者並無癥狀,只是在做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一般認為,膽囊息肉是膽囊癌的誘發因素,近些年來國內外也有許多關於膽囊息肉癌變的報道,尤其在伴有結石時,癌變機率會明顯提高。

膽囊息肉在臨床上可分三個時期即:活躍增長期、相對穩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療中,一般都要經過「活躍增長期-相對穩定期-吸收消散期」的過程,各個時期的特點如下:

活躍增長期 相對穩定期 吸收消散期

膽囊息肉體積 不斷增大 不變化 逐漸減小

膽囊息肉數量 不斷增多 不變化 逐漸減少  

膽囊息肉檢查化驗

1.B超檢查 方法靈活、準確、無創傷、可重複、價廉、易為眾多患者接受,能準確地顯示息肉的大小、位置、數量、囊壁的情況。B超典型的表現為膽囊壁有點狀、小塊狀、片狀的強或稍強回聲光團,其後多無聲影,可見到球狀、桑葚狀、乳頭狀及結節狀突出,甚至可顯示出息肉的蒂。楊漢良等報道B超對PLG檢出率為92.7%,特異性94.8%,假陽性5.2%,準確性明顯高於CT,認為BUS能清晰地顯示PLG的部位、大小、數目及局部膽囊壁的變化,是一種簡便可靠的診斷方法。

膽囊息肉三維超聲成像

2.三維超聲成像 可使膽囊具有空間方位的立體感,透聲性好,有直視膽囊剖面的效果,可彌補二維顯像某些不足。不僅可觀察膽囊息肉的大小形態,更可分清息肉和膽囊壁的關係,尤其在膽囊後壁的息肉二維顯像常不能清楚地分辨是否有蒂以及蒂與膽囊壁附著的範圍和深度。三維重建能通過不同切面的旋轉來觀察病變的連續性及病變表面的情況等信息,有助於提高膽囊息肉與膽囊腺瘤或癌腫的鑒別。王連生等報道用三維超聲成像檢查18例膽囊內病變,最大直徑為5.5cm,最小直徑0.3cm,其中5例為多發性息肉,9例為單發性息肉,4例膽囊癌均為多發佔位病變。三維超聲成像與術中所見基本一致。 

3.內鏡超聲(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 即經內鏡超聲掃描,是將超聲微小探頭安置在內鏡頂端,探頭為高頻,將內鏡插入消化道,進入十二指腸壺腹後此探頭更接近膽囊,可排除腸氣干擾或膽汁黏稠度等影響。EUS可將膽囊壁分為3層,內層為高回聲的黏膜及黏膜下層,中層為低回聲的肌纖維層,外層為高回聲的漿膜下層及漿膜層。如為息肉樣病變可見清晰的3層囊壁,而膽囊癌則囊壁的3層結構有不同程度的浸潤破壞。早期膽囊癌絕大多數是在結石和息肉等病變的掩蓋下發展的,早期缺乏特徵性聲像圖表現,鑒別困難。而EUS檢查觀察息肉樣病變與膽囊壁之關係,有助於鑒別診斷。朱燕陵等回顧分析了103例非結石性膽囊病變EUS檢查結果並與體表超聲及手術後病理進行比較,EUS檢查診斷正確率為75%,體表超聲為41.4%,EUS對膽囊息肉、膽囊癌、膽囊腺肌瘤診斷符合率為100%,體表超聲為55.6%。Sugiyama認為內鏡超聲(EUS)比BUS更準確,提供的圖像也更清晰。因194例PLG中,EUS判斷的136例非腫瘤性病變平均隨訪2.6年均未發現腫瘤;而BUS判斷的非腫瘤性病變中則有13%為腫瘤。EUS內層的回聲方式為細小聲點(tiny echonic spot)、聲點聚集(aggregation of echogenic spot)、微小囊腫(microcyst)及彗星尾征(comet tailartifact)。如EUS證實既無細小聲點與聲點聚集,又無微小囊腫與彗星尾征時,應懷疑為腺瘤或癌腫。兩者無法鑒別,除非已浸潤至肝臟,但若為無蒂病變,則強烈提示為癌腫。結合組織學研究,一個細小聲點表示一群含有膽固醇泡沫的組織細胞,而無回聲區則為腺上皮增生。多個小囊腫和彗星尾征則分別為羅-阿竇增多和膽囊壁內結石所致。  

