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疼痛科 主任醫師 文清泉

  世界鎮痛日 關注骨關節肌肉痛

  從2004年起,國際疼痛研究學會(IASP)決定將10月11日確定為“世界鎮痛日”,並建議根據各國情況,可以把10月中旬的一週定為“鎮痛周”。旨在提高人民對及時防治疼痛之必要性的科學意識。中華疼痛學會積極響應,將2004年10月11日至17日定為第一個“中國鎮痛周”,並在“世界鎮痛日”提出了“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的宣傳主題,以喚起人們對疼痛的關注。為了不斷喚起人們對於一些疼痛疾病的關注,IASP每年都會選擇一個不同的疼痛醫學領域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為期一年的宣講活動。

  世界鎮痛日曆屆主題

  2004年 世界鎮痛日主題: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

  2005年 世界鎮痛日主題:免除疼痛――患者的基本權利,醫生的神聖職責

  2006年 世界鎮痛日主題:關注老年疼痛

  2007年 世界鎮痛日主題:關注女性疼痛

  2008年 世界鎮痛日主題:抗擊癌症痛

  一 、慢性疼痛是一種疾病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認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狀,只要疾病治好了,疼痛就會消失。有關專家則指出,這是一個誤區,必須糾正。從醫學角度看,疼痛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急性疼痛,一類是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是一種症狀,慢性疼痛是一種病,而且這種病是長期不愈的,很難進行治療。慢性疼痛作為一種病症,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世界疼痛大會將疼痛確認為繼呼吸、脈搏、體溫和血壓之後的“人類第5大生命指徵”。很多病理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工作質量的疾病,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疼痛的重要性,世界衛生組織於2000年提出“慢性疼痛是一類疾病”。

  急性疼痛的意義在於其警示作用,50%以上的患者都是因疼痛而就診,因此急性疼痛被稱為“好痛”。與此相反,持續3個月以上、難以治療的慢性疼痛,對於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只能起到破壞作用,這種疼痛被認定為“壞痛”,是應該消除的。多數慢性疼痛不能僅僅看成是一種症狀,有的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例如:曾有一位患者,頭面部疼痛,吃飯、洗臉、刷牙、說話、甚至走路震動或風吹等刺激面部或口腔內某一點時,就會立即發生面部陣發性、刀割樣閃電般劇痛,每日頻繁發作。因長期影響進食、睡眠,身體機能出現衰竭。患者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使其痛不欲生。更不應該的是由於沒有得到及時正規的疼痛治療,因誤認為是牙痛引起,先後拔掉了幾顆牙但疼痛仍在,又因長期大量口服止痛藥,導致了胃病。經檢查確診為三叉神經痛,在專家的幫助下,經正規的神經阻滯和神經節射頻毀損治療,消除了疼痛,不用大量吃藥了,胃病好了,全身健康情況恢復,患者自稱“重獲新生”。類似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疼痛等,疼痛本身就是病,治好了疼痛,病也就好了。因此“腰痛忍一忍,反正治不好”的傳統觀念應該改變。目前,科學的發展使治療疼痛的手段日益增多,療效也越來越好。目前,大部分的慢性疼痛都可以得到滿意的治療。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有了疼痛應該採取積極治療的態度,拖延不治常常會使急性疼痛轉為慢性疼痛。

  二、引起骨關節肌肉痛的常見疾病: 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足跟痛、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徵、退行性骨關節炎等。急慢性腰扭傷、腰肌勞損、棘上棘間韌帶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狀肌綜合徵、纖維肌痛綜合徵、腱鞘炎、肩周炎、網球肘、骨質疏鬆症等。

  三、醫院已有疼痛治療專業機構

  在國際疼痛學會和中華疼痛學會倡導下:“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以人為本,儘快解除患者痛苦,是醫護人員的神聖職責”,已達成共識。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疼痛採取積極治療態度是上策,拖延不治常使急性痛轉為慢性。根據患者需求,在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下,一些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相繼開設了疼痛門診(或科),其開展的主要業務(部分列出)有:

  1、頭痛:偏頭痛,頸源性頭痛、肌緊張性頭痛、外傷後頭痛和腰穿後頭痛等。

  2、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急性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神經損傷後疼痛、中樞性疼痛、幻肢痛、殘端痛、糖尿病性神經痛、交感神經相關性疼痛、複雜的區域性疼痛綜合徵等。

  3、骨關節痛:腰腿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膝關節炎、足跟痛、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徵、退行性骨關節炎等。

  4、組織疼痛:急慢性腰扭傷、腰肌勞損、棘上棘間韌帶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狀肌綜合徵、纖維肌痛綜合徵、肩周炎、網球肘、軟組織損傷等。

  5、癌性疼痛:晚期癌症疼痛、骨轉移性疼痛等。

  6、鎮痛服務:無痛人工流產、無痛內鏡檢查等。

  科學的發展使疼痛治療手段日益增多,療效不斷提高,目前很多慢性疼痛可以得到滿意的治療。專業的治療機構中,由專業技術人員按照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編制的《臨床疼痛診療指南》、《臨床疼痛診療操作規範》進行診治,當然,有時疼痛疾病的診治也是很複雜的,疑難病症需要相關科室多學科會診以明確診斷,制定治療措施。

