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乳腺血管外科 主治醫師 李輝

  在糖尿病患者四種特異性慢性併發症――眼病、腎病、足病、周圍神經病變中,糖尿病足部病變是其中最常見而又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足是由於周圍神經病變、血管障礙、感染等原因,單獨或組合引起的糖尿病特有的足部病變。有5%的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足而截肢,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在非外傷患者截肢中,57%以上是糖尿病引起的。有些糖尿病足病人不願截肢,但發展下去,足部的感染會通過血液傳到全身,引起敗血症,最後危及生命。

  特點

  第一,糖尿病足患者男性比女性多。截肢病人一般40~60歲,且多是單身或離異,家庭對他們的照顧很少。

  第二,病人抽菸很厲害。糖尿病足病變絕對需要禁菸,因為抽菸會加重血管病變,加重足潰瘍,甚至可能引起敗血症危及生命。

  主要原因

  1、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變。有微血管病變,也有大血管病變。糖尿病足主要侵犯足背動脈、脛前動脈和N動脈等,生成斑塊,進而引起阻塞。微小動脈病變主要是微動脈的栓塞、創傷、感染或痙攣引起的微動脈血栓,影響下肢和足部血液供應,經常表現為小腿抽筋。

  2、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開始症狀是走一會兒路腳就麻了,後來疼痛,再後來是很常見的間歇性跛行。血管阻塞或變窄,血供狀況變差,走走路就會疼,坐一會兒就好了,但再走一段又會疼痛。神經病變最開始的症狀是麻木,後來是疼痛,再嚴重一點是痛覺消失,溫度覺、感覺(淺感覺、深感覺)喪失。如果在此基礎上有外部細菌感染,病情就會越來越嚴重。

  3、感染。糖尿病足很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合併感染是加重壞疽病情發展的始動因素,早期以金黃色葡萄球菌、黴菌感染較多,中晚期有腸道菌群的感染,25%是厭氧菌感染。細菌大量繁殖,必然造成末端組織的缺血缺氧,為厭氧菌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可加重病情。

  臨床表現

  早期有腳發冷、面板蒼白、青紫或水腫、抽筋、疼痛,疼痛在行走時加重,出現傷口經久難愈。如果患者對割傷、燒傷、碰傷等損傷沒有感覺,發生嚴重足病的風險就大大提高。最嚴重的是糖尿病足壞疽,溼性壞疽有水滲出,乾性壞疽時,大塊組織像要掉下來。這都是很嚴重的血管神經併發症。

  治療

  糖尿病足治療用藥分為兩個層次:藥物和手術。

  1、藥物:怡開或廣樂,其成分是胰激肽原酶片,可以用來治療所有的糖尿病併發症,缺點是針對性比較差。西洛他唑(培達)、凱時等,對糖尿病足、糖尿病血管病變療效比較好。

  2、手術:根據病情可行介入手術或開放手術血管重建,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很難避免截肢。

  預防

  避免用燙水洗腳。正常人腳一接觸燙水,就會馬上縮回來,這是一個保護機制。而糖尿病足患者的溫度覺很差,往往會被燙傷,起水皰。水皰一旦破潰感染,就是嚴重的糖尿病足部潰瘍。
洗腳要用38~40℃的溫水。糖尿病患者不適合去做足浴,因為足浴可以帶來刮傷、擦傷,萬一有一點刮擦傷,後果不堪設想。洗腳應當用中性肥皂,用吸水性好的毛巾。

  穿寬鬆柔軟的鞋子。不良的鞋襪可以引起腳部畸形,不斷摩擦腳部容易生“雞眼”或是增加潰瘍。糖尿病患者應穿布鞋、軟皮鞋和運動鞋,不要穿塑料鞋,因為它太硬,最好是特製的矯形鞋,鞋頭長些、高些、寬些,腳趾能夠伸直。襪子應該柔軟、合腳、透氣性好,吸水性好,襪子應每天換洗,最好是穿布襪。

  腳部常護理,勤剪腳趾甲。但是不能剪得太深,太深會導致甲溝炎、出血,不剪又會導致細菌滋生太多,也會發炎。老繭要慢慢地修,“雞眼”應該請專科醫生來治療。面板要保持潤滑,防止形成潰瘍,防止繼發感染。預防外傷,每天檢查足部,看看足部面板是不是有水皰,是否有擦傷、裂口,區域性面板是否有紅腫,是否有“雞眼”、老繭。有糖尿病足的病人足部一旦發生損傷,一定要到醫院及時就診。

  經常抬高下肢,促進靜脈迴流。避免長時間兩腿交叉而坐。如果有嚴重的足部病變,我們不主張進行劇烈的體育鍛煉,也避免做一些劇烈的持重運動。可以選擇散步,時間不要太長。

  足部受傷救治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腳不慎受傷,對於小的傷口,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清水或鹽水清洗傷口,輕輕拭乾,用醫用敷料覆蓋,每天更換敷料。最好到醫院就診。

  最基本的是:必須全面嚴格控制血糖,尤其是當血糖不是很高,但是有比較嚴重的併發症時,一定要嚴格控制血糖,甚至要早用胰島素治療。每天自我檢查雙腳,至少每年到醫院檢查一次足部,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另外,夜裡小腿抽筋,這很可能就是糖尿病足部病變的一個很早期表現。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