臨床特點

特點一:發病率逐漸增高

隨著人類飲食結構多樣化和飲食節律非常化及環境污染的加劇,膽囊息肉的發病率逐漸增高,如:高膽固醇飲食、長期酗酒、過多進食刺激性飲食、飲食規律紊亂如: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過盛、過多等不良飲食習慣、農藥過多、食品添加劑泛濫、電離輻射充斥空間等都和膽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間接的關係,從而孕育了膽囊息肉的第一個特點-發病率逐漸增高。

特點二:隱蔽攻擊性強

膽囊息肉多無癥狀,85%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體檢中發現。在檢查上,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難以發現或常常漏診。

無癥狀型膽囊息肉給人們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癢、身無百病。

隨著影像學的發展,膽囊息肉病的發現率逐漸增高,而非專科醫院的醫生對此病認識不清或不認識,或不重視,從而造成了膽囊息肉在診斷和認知上的盲點和診斷治療的真空帶,形成了膽囊息肉寬闊的隱藏空間。

上述三點孕育了膽囊息肉的隱蔽攻擊性特點。

膽囊息肉癌變率高

特點三:癌變率高

膽囊息肉的致命殺傷力在於突發癌變。從80-90年代,因形成的膽囊息肉的性質不同,癌變率逐漸增高。而在癌變中或癌變後,許多膽囊息肉患者沒有不適的感覺,不知不覺發展,不知不覺癌變,這也是膽囊息肉最可怕的特點。  

診斷鑒別

膽囊息肉樣病變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該病臨床癥狀無特異性,大部分患者為查體時所發現。主要癥狀為中上腹部隱痛(46.9%)。發病年齡30~50歲者佔57.8%,以中青年為主。主要依靠B超檢查診斷膽囊息肉。但常難以定性,臨床對其良惡性的鑒別診斷亦較困難。目前主要診斷手段是超聲檢查,對<5mm者的檢出率可達90%以上,診斷的靈敏度和準確率均較高。如發現多發高強回聲,且有漂浮感和慧尾征者提示為膽固醇息肉,位於膽囊底部的小隆起,病變中有小圓形囊泡影和散在回聲光點提示腺肌瘤病,而根據病變回聲性質、蒂的有無和粗細,病變處的粘膜改變,對區分良惡性疾病有一定價值。但B超檢查對本病的診斷、定性及鑒別診斷又有一定局限性和假陰性率。如當病變小且位於膽囊頸部時,或伴有膽囊結石時易造成漏診,且對定性和鑒別亦有一定困難。  

腫瘤分類法

膽囊息肉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或膽囊腫瘤,從膽囊腫瘤的意義上分析膽囊息肉,又可分為真性腫瘤和假性腫瘤兩種。所謂真性腫瘤,指膽囊本身的腺體、肌層增生引起的膽囊息肉,這是一種膽囊的真正意義上的腫瘤,此類膽囊息肉特點見下表。所謂假性腫瘤,是指由於肝膽清理功能失調、紊亂引起膽固醇積聚、結晶,膽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膽囊、膽汁異常改變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變。  

治療預防

膽囊息肉病變臨床並不少見,手術是根治的方法,但並非所有膽囊息都需手術治療。因其病變類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轉歸亦不盡相同,因此其手術適應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

手術時機選擇:膽囊息肉樣病變術前有時難以定性。根據膽囊息肉樣病變惡變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們提出下列手術指征:

(1)單發病變,大於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於膽囊頸部,年齡大於50歲。

(2)多發病變,伴有膽囊結石,有癥狀,年齡大於50歲。

(3)單發病變,小於10mm,無癥狀,年齡小於50歲,允許觀察、隨訪;病變增大或形態有變化則應手術治療。

(4)多普勒彩超檢查病變有豐富血供提示為惡性新生物。

(5)CEA(腫瘤標記物),測值明顯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腸道腫瘤者。

(6)膽囊息肉樣病變,有明顯癥狀且反覆發作者。

(7)對直徑小於5mm無癥狀病人應間隔3到5個月隨訪檢查。一旦病變增大或癥狀明顯亦須行手術治療。

近幾年,非手術和中藥治療膽囊息肉病已引起醫療界的廣泛重視,各種偏方、配方、驗方等在消炎、利膽,控制膽囊炎、膽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針對膽囊息肉的專科用藥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隨著中醫中藥研究的深入,非手術治療膽囊息肉的治癒率,也在迅速提高。  

