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放射科 主治醫師 付立平

  介入治療是在醫學影像裝置引導下(X線、CT、超聲、MRI),利用穿刺針、導管、導絲、支架以及其他介入治療器材,集先進的醫學影像技術、藥物治療、生物、基因技術和高新科技(如冷凍、微波、射頻消融、化學消融等)為一體,對疾病進行診斷或治療的微創醫學方法。介入治療的出現讓許多原本無法通過手術、放療、化療治療的病人又獲得了新希望。

  那介入治療是如何通過最小的創傷實現對腫瘤患者最大化的治療效果呢?

  介入治療的適應症

  1、各種良惡性腫瘤的動脈灌注化療(動靜脈化療藥盒系統植入)及栓塞治療:如原發性肝癌、肝轉移癌、肝血管瘤、肺癌、腎癌及腎上腺腫瘤、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膀胱癌、子宮肌瘤、四肢及軟組織腫瘤等。

  2、危重症疾病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栓塞治療:包括肺部咯血、消化道出血、腎出血、產後出血、骨盆骨折、良惡性腫瘤(如肝癌破裂出血、子宮肌瘤、宮頸癌、膀胱癌、滋養細胞腫瘤)、子宮腺肌症等所致的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栓塞治療以及預期手術出血量較大的術前預防性血管介入栓塞:如宮頸妊娠、瘢痕妊娠、胎盤植入、前置胎盤、高風險大出血類手術術前的主動脈球囊阻斷等。

  3、血管病變:包括腎動脈狹、上下肢動脈等外周血管狹窄及閉塞;股骨頭壞死的動脈介入灌注治療;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腔靜脈濾器置入;上/下腔靜脈靜脈阻塞;布-加氏綜合徵;門靜脈高壓症(TIPS)等。

  4、臟器功能亢進:脾功能亢進、前列腺增生的介入栓塞治療;

  5、非血管介入治療:如阻塞性黃疸的經皮肝穿膽管內外引流(PTCD)及膽道支架置入術、消化道支架置入、腫瘤的物理消融術(射頻消融、微波消融、氬氦刀冷凍消融)等。

  介入治療的五大法寶“灌”——區域性高濃度化療藥物殺滅腫瘤  

  介入治療中的“灌”是在影像裝置引導下,醫師從患者體外將一根導管插到腫瘤的營養動脈內,將等於或小於靜脈用藥量的化療藥物灌注在腫瘤病灶內,使腫瘤區域性接受高濃度的化療藥物、延長藥物與腫瘤接觸時間,經過高濃度化療藥物的衝擊殺傷作用,實現殺滅腫瘤細胞或抑制其生長的作用,同時降低機體其它部位的組織細胞受到的化療藥物毒性作用。“堵”——切斷“糧草”,“餓死”腫瘤  

  腫瘤的生長依賴於供血血管提供的營養物質和氧氣,一旦堵塞其供血血管,腫瘤失去了營養及氧氣供給就會死亡。介入治療腫瘤的法寶——“堵”,是指將導管插到腫瘤的營養動脈內後,通過導管注入栓塞劑(碘油、明膠海綿等)栓塞供養腫瘤的動脈,切斷腫瘤生長的營養來源,這種方法與灌注化療同時進行,兩者協同作用可使腫瘤滅活,使腫瘤失去營養供給被“餓死”。
“堵”還可與外科相互配合。對體積較大的腫瘤,通過栓塞術阻斷腫瘤動脈血供,以減少術中出血,為外科手術切除鋪平道路;並使腫瘤縮小,有助於提高手術切除率。“通”——使因病灶引起的腔道狹窄再通暢  

