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皮膚性病

健康諮詢描述: 忽然手臂上的皮膚出線了色斑,覺的燒灼、瘙癢。於是我就摳了一下結果就把皮膚摳破了,摳破後有點疼痛感。一開始我還不在意,以為摳破的劃痕是自己在哪劃傷的呢。有一個學過醫的朋友給我看了一下說是卡波西肉瘤,嚇了我一跳,我想知道卡波西肉瘤有哪些症狀。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卡波西肉瘤有哪些症狀

卡波西肉瘤有以下症狀:在未患艾滋病的老年人,卡波西肉瘤通常發生於足趾及腿部,表現為暗褐色斑塊或結節,約5%~10%會有淋巴結和內臟的播散.伴有艾滋病的病人,卡波西肉瘤可能是首發症狀.僅僅表現為隆起的紫色,粉紅色或紅色的丘疹,或圓形,卵圓形褐色或紫色斑塊,往往先出現在軀幹上部的皮膚或粘膜.可在皮膚上廣泛播散,並伴有內臟損害及淋巴結轉移.可能會有廣泛出血包括內臟出血.可分以下5種亞型:
1.經典型卡波氏肉瘤:有橡皮樣硬度,看起來像暗紫色血管瘤。患肢可有水腫。特別是軟齶。病程呈緩慢進行性,可致下肢顯著增粗。疾病早期,皮損可週期性緩解,結節可自然消退,遺留萎縮性和色素增深的瘢痕。胃腸道為最常見的內臟受累部位。肺、心、肝、結合膜和腹部淋巴結亦可受累。骨骼改變有特徵性和診斷性。骨受累表現為骨質疏鬆、囊腫和骨皮質侵蝕。骨骼損害為疾病廣泛播散的指徵。本病進展緩慢,內臟及淋巴結罕受侵,預後較好。
2.非洲皮膚卡波氏肉瘤常見於20~50歲的男性,可見四肢出現結節性、浸潤性血管腫塊。此型肉瘤流行於熱帶非洲。呈局部侵襲性。常伴發下肢顯著水腫,骨受累。
3.非洲淋巴結病性卡波氏肉瘤:發生於10歲以下兒童,淋巴結受累,可有或無皮膚損害。呈侵襲性經過,往往在發病後兩年內死亡。出現皮損前淋巴結,特別是頸淋巴結腫大。損害亦見於眼瞼和結合膜,呈出血性組織團塊並下垂。常伴發淚腺、腮腺和頜下腺腫大。

卡波西氏肉瘤:卡波西肉瘤也叫多發性、特發性、出血性肉瘤,腫瘤常見於頭頸部和四肢皮膚,偶見於內臟。患者中有半數出現口腔病損,表現為無痛性、紫紅色或紫褐色的、大小形狀不一、扁平或隆起的病損。牙齦和硬軟齶為好發部位。通常認為,在沒有使用過免疫抑制劑的患者中出現卡波西肉瘤病損時,基本上可診斷是愛滋病。卡波西氏肉瘤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見的腫瘤。 非何傑金氏淋巴瘤:紅色或紫色腫塊,固定而有彈性,常出現在牙齦、上齶和牙咽門。 艾滋病的其它口腔表徵還有:單純皰疹性口炎,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等。因此,對於那些有性亂行為史、吸毒史或靜脈輸血史的健康年輕人或成人,如口腔內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述病變時,應及時到醫院或檢疫部門做HIV血清學篩選檢查,以確認自己是否是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感染者,以便早期治療,避免傳染給家人或其他周圍的人。

卡波西肉瘤是多中心性血管性腫瘤。臨床少見,好發於50歲以上的男性,亦常見於艾滋病患者。其臨床表現不同,可分為2型:
1.經典型
(1)多見於50~70歲的老年男性。
(2)皮損常見於下肢遠端、手、前臂等處,後期可出現於面部、耳、軀幹及口腔,特別是在軟齶較多見。
(3)皮膚損害出現斑塊,逐漸增大融合成大的斑塊、結節,結節質硬如橡皮。可出現明顯的局部淋巴水腫。
(4)可累及內臟、骨骼。內臟以胃腸道最常見。此外,心、肺、肝、腎上腺及腹部淋巴結也可累。骨骼受累表現為骨質疏鬆、囊腫,甚至侵蝕皮質。骨骼變化富有特徵性,有診斷價值。
(5)自覺燒灼、瘙癢或疼痛。
2.艾滋病型
(1)主要見於20~50歲的青壯年艾滋病患者。
(2)皮損分佈廣泛,多發生於頭、頸、軀幹、足底部。
(3)皮膚損害為紅色斑疹,周圍有蒼白暈;以後變成紫色或棕色斑塊或結節,蒼白暈消失;皮損較小,直徑約1cm左右,呈對稱分佈。
(4)可有口腔黏膜及胃腸道損害。
(5)發展迅速,病死率高。
針對卡波西肉瘤的治療,可選擇目前廣受患友認可與推崇的中醫經絡體質消瘤法。它是肉瘤在中醫治療上的核心概括,能更大程度的改善臨床症狀,穩定病情,抑制肉瘤發展,減少肉瘤復發和轉移。針對具體病種、病情、症狀,選擇科學治療方案,給予針對性、系統性的個性化治療。通過中醫經絡體質消瘤法治療的患者,90%以上得以恢復,99%以上的患者減輕了症狀,延長了生命。
以上是對“卡波西肉瘤有哪些症狀”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外陰卡波西肉瘤的危害:可見藍褐色丘疹,亦可融合成斑塊或結節,呈息肉狀或乳頭狀。大多有表面皮膚破潰並伴發下肢淋巴水腫。大陰脣大片略微隆起的鱗片狀病損,伴腹股溝、臀部及大腿皮膚的衛星結節。
1、在未患艾滋病的老年人,卡波西肉瘤通常發生於足趾及腿部,表現為紫色或暗褐色斑塊或結節,呈真菌樣生長或浸潤軟組織及侵犯骨組織,約5%~10%會有淋巴結和內臟的播散.
2、伴有艾滋病的病人,卡波西肉瘤可能是首發症狀.僅僅表現為隆起的紫色,粉紅色或紅色的丘疹,或圓形,卵圓形褐色或紫色斑塊,往往先出現在軀幹上部的皮膚或粘膜.可在皮膚上廣泛播散,並伴有內臟損害及淋巴結轉移.可能會有廣泛出血包括內臟出血.

病情分析:卡波西肉瘤又叫多發性出血性肉瘤,是一種少見的多中心性血管腫瘤,主要和免疫力下降有關。隨著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及免疫抑制劑的普遍應用,與植移物有關的卡波西肉瘤的發病有所增加。特別是近年來愛滋病的傳播,愛滋病型卡波西肉瘤明顯增多,而且進展快,治療困難,死亡率高。一般的經典型的症狀主要見於男性,皮損初起為小丘疹,逐漸形成斑塊、結節或腫瘤,呈淡紅或紫紅色,呈真菌樣生長或浸潤軟組織及侵犯骨組織。好發於下肢(特別是足弓部)。也可形成潰瘍,結節常沿靜脈呈串珠狀分佈,可累及內臟器官。艾滋相關卡波氏肉瘤(AIDS-associated Kaposi sarcoma) 好發於頭、頸、軀幹和黏膜。皮損開始為1或數個紅色到紫紅色斑,繼而迅速進展為丘疹、結節和斑塊。損害較小,分佈廣泛,進展迅速。暴發性者則可有淋巴結和系統性受累。內臟受累,最常見者為肺(37%),胃腸道(50%),淋巴結(50%)。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