預防

禁酒及含酒精類飲料

酒精在體內主要通過肝臟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損傷肝功能,引起肝膽功能失調,使膽汁的分泌、排出過程紊亂,從而刺激膽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來的息肉增長、變大,增加膽囊息肉的癌變係數。

飲食要規律、早餐要吃好

規律飲食、吃好早餐對膽囊息肉患者極其重要。人體內肝臟主管分泌膽汁,分泌的膽汁存儲入膽囊內,而膽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則晚上分泌的膽汁利用不上,存留於膽囊內,膽汁在膽囊內滯留時間過長,即可刺激膽囊形成膽囊息肉或使原來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低膽固醇飲食

膽固醇攝入過多,可加重肝膽的代謝、清理負擔,並引起多餘的膽固醇在膽囊壁結晶、積聚和沉澱,從而形成息肉,所以,膽囊息肉患者應降低膽固醇攝入量,尤其是晚上,應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類食品如:雞蛋(尤其是蛋黃)、肥肉、海鮮、無鱗魚類、動物內臟等食品。  

膽囊息肉的飲食注意事項

膽囊息肉患者應多吃一些有益的食物,宜多食的食品如下:

1、宜多食各種新鮮水果、蔬菜,進低脂肪、低膽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帶、藕、魚肉、兔肉、雞肉、鮮豆類等。

2、宜多食干豆類及其製品。

3、宜選用植物油,不用動物油。

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5、宜用煮、蒸、燴、炒、拌、氽、炖的烹調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調方法。

6、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決明子15克,煎湯代茶飲或飲用綠茶。

7、平時喝水時,捏少許山楂、沙棘、銀杏、絞股藍草放入水杯中當茶飲用。  

膽囊切除術後的飲食原則

切除膽囊後,機體便失去了膽囊的儲存、濃縮、排泌膽汁和分泌等功能。表現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問題是沒有濃縮的膽汁進入小腸,腸內膽汁酸濃度降低,膽鹽的含量也比正常人減少一半。如果攝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較多,會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並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經過一段時間後機體會逐漸適應和代償,這一過程需要2~3個月。因此,在這一段適應的時間裡,對脂肪的攝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1次不能吃含太多的動物脂肪的食物。一般採用少吃多餐的辦法,一餐食量不宜過飽。食物內容可以是低脂半流食或低脂軟飯,如各種粥類、麵條、麵包、餅乾、豆腐、蛋清、去脂牛奶、低脂瘦肉、少纖維蔬菜和水果等。烹調以炖、蒸、煮的方法為宜。根據對食物的耐受情況,脂肪控制可以從每日20克過渡到每日40克。手術後經一段適應時間後,再逐漸放開對脂肪食物的攝取。  

膽囊癌與膽囊息肉的診斷區分

膽囊息肉的治療機理有哪些?

(一)抑制息肉新生血管增長.使息肉縮小、消失。

(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逐步萎縮消除息肉細胞

(三)使息肉細胞壞死,鈣化或液化。

(四)促使息肉細胞周圍組織纖維化,阻斷生長。  

慢性膽囊炎飲食注意事項

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在老年人中都很常見,兩者常同時存在。飲食控制是發作期治療措施之一,也是平時保持膽汁排泄通暢,減少急性發作的重要手段。

(1)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肝、腦腸等。膽汁中膽固醇增高,易於形成膽固醇結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膽固醇,又可促使膽固醇轉變成膽汁酸防止膽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為主。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免誘發膽絞痛。烹調上盡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煎、炸。

(2)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品,如胡蘿卜、番茄等黃紅色的水果蔬菜。因維生素A能保持膽囊內壁上皮的健全,也可減少膽固醇結石的形成。蘿卜、水果汁、薺菜、山楂等有利膽疏肝的作用,可常吃。

