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膀胱癌術後灌注的流程及注意事項
灌注前 -- 治療前4h禁水、或者靜脈輸液完後1h,避免短時間內尿液生成過多,縮短藥物在膀胱內的保留時間;灌注前排空膀胱尿液,避免膀胱內殘留尿液稀釋藥物濃度降低療效。
灌注時-- 患者取平臥位或截石位,遵守無菌操作,插入尿管,囑患者做深呼吸使全身放鬆,操作時動作輕柔避免損傷尿道黏膜,緩慢注入藥物,推注藥物速度不宜過快,以免刺激膀胱引起尿意,推注過程中觀察和詢問患者有無不適。
灌注後--藥液灌入膀胱後,囑患者臥床休息,分別取左側臥位、右側臥位、仰臥位、俯臥位,各約10min,使藥物與膀胱各壁黏膜組織充分接觸,確保藥物療效。藥物在膀胱內保留40分鐘後患者自主排出藥液,及時清洗會陰部,囑患者排藥後多飲水,加速尿液生成,使排出的尿液內藥物濃度降低,減少藥物對尿道粘膜的刺激。
用藥後3天 注意觀察有無尿頻、尿急、血尿等不良變化,如症狀輕微,可自行 緩解,如症狀較重,應及時處理。
2、膀胱癌術後灌注的方案及隨訪
常規方案:
術後每週1次,共10次;
改為1月1次,持續2-3年。
適用於:腫瘤完全切除,未發現原位癌、術後尿脫落細胞學檢陰性。
隨訪:灌注前期視患者情況每月複查血、尿常規和肝腎功能,後期2-3月複查一次,監測藥物不良反應。每3個月複查膀胱鏡。
3、膀胱癌灌注治療常見不良反應:
尿頻、尿急 藥物刺激膀胱黏膜下神經,使膀胱敏感性增高,出現尿頻、尿急。做好患者心理護理,緩解緊張情緒,鼓勵多飲水、勤排尿,待症狀明顯減輕後繼續灌注治療,或延長灌注間歇時間。
血尿 多由藥物刺激膀胱黏膜引起,指導患者灌注後多飲水,待血尿消失,並延遲1周,待膀胱黏膜修復後繼續行膀胱灌注治療。
尿痛 多發生在尿道有炎症或手術後留置尿管近期拔除的患者。尿路感染的患者應行抗炎治療後,再行膀胱灌注。
尿道狹窄 多因反覆置管損傷尿道黏膜所致,應選用較細且柔軟的尿管,嚴格無菌操作,充分潤滑尿管,可減少尿道狹窄的發生。
白細胞減少 降低白細胞<4×109/L時,可口服升白細胞藥物;白細胞<3×109/L時應暫停治療,積極採取綜合治療護理,防止感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