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麻醉科 主治醫師 馮昌

  麻醉(anesthesia)一詞源於希臘語 “an” 及 “aesthesis,” 表示 “知覺/感覺喪失”。感覺喪失可以是區域性性的,即體現在身體的某個部位,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即體現為病人全身知覺喪失,無意識。
  在《辭海》中,“麻”為麻木與感覺不靈之意;“醉”是飲酒過或藥物作用神志不清或暫時失去知覺。麻醉,可以顧名思義地理解為,麻為麻木、麻痺,指感覺(包括痛覺)的缺失;醉為酒醉昏迷,指知覺意識的缺失。也可以說,所謂“麻”是指麻木不痛,僅是痛覺消失而已,其機制是在外周神經傳導功能被阻斷,故又稱傳導麻醉。舉個最常見的例子:當兩腿交叉坐久後,下腿會感到麻木,就是因為腿部的神經受到壓迫,致血液迴圈不良、缺血,造成神經傳導功能受阻,使遠端的外來痛覺刺激不能“傳入”大腦,大腦中樞接不到外來的刺激訊息,自然就無法“傳出”痛覺。所謂“醉”,是因大腦皮質功能受到抑制,腦神經細胞運動功能受到深度抑制後,導致人的意識不清,知覺消失。例如,喝醉酒的人,當腦血中的酒精濃度增加到某種程度時,先是興奮,繼則抑制,導致人事不醒。因此,有“麻”不一定有 “醉”,有“醉”不一定有“麻”。
  簡單通俗來講,麻醉就是痛覺或/和知覺的暫時消失。
  從醫學角度來講,麻醉的含義是通過藥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體或區域性暫時失去感覺,以達到無痛的目的,為手術治療或者其它醫療檢查治療提供條件。

  麻醉學是運用有關麻醉的基礎理論、臨床知識和技術以消除病人手術疼痛,保證病人安全,為手術創造良好條件的一門科學。現在,麻醉學已經成為臨床醫學中一個專門的獨立學科,主要包括臨床麻醉學、急救復甦醫學、重症監測治療學、疼痛診療學和其他相關醫學及其機制的研究,是一門研究麻醉、鎮痛、急救復甦及重症醫學的綜合性學科。其中臨床麻醉是現代麻醉學的主要部分。
  麻醉學也是一門新興的學科,許多新理論、新技術、新藥物、新型儀器裝置都在麻醉臨床與研究中得到應用,也有許多新問題、新知識、新理論有待廣泛深入探索。
  麻醉是施行手術時或進行診斷性檢查操作時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創造良好的手術條件而採取的各種方法。亦用於控制疼痛、進行手術或診斷性檢查操作時,病人會感到疼痛,需要用麻醉藥或其他方式使之暫時失去知覺。手術或檢查操作還可引起精神緊張和反射性不良反應,如胃腸道手術可引起噁心、嘔吐、長時間的不舒適的體位(如俯臥位),可增加病人的不適和痛苦, 因此應使病人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中,在對不良刺激無反應,暫時失去記憶的情況下接受手術。
  麻醉那些活兒
  心理學上有云,不確定性是產生焦慮的重要原因。人們對麻醉的恐懼感,源於人們對其的陌生感。換言之,普羅大眾對麻醉基本知識及過程缺乏瞭解,難得一窺神祕面紗下的麻醉樣貌。