(3)增加食品中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保證熱量需要和利於肝糖原的生成。

(4)減少纖維素含量,少渣飲食還可減少對胃腸的刺激。

(5)增加進餐次數,以刺激膽汁分泌,減少膽囊中膽汁淤滯濃縮。  

膽囊息肉的病因及病理

通過近千例正常人與膽囊息肉患者體液分析觀察及B超引導下,經皮穿刺取膽囊息肉病變組織活檢,運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及遺傳基因學,發現正常人體內和患者體內均存在著兩種基因,K-RAS和G-RAS(被稱為致息基因和抑息基因).他們還發現在正常人體內致息基因(K-RAS)處於失活狀態(無活性),而抑息基因活性較強,它們之間處於一個相對平衡狀態,而在膽囊息肉患者的體內致息基因(K-RAS)較為活躍,抑息基因活性較為低下,兩種基因處於一種失衡狀態。

當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時,機體的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對致息基因(K-RAS)監控能力下降,再加上膽囊炎及膽固醇代謝異常等各種誘因條件下,改變了膽囊內環境穩定,使無活性的致息基因(K-RAS),轉變成具有較強活性的致息基因(K-RAS),而抑息基因(G-RAS)活性明顯減弱,此時具有活性致息基因(K-RAS)與膽囊壁細胞中某些基因片斷重組後,形成其因突變,使膽囊壁細胞發生異常增生現象,並向膽囊腔生長,而這種突出於膽囊壁的異常贅生物,稱之為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手術的適應症:

膽囊息肉是因為膽汁分泌多,膽囊營養不足,所以當膽汁成分發生改變,膽囊過度濃縮膽汁的時候,膽囊就被腐蝕壞了,出現炎症,也就是膽囊炎,久之膽囊壁不能癒合,就形成息肉。

患了「膽囊息肉」,是否需要手術,取決於下列情況:年齡、病變大小、數量、部位、形狀,有否臨床癥狀或合并膽囊結石,能否排除膽囊惡性腫瘤可能。因此,當B型超聲檢查發現有息肉樣病變時,治療要在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上作出決擇,手術適應症一般為:

膽囊切除術

1、合并膽囊疾病,如膽囊結石、急性或慢性膽囊炎,並有明顯臨床癥狀者,均應施行膽囊切除術。

2、無明顯癥狀的5mm左右的多發性息肉,不需手術,可繼續觀察。

3、大小在10mm以下無臨床癥狀的單發息肉,應定期觀察(3個月),若病變有增大趨向,應行手術。

4、大小在10mm以上的單發息肉或位於膽囊頸部,不論有否臨床癥狀,均應手術。

5、疑有早期膽囊癌可能,也應該考慮手術治療。  

辯證

膽囊息肉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或膽囊腫瘤,從膽囊腫瘤的意義上分析膽囊息肉,又可分為真性腫瘤和假性腫瘤兩種。所謂真性腫瘤,指膽囊本身的腺體、肌層增生引起的膽囊息肉,這是一種膽囊的真正意義上的腫瘤,此類膽囊息肉特點見下表。所謂假性腫瘤,是指由於肝膽清理功能失調、紊亂引起膽固醇積聚、結晶,膽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膽囊、膽汁異常改變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變,此類膽囊息肉的特點如下:

膽囊息肉之真性腫瘤:

一般無慢性膽囊炎病史;發現過程:一般為體檢發現;

B超檢查特點:單發、中強回聲光團、不移動、體積較大(一般超過1cm)、多發於膽囊頸部、外形圓或類圓光團、不移動;癥狀:一般無癥狀;併發症:一般無併發症,癌變率較高。

膽囊息肉之假性腫瘤:

多有慢性膽囊炎病史;發現過程:體檢發現或不舒服時檢查發現;

B超檢查特點,多發、強回聲,體積較小 (一般小於1cm)、多發於膽囊底部、外形不規則;癥狀:部分有右肩後背痛、右上腹脹痛等膽囊炎癥狀;併發症:有時出現脂肪肝、胰腺炎等併發症 ,癌變率較低。

專家忠告:

膽囊息肉首選B超檢查:

由於膽囊息肉一般較小,直徑小於1厘米的息肉如果不是特別細緻的檢查,在CT和核磁共振中容易被遺漏 ,故膽囊息肉不主張做CT和核磁共振檢查,這好比用大炮打蚊子,既花費資金又不能達到目的。

膽囊息肉較小,在B超檢查中無法分辨是屬於哪種類型,這是最令醫生和病人感到遺憾的地方。醫生只能根據息肉的形態和發展情況判其是否惡變。惡變的膽囊息肉在B超的檢查中可見直徑超過1厘米,息肉的基底部較寬,或者息肉表面不光滑,病變侵及肌層。如果膽囊息肉逐漸增大或者短時間內增大較快,雖然不一定惡變,但起碼錶明膽囊息肉在不斷發展。