  四、怎樣向醫生介紹疼痛

  上了一點年紀,就會有許多疼痛纏身,而且揮之不去。其實,疼痛是你身體健康的報警訊號。只有遠離疼痛,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真正享受人生的黃金歲月。因此,當你因為疼痛就醫時,應該知道怎樣向醫生介紹疼痛。建議就醫時你要先描述你疼痛的時間、位置、原因。你還有必要多用一些生動的字眼來形容你的痛,比如,“像針扎一樣疼”,或是“像雷聲一樣由遠到近,隱隱作痛”。只有這樣醫生才能從你的述說中知道你疼痛的情況。

        在你的描述中,一定要包括以下的幾點:

       1、部位:到底是哪裡疼指出特定部位,用手把疼痛的區域指出來或圈出來。例如:腹部疼。那麼到底是上腹部還是下腹部,是左腹部還是右腹部。

       2、範圍:是某一點痛還是某一片痛,是面板痛還是骨頭痛,或者內臟痛。

       3、擴散的特性:告訴醫生疼痛的途徑。是不是從某部位開始,再擴散到其他部位。

       4 、持續性:疼痛是一陣陣的,還是持續不斷。

       5、影響因素:做什麼事情時會疼得更厲害,彎腰撿個東西就疼,轉身、爬樓梯、走路、或是躺下的時候甚至是吃某些東西時,疼痛是否加劇。

       6、氣候:陰天或雨天、氣溫驟升或驟降時是否比較容易疼痛試著留心一下。

       7、在什麼地方容易發作:醫生需要知道這點,因為家庭或工作環境中的某些物質,可能會誘發某些疼痛的發生。

       8、其他身體功能:疼痛是否阻礙你做某些事,比如你吃飯會受影響嗎?你的行動是否會受到限制。

       9、對睡眠的影響:有些疼痛會妨礙入睡,一旦睡著了,疼痛卻又不再來困擾。如果你有這種情形,就要把它記下來。

       10、你的疼痛史:告訴醫生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疼痛,是由什麼事情引起的。最好描述某次疼痛發作時的情況。也要告訴醫生從開始到現在,疼痛的情形是否改變,程度的增減或者區域的擴散等。

  五、疼痛治療原理及治療時注意事項:

  原理:

  1、阻滯痛覺的神經傳導通路。

  2、阻斷“疼痛→肌緊張和小血管平滑肌痙攣→區域性缺血→組織缺氧、代謝產物堆積→致痛物質增多→神經可塑性反應→疼痛加劇”這一惡性迴圈。

  3、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擴張血管,改善血液迴圈和組織代謝。

  4、抗炎症作用,消除區域性非菌性和免疫性炎症。

  5、改善患者情緒,調整心理狀態,提高痛閾。

  注意事項:

  1、治療前不宜空腹或過飽。提前沐浴或用溫水洗淨患處,如果面板有破損或感染應通知醫生。

  2、治療時若有頭暈、噁心、心慌或不適時應及時告知醫生。

  3、有時治療後區域性可出現疼痛加重現象,此為藥物反應,一般在24小時內減輕至消失。

  4、治療後區域性及相應部位可出現麻木、發熱、出汗、感覺異常等反應。此為藥物之正常反應,幾小時後可消失。

  5、治療後應遵醫囑休息30分鐘左右經醫生同意後方可離院。治療後48小時內不沐浴。

  6、治療後注意休息,避免過多運動,保持注射處48小時清潔乾燥。7
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的患者,應在病情平穩後來就診,並在就診時主動告訴醫生。

  六、骨關節肌肉痛,防重於治:

       日常生活中,骨關節肌肉痛的病人很多。不論是骨關節本身疼痛,還是骨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疼痛,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韌帶等損傷造成的疼痛。我們都要積極有效的預防。一般來說,越是人體活動靈活的部位(如頸椎和腰椎)以及使用頻繁的骨關節部位,越容易發生骨關節疼痛以及軟組織疼痛。如何避免其發生呢?

        根據生活經驗及專家建議,應注意以下幾點。

  1、平素需要防寒、保暖,避免骨關節受涼。因為寒冷可造成骨關節周圍血流進少,肌肉僵直,順應性差。

  2、避免過度運動和不適當的外力造成骨關節和軟組織損傷。應該在運動之前有一個完整的熱身活動,這樣有助於肌肉與肌腱接受即將來臨的運動訓練。如果不進行熱身肌肉是僵硬和緊張的狀態,血液流經肌肉的流量比較少,肌肉處於缺氧的狀態,容易導致骨關節和軟組織損傷。

  3、加強對骨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肌腱的鍛練。結實的肌肉是有效預防此類損傷的保障,即使是已經發生了骨關節痛和軟組織疼痛,非負重的肌肉練習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4、骨關節的活動度與柔韌性是預防軟組織損傷和撕裂損傷很關鍵的。如果出現肌肉的僵硬與緊張度太高。這樣使肌肉很容易超過它們自己的活動範圍,造成肌肉肌腱的損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進行有規節律的肌肉拉伸和肌肉柔韌性的訓練對預防骨關節疼痛和軟組織疼痛是十分必要的措施。

  5、發生急性損傷後的休息與康復是很重要的。特別是運動員或者是強體力勞動的人。必須確認你的肌肉得到休息,尤其是在重體力運動後的休息。防止正在恢復中的關節和軟組織造成新的損傷,造成新傷加舊病,病情遷延不愈,形成慢性疼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