  很多人簡單以為,麻醉就是“打一針、睡一覺”,麻醉被視為一種讓人睡著的藝術。作為常人的樸素看法,這雖平和易懂,但這並不確切。麻醉遠非如此簡單。讓你“睡覺”的背後,凝集著現代醫學科技的高含金量。
  1、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
  這句俗語很到位,形象描述了麻醉醫生在一臺外科手術中的重要作用。在手術檯上,外科醫生的“手中活”僅是在病變部位動刀子,麻醉醫生則更為忙碌。調控患者麻醉深度,讓患者處於無痛狀態,確保手術順利進行、保證麻醉安全。在緊急情況下(術中大出血等),則是忙上加忙。因此,麻醉醫生被譽為“無影燈下的生命保護神”。
  麻醉醫生的確夠牛。廣博的理論知識是基礎,病理生理、藥理、內科、外科、婦兒、麻醉等基礎和臨床醫學等多學科內容,交叉融會並鑄造一名麻醉醫生。為手術保駕護航時,難免遇到暗礁湧流。麻醉醫生必須具備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管理好病人的重要生命體徵,包括呼吸、心率、血壓、神經系統、肝腎功能等。同時,還必須具備細緻的觀察力,面面俱到。總而言之,他們是一群忙而有序,穩且專心的醫生。
  2、麻醉是什麼?
  麻醉醫生的“手中活”是麻醉,那到底什麼是麻醉,麻醉又是怎麼做的呢
  麻醉一詞,顧名思義,“麻”為麻木麻痺,“醉”為酒醉昏迷。簡言之,麻醉便是用藥物使病人整體或區域性暫時失去知覺,以達到無痛的目的進行手術治療。隨著外科手術和麻醉學的進展,麻醉已遠非單純解決手術止痛的目的。
  若對麻醉型別進行區分,可大致分為全身麻醉和區域性麻醉兩類。全身麻醉,便是常言道的“睡著狀態”,病人意識消失,全身肌肉鬆弛,也不會體驗到疼痛。區域性麻醉,顧名思義,只是身體某些部位的麻醉。最常見的區域性麻醉比如拔牙時,醫生會先在你牙根附近注射一些區域性麻醉藥物,以免你感到疼痛。一般,區域性麻醉還包括硬膜外麻醉或蛛網膜下腔麻醉(俗稱“腰麻”),也就是大家所熟稱的“半身麻醉”。麻醉醫生會在你後背中間進行一番操作,然後你便感覺到下半身被麻倒:你雖知道手術刀在切割,但不會感受到疼痛。
  現今,全身麻醉的比例日漸提高,在大型醫院能佔到60%以上。全身麻醉其過程可分為:麻醉誘導、麻醉維持和麻醉甦醒。打個形象的比喻,可以將整個過程視為一架客機的飛行。飛機飛行最危險的階段是起飛和降落,麻醉的誘導和甦醒同樣如此。
  所謂麻醉誘導,便是讓人由清醒轉為睡著狀態,這又是如何實現的呢?其實,好幾種藥物的綜合作用,像“組合拳”一般,把你“打入”麻醉狀態;其中包括鎮靜催眠藥、阿片類鎮痛藥、肌肉鬆弛劑等。由於沒有意識、全身肌肉鬆弛,你已喪失呼吸的力量,麻醉醫生還要將氣管導管插入氣管內。此後,一臺麻醉機將持續以機械力量,為你提供氧氣及麻醉氣體,保證你不會缺氧,又能保證你處於麻醉狀態。
  麻醉甦醒,便是“由夢轉醒”的過程。恰如人睡足了就會醒來,麻醉藥物在體內被代謝殆盡時,麻醉狀態便不能繼續保持,人便進入麻醉甦醒階段。當你睜開雙眼,聽到醫生呼喚,全身肌肉力量恢復時,氣管導管會被拔除,進入麻醉後監護室(postanesthesiacare unit,PACU)觀察至少半小時後,確認清醒後便能安返病房啦。
  3、只有小手術,沒有小麻醉。
  麻醉夠神奇吧!但在目前醫療環境下,麻醉醫生及所從事的麻醉工作卻未受到高度的重視。很多時候,一般人想到的僅是手術的難度大小、成功與否,很少想到保證手術成功的幕後英雄――麻醉。其實,麻醉醫生與外科醫生就像一對孿生兄弟,難以分舍;麻醉的目的是保證手術開展,手術順利的前提是麻醉成功。
  相較於手術的“治病”,麻醉則是“保命”。某些時候,麻醉甚至比手術本身更為重要。在手術檯上,每天都有病人因同樣的疾病“挨刀”,但卻可能面臨完全不同的麻醉處理方式。同樣是闌尾炎,醫生開刀方式幾無二致,但病人的全身狀況可能完全不同,麻醉方式和處理將有天壤之別。當一名年過九旬的糖尿病、冠心病老人,因急性闌尾炎而走上手術檯時,麻醉醫生面臨的風險和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與麻醉20歲的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全身機能減退、疾病增多,術中變化可能極為波詭。
  這也恰好印證了麻醉醫生一句嘴邊話――只有小手術,沒有小麻醉。這句話也時刻警醒著麻醉醫生:做好麻醉,讓患者“夢醒之間,輕鬆自如”。
  沒有麻醉藥的日子裡
  沒有被麻醉,就想做手術?古人就幹過。古埃及人就在清醒狀態下進行截肢術和睪丸切除術。實在不行,便將病人五花大綁,將其按住後手術,完全無視其嚎叫疼痛的慘狀。後來,人們發現在不清醒或昏迷狀態下,人對痛覺不甚敏感。西亞古國阿西利亞還曾用壓迫頸部血管引起病人昏迷的方法,實施包皮環切術。後來,放血把人弄暈、用木棍將人打暈、或用白酒灌醉等方式,成了手術前的準備方法。
  據《三國志?華佗列傳》載,華佗曾發明“麻沸散”,以此麻醉病人進行腹腔手術。公元652年和1596年,孫思邈和李時珍分別在《備急千金藥方》和《本草綱目》中介紹過曼陀羅花的麻醉作用。1743年趙學敏在其著作《串雅內編》中介紹過一種開刀藥方,便由草烏、川烏、天南星等組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