複查問題

發現膽囊息肉後,多長時間複查以及採取什麼方法複查,這也是病人非常關心的問題。膽囊息肉應在設備條件較好和醫療技術水平較高的醫院確診。一般採用B超複查,開始時可3-6個月複查一次,連續檢查2-3次,如果息肉沒有變化,則在每年體檢或有癥狀時再進行檢查。

複查還應在一家醫院,最好是同一台機器、同一個大夫複查。這是因為B超檢查膽囊息肉有誤差,正常誤差在2mm以內,這種誤差包括:人員誤差、儀器誤差,同一台機器、同一個大夫複查,可盡量減少這些誤差,尤其是服藥後複查,誤差容易導致服藥效果的失誤判斷。

患者在複查時,最好不要先告訴醫生自己的膽囊息肉多少、多大,以免影響醫生的檢查和診斷的細緻性、準確性。因為醫生在尋找病因時,往往比較細心,而在複查時往往走馬觀花,有些甚至是先入為主。這是陋習,但有時的確存在。

治療膽囊息肉的幾種偏方: 

1、雙花連膽湯

一、方劑:

自擬雙花連膽湯處方:金銀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陳各15g,黃連、龍膽草、甘草各10g。每天1劑,分3次服(早八點左右,下午兩點左右,晚十點左右,沒時間的話,就一天分2次服吧),療程為30天。服藥期間停用其他藥物,禁食肥豬肉及蛋類食品等。

二、適應癥狀:

膽囊息肉,它是長在膽囊壁上的腫物,絕大多數是良性,僅極少數為惡性,又稱膽囊隆起樣病變或膽囊腫瘤,主要表現為右上腹輕度不適,伴有結石時可出現膽絞痛,但也有相當數量的患者並無癥狀,只是在做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

三、治療原理:

中醫認為,膽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於肝鬱氣滯,疏泄失常,氣血運行不暢,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腸胃積滯,運化失常,水濕內停,蘊而化熱,上蒸肝膽,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膽經絡循行兩脅,肝失疏泄,氣滯不行故兩脅脹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氣滯故脘腹脹滿或疼痛;濕熱內蘊,肝膽氣逆故見口苦咽干、燒心。舌苔黃膩乃肝脾濕熱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療原則應以疏肝利膽、清熱瀉火、健脾祛濕為主。雙花連膽湯方中金銀花、野菊花、黃連、龍膽草清熱瀉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膽;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氣行滯、解痙止痛;茯苓、茵陳清熱利濕。諸葯合用,共奏清熱瀉火、疏肝利膽、健脾祛濕之功效。

膽囊息肉的臨床分期

膽囊息肉在臨床上可分三個時期即:活躍增長期、相對穩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療中,一般都要經過「活躍增長期-相對穩定期-吸收消散期」的過程,各個時期的特點如下:

活躍增長期 相對穩定期 吸收消散期

膽囊息肉數量 不斷增多 不變化 逐漸減少

膽囊息肉患者膽囊切除術後的飲食原則:

膽囊息肉患者切除膽囊後,機體便失去了膽囊的儲存、濃縮、排泌膽汁和分泌等功能。表現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問題是沒有濃縮的膽汁進入小腸,腸內膽汁酸濃度降低,膽鹽的含量也比正常人減少一半。如果攝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較多,會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並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經過一段時間後機體會逐漸適應和代償,這一過程需要2~3個月。

因此,在這一段適應的時間裡,對脂肪的攝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1次不能吃含太多的動物脂肪的食物。一般採用少吃多餐的辦法,一餐食量不宜過飽。食物內容可以是低脂半流食或低脂軟飯,如各種粥類、麵條、麵包、餅乾、豆腐、蛋清、去脂牛奶、低脂瘦肉、少纖維蔬菜和水果等。烹調以炖、蒸、煮的方法為宜。根據對食物的耐受情況,脂肪控制可以從每日20克過渡到每日40克。手術後經一段適應時間後,再逐漸放開對脂肪食物的攝取。

