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副主任醫師 劉孝兵

  血管性面板病第一節 變應性面板血管炎

  變應性面板血管炎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主要累及真皮淺層小血管的過敏性炎症性面板病,好發於四肢,以小腿、踝周尤為顯著。臨床表現有丘疹紫癜、風團、小水、多形性紅斑、小結節,以紅斑和結節較常見,病程慢性,可遷延達數年之久。

  【病因】

  面板血管炎的病因可歸納為:

  ①特發性:佔45%~55%,大多原因不明;

  ②感染性:佔15%~20%,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和真菌感染引起;

  ③炎症性疾病:佔15%~20%,患者多合併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燥綜合徵、白塞病、炎症性腸病等;

  ④藥物:佔10%~15%,常由抗生素、口服避孕藥、抗驚厥藥、吩噻嗪類抗精神失常藥、抗甲狀腺藥、維A酸類藥物等引起,近來應用增多的流感疫苗、干擾素和細胞因子拮抗劑等也可誘發本病;

  ⑤腫瘤:佔5%,主要為起源於骨髓或淋巴系統的腫瘤。本病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瞭,可能與變態反應(主要是Ⅲ型與Ⅳ型變態反應)有關。

  【臨床表現】

  一、面板性血管炎損害均先見於兩小腿,尤其是小腿的下2/3,呈散在分佈,不限於伸面或屈面。在反覆發作過程中逐漸累及大腿和臀部,偶有累及前臂者,以大腿下部兩側為多。患者先感區域性疼痛和壓痛,而後觸及皮下結節,數目常在10 個以內,當其他部位受累時,不僅損害數目增多,並因部位不同,損害形態亦稍有變異。一般約為蠶豆至楊梅大小,邊緣可觸及,中等硬度。

  二、初發損害較小而位置較深,故多呈膚色,或為淡紅色至鮮紅色,隨著持續時間延長,紅色可加深。在3~4 周內,紅色先退,殘留輕度色素沉著斑,而結節損害完全消退則較晚些。有一種比較特徵的損害,其持續時間較長,較前述損害稍大些,呈紫紅或暗紅色,中央面板光滑發亮,甚至脫屑,或有柔軟感,但從不破潰,吸收後亦無面板萎縮凹陷現象。臀部和大腿損害位置均較深,一般較硬,面板不紅或呈淡紅色,多數只可觸及。外踝後損害為扁平狀的圓形硬結,面板顏色為淡紅,周圍組織水腫明顯。所有損害均散在分佈,少見擴大融合傾向者。

  三、全身性症狀依發病緩急而不同,一般是睏倦不適,或食慾不振。多數病例不發熱,少數病例下午低熱,勞累後升高;或有在結節發作之前後幾天內高熱的。較特別的是少數患者午後畏寒甚至寒戰,繼以發熱,午夜出汗退熱,次晨如常。無持續高熱病例。在損害發作期下肢痠軟無力,肌肉脹痛。若損害數目較多,小腿下部可出現輕度水腫。四肢大關節遊走性疼痛,以膝關節為多,無紅腫及功能障礙。

  四、當累及其他系統是有不同的表現

  1、血管炎累及肺部:出現瀰漫性、間質性或結節性病變,可以有咳嗽、氣急、呼吸困難等表現。

  2、腎:出現血尿、蛋白尿,發生率高,常較早出現腎功能減退。

  3、肝臟:出現肝區不適、肝功能損害。

  4、血管炎累及心血管:出現無脈、雙側肢體血壓差異增大。

  5、血管炎累及神經系統:因向顱內供血血管病變,引起腦缺血的症狀、顱內血管炎可引起顱內出血或結節樣病灶。供應周圍神經的血管病變,可以引起神經病變而出現神經感覺、運動障礙。

  6、鼻咽部:在韋格納肉芽腫(血管炎中的一種),可有鼻咽部肉芽腫樣病變,出現鼻塞、鼻出血等症狀。

  【診斷】

  1、慢性經過,反覆發作,以雙下肢為主分佈。

  2、皮疹呈紅斑、丘疹、紫癜、小水、結節、風團、潰瘍等多形損害。

  3、白細胞計數增多,血沉增快。

  4、抗“O”值增高。

  5、組織病理顯示皮下組織上部非特異性脂肪組織炎及真皮炎症反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