  人體內有很多自然的管道,如食管、膽道、氣管、腸、血管等,這些部位長了腫瘤後,往往會導致堵塞或壓迫,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如食管癌會引起吃飯困難;食管癌手術、放療後的瘢痕也會引起狹窄導致吃飯、飲水困難;膽管癌、胃癌、胰腺癌會堵塞、壓迫膽管,膽汁排不出,使人表現為發“黃”,全身瘙癢;氣管受壓會引起呼吸困難;肺癌、縱膈淋巴瘤等壓迫上腔靜脈血管會引起患者面、頸、上肢及上胸部的充血、水腫,眼部可見球結膜水腫,兼有呼吸困難、咳嗽、胸悶、胸痛等,這些症狀都是因為相應的管道不通引起的。微創介入治療通過置入球囊將受壓迫的管道擴張或放置支架將管壁撐起來,可使不通的管道變得通暢,迅速緩解腔道狹窄的症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體能狀態,為進一步治療贏得時機。“消”——內部“爆破”,粉碎腫瘤  

  “消”是指經皮穿刺消融腫瘤。在醫學影像裝置的引導下,將治療器械經皮穿刺精確定位在腫瘤上,通過化學或物理性的手段對腫瘤組織進行破壞,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消”目前最常用的方式:經皮無水酒精消融:經皮向腫瘤內注射無水酒精使腫瘤凝固性壞死;在肝、腎囊腫介入治療中,將細針穿至囊腫內,將囊液抽出,再注入酒精,可使囊壁細胞蛋白凝固變性,細胞破壞,囊壁硬化閉合,停止分泌囊液以達到囊腫縮小或消失的治療目的。此方法不僅痛苦小、廉價,而且不易復發。經皮植入放射性粒子:近距離腫瘤內部照射腫瘤,對正常組織損傷小;經皮射頻消融:使用射頻電極針直接插入腫瘤內,通過裸露的電極針使其周圍組織內正負離子在射頻電場中產生高速振動和摩擦,繼而轉化為熱能,其熱能隨時間逐漸蓄積並向外周傳導,從而使區域性腫瘤組織發生熱變性和凝固性壞死。經皮氬氦刀冷凍手術系統:簡稱氬氦刀,經皮將超導針穿刺入腫瘤內,利用氬氣快速降溫製冷,氦氣急速升溫加熱,一冷一熱“兩把刀”在腫瘤組織內讓腫瘤細胞“粉身碎骨”。“取”——最小創傷獲取病理標本  

  病理診斷是確診腫瘤的“金標準”。既往對於人體深部的腫瘤,如肺部、肝臟、腹腔等部位,往往需要開刀切取部分組織進行病理活檢,對患者而言,創傷較大,如果是良性腫瘤或需要化療的惡性腫瘤,患者白白捱了一刀,如果是需要手術切除的惡性腫瘤,患者還要再次手術切除。介入治療的產生就可以通過最小的損傷,獲得明確的病理,是最為理想的狀態。通過介入方法,在B超、CT引導下,將一根切割針經皮精確穿刺到達病變部位,切取少量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傷口只是一個針眼大小,大大減少患者身體所受的創傷。“取”還包括各個部位膿腫或囊腫的穿刺抽吸引流,在影像引導下穿刺進入病灶腔內,抽盡囊液或膿液,再注入滅活劑或抗生素液沖洗,例如對膽管膽汁淤積的患者進行經皮穿刺引流等。介入術前注意事項術前要保證充分睡眠,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進行介入治療前1-2天用易消化少渣食物,以防止術後便結而用力排便導致穿刺部位出血。術前4-6小時內禁食禁水,以防術中嘔吐;若穿刺部位是腹股溝處,術前需備皮,去除陰毛,防止術後感染;

  介入術後注意事項

  (1)加強營養: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低脂肪飲食,戒菸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2)適當鍛鍊: 活動量以不引起心悸、心累、氣短或活動後脈搏不超過活動前的10% 為宜,避免過度勞累;

  (3)生活規律: 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注意氣候變化,避免著涼感冒;

  (4)按時服藥:可用一些補脾理氣等增強免疫的藥物,儘量避免服用抗腫瘤藥物,不用或慎用損害肝臟藥物;

  (5)定期複查: 術後還要按照醫囑進行定期複查,對病情進行追蹤監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