膽固醇性膽囊息肉主要為大量泡沫細胞、炎性細胞等吞噬膽固醇後的集聚,少量膽囊上皮突變細胞,用PCR和限制酶定向測序法,上皮細胞內發現K-RAS基因活性較低,而G-RAS基因活性高。

本病常為多發性,位於膽囊的底部或體部少 數位於頸部,息肉直徑均較小,表面不光滑,多無蒂,無血供,回聲較強,膽囊壁正常或稍厚,疼痛等癥狀不明顯

膽囊息肉的手術方法有三種

目前的手術方法有傳統手術、腹腔鏡手術和保膽手術。傳統手術的方法醫學界普遍認為創傷大、恢復慢;目前使用得比較少。腹腔鏡的方法是在病人的腹壁上做四個小切口,然後放入穿刺器械,通過從肚臍放入的腹腔鏡可以觀察得一目了然,可以進行很好的切除工作。 如果在有經驗的醫生操作下,則創傷小、恢復快。膽囊有消化和儲藏膽汁的作用,一部分患者覺得切了可惜,可以採用保膽囊取息肉的方法,保膽手術在皮膚上打個小口,用纖維膽道鏡進入膽囊,找到病理的部位,這種方法的優勢在於保住了整個膽囊,而且可以做病理檢查,看看息肉到底是惡性的還是良性的,如果是惡性的就同時處理,但這種方法開展的時間比較短,還有待臨床的進一步觀察。  

膽囊息肉的病理類型

膽囊息肉的表現形式包含很多病理類型,病理分類為非腫瘤與腫瘤性病變兩大類,腫瘤性病變又分為良性和惡性。

非腫瘤性病變

其中以膽固醇息肉最為多見。國外1995年報告,膽固醇息肉占膽囊息肉樣病變的65%,國內報告的288例患者中膽固醇息肉佔62.5%。其次為炎症性息肉、腺瘤樣增生及腺肌瘤等。

(1)膽固醇息肉:膽固醇沉著是膽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膽固醇沉著於膽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細胞內,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羅-阿竇增多及肌層增厚而形成息肉。膽固醇息肉的病理特點為多發性小息肉,曾有膽固醇息肉74例病例報告顯示:直徑小於10mm者佔97%,50%為多發性,平均3.09±3.31個(腫瘤性息肉多為單個病變,有臨床鑒別意義)。膽固醇息肉質脆帶細,易與黏膜分離,不伴有腸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質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輕微,到目前為止未見有癌變報道。

(2)炎症性息肉: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種肉芽腫,直徑約5mm,單發或多發的廣基性結節。其組成成分有毛細血管、成纖維細胞及慢性炎症細胞,息肉周圍的膽囊壁有明顯炎症,至今尚無癌變報道。

(3)腺瘤樣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增生性病變,為黃色質軟的疣狀物,直徑約5mm,單發或多發。其組成成分為豐富的結締組織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狀細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並伴有腸化生。腺樣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層形成的羅-阿竇明顯增多,竇口上常有狹窄,致竇內常有膽汁淤積、炎症或膽石嵌入,有癌變可能。

(4)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變化、肌纖維增生與局限性腺肌增生,故醫學上又稱為腺肌增生症,有瀰漫型、節段型與局限性三種。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增生性病變,也可能癌變。

腫瘤性病變

此類病變中以良性的腺瘤為主,惡性主要為膽囊癌。

(1)腺瘤:多為單發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頭狀或非乳頭狀,惡變率約30%,癌變機會與腺瘤大小呈正相關。1998年國外學者觀察良性膽囊息肉樣病變時發現,其中94%直徑<10mm,66%的患者年齡<60歲;而惡性膽囊息肉樣病變88%直徑>10mm,75%的患者年齡>60歲。研究認為,膽囊腺瘤的發病率很低,在10年內施行的12153例膽囊切除中,僅81例為膽囊息肉樣病變,只佔0.7%,而其中是腺瘤的僅為9.6%;而同期人群中發現膽囊癌225例,佔1.85%,可見本病有癌變的可能性。

(2)腺癌:分為乳頭型、結節型及浸潤型。前兩者為隆起性病變,直徑約<20mm;而浸潤型不屬於膽囊息肉樣病變,絕大多數直徑>20mm。因此表現為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膽囊癌往往為早期,其中乳頭型癌絕大多數限於黏膜和肌肉內,預後良好。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膽囊腺肌增生病 下一个: 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征>>

相關問題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