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胃腸外科 副主任醫師 練磊

  大腸癌的發病率歐美國家一直比亞洲高,但是近幾十年來大腸癌的發病率在亞洲連年增長,甚至一線大城市與歐美持平,而2013年廣州市疾控中心釋出的廣州腫瘤疾病譜中,每10萬廣州人就有7人罹患大腸癌的資料更是依然歷歷在目。除了環境因素外,個人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西化”更是難辭其咎。“生活水平提高之後,不少人吃的越來越好,越來越精細,反倒讓結直腸出了問題。”大腸癌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富貴病,有研究發現,高脂肪食譜和食物纖維不足是主要發病原因,高脂肪飲食,特別是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可促進膽固醇代謝物及次級膽酸的生成,有致癌作用,食物纖維不足或增加致癌物質和大腸粘膜接觸的機會。”早發現,Ⅰ期腸癌5年生存率已達90%—95%

  六類人是大腸癌的高發患者,大腸癌高發區40歲以上有消化道症狀,如便血、黏液便及腹痛者;有大腸癌病史者;有大腸癌癌前病變者,如大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血吸蟲病患者;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有大腸息肉家族史的直系親屬;有盆腔放療史者。

  大腸癌早期病變限於黏膜,可無症狀或僅有排便習慣改變。但中晚期, 會有下列症狀:

  1、腹脹、腹痛。原因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2、便血,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只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右半結腸癌病人中有這種,肉眼可見的便血者佔36。5%。這也屬於大腸癌的早期症狀表現。

  3、貧血,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這種,大腸癌的早期症狀。腫瘤阻塞,當腫瘤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肌層時,可引起腸管狹窄,腸腔變小,腸內容通過受阻。

  4、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直腸癌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當大腸腫瘤相對較大且有糜爛、潰瘍或感染時,才可能發生大便習慣、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祕或不明原因的腹瀉。如果癌腫突出向直腸腔內生長,導致腸腔相對狹窄,則排出的大便往往變細、變形,可呈扁形,有時變形的大便上附著一些血絲。

  在生活方面如何遠離大腸癌,改進飲食習慣尤為重要。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改變以肉類及高蛋白食物為主食的習慣。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別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