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麻醉科 副主任醫師 吳春生

  

  麻醉是實施手術或進行診斷性檢查操作時作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創造良好的手術條件而採取的各種方法,亦用於控制疼痛[1]。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外科手術治療的要求越來越高,隨之對麻醉也提高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手術前選擇適當的麻醉藥物是確保手術順利的關鍵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物件:選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物件,其中男性54例,女性66例;年齡19~69歲,平均年齡(47±7.2)歲;體重52~74kg,平均體重(60.12±1.34)kg;120例患者的血氣分析在術前檢查時均有不同程度的異常,且伴有不同程度缺氧、二氧化碳集聚和肺功能減退。120例患者術前檢查均無嚴重肝、腎疾病史,無長期服用阿片類藥物史,無相關藥物依賴病史,無精神病史。

  1、2研究方法:隨機將120例進行手術的患者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3臨床治療方法:

  對照組在手術前根據患者的體質量給予適量的芬太尼、咪達唑侖、維庫溴銨以及丙泊酚靜吸的複合麻醉。

  觀察組在手術前應用瑞芬太尼進行靜脈麻醉,之後再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進行維持麻醉。

  1、4觀察指標[2]: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HR、血氧飽和度、舒張壓(DBP)、收縮壓(SBP)]、甦醒時間、拔管時間和不良反應率。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分析軟體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均數間比較應用t檢驗,兩個變數間的關係比較作相關資料分析,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span="">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對比:兩組患者手術麻醉前HR、DBP、SBP和手術過程中的血氧飽和度統計學比較後, P>0.05,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氣腹前、氣腹後、氣腹結束、手術結束時HR、DBP、SBP比較後,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瑞芬太尼,屬於阿片類藥物,是目前臨床上採用的一種新型鎮痛藥,進入人體內達到血-腦平衡只需1分鐘,其結構中含有的酯鍵使瑞芬太尼在組織和血漿中能被非特異性的溶解,約1分鐘便可達到有效濃度起到鎮痛的作用,作用維持時間在5~10分鐘之間 [3]。藥物有效地生物學半衰期約3~10分鐘,且與給藥劑量和持續給藥時間無關。瑞芬太尼主要通過血漿和組織中的非特異性酯酶進行水解代謝,不受血漿膽鹼酯酶及抗膽鹼酯酶藥物和肝、腎功能及年齡、體重、性別的影響[4]。所以,觀察組採用術前瑞芬太尼靜脈麻醉,術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維持麻醉的麻醉方法後,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得到了明顯的控制。手術中注射的瑞芬太尼代謝後,95%的代謝產物都是經過尿液排洩的,減少了體內藥物的蓄積,達到了讓患者早甦醒、早活動的目的,所以觀察組患者的甦醒時間明顯短於對照組[5]。

  本次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在手術麻醉中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而且減短了甦醒時間和拔管時間短,降低了不良反應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