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五官科

健康諮詢描述: 我兒子兩三歲了,還不會說話,只叫得出媽媽,幾個月大時就發現他不會眨眼皮,睡覺時眼睛也閉不緊,有縫,而且經常流淚,笑的時候能發出聲音但是面無表情,舌頭經常會有一點露在嘴外面,去年去了醫院看,說是患了脊髓型肌萎縮。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脊髓型肌萎縮的症狀有哪些?

嬰兒脊髓性肌萎縮:
1、對稱性肌無力:自主運動減少,近端肌肉受累最重,手足尚有活動。
2、肌肉鬆弛:張力極低,當嬰兒仰臥位姿勢時下肢呈蛙腿體位、膝反射減低或消失。
3、肌肉萎縮:主要累及四肢、軀幹、其次為頸、胸各部肌肉。
4、肋間肌無力、膈肌多不受累、膈肌運動正常,故呼氣時胸部下陷呈現矛盾呼吸。
5、病程為進行性,晚期延髓支配的肌肉萎縮,以嚥肌最為顯著,伴有肌纖維震顫,咽齶肌肉萎縮引起呼吸及吞嚥困難,易有吸收性肺炎。

病情分析:
你好,脊髓性肌萎縮係指一類由於以脊髓前角細胞為主的變性導致肌無力和肌萎縮的疾病。
指導意見:
多於出生後不久即表現肌張力低下,肌無力以四肢近端肌群受累為主,軀幹肌亦無力。患兒吸吮及吞嚥力弱,哭聲低微,呼吸淺,可出現胸廓反常活動。

病情分析:
你好寶寶目前的這種情況,是脊髓引起的,目前沒有特效的治療方式。
指導意見:
建議你加強寶寶的營養和護理,密切關注寶寶病情的變化,要聽從主治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以上是對“脊髓型肌萎縮的症狀有哪些?”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脊髓性肌肉萎縮屬運動神經元性變性疾病是一慢性神經蠶食損害性疾病,發病後期治療難以痊癒,其發病嚴重時可侵犯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幹神經核以及大腦運動皮質錐體細胞導致呼吸困難吞嚥障礙而危及生命,約有5%-7%的患者和基因免疫異常或病毒感染所致。其餘患者病因不明,有報道說和重金屬,化學中毒以及周圍環境有關。
而單純的藥物治療療效不佳病情難以控固,由於本病導致神營養障障且逐步繼發缺養性神經功能損害加重從而使神經功能症狀進一步加重.最後導致並頸椎癱瘓危機生命。治療方案:激素對本病的治療療效甚微,中醫辯證施治,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中西醫結合擴張受累神經微循環血運以養神經,使受損殘餘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阻止病情繼續發展.並採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激活麻痺休克的神經複合治療以支配調節運動及各種功能獲得恢復改善.

本病根據臨床表現及發病時間可分為三型:
SMAⅠ型(嚴重嬰兒型):生後6個月內發病;嚴重者出生時已有明顯症狀, 四肢無力,餵養困難,呼吸困難;始終無獨坐能力,預後差,2歲前死亡 。
SMAⅡ型(遲發嬰兒型):生後6~18個月發病;嬰兒期吸吮、吞嚥功能正常,無呼吸困難;可獨坐,始終不能獨立行走;可生存至10~20歲,多死於呼吸肌麻痺。
SMA Ⅲ型(少年型):生後18個月發病;嬰兒期正常,5~15歲出現緩慢加重的全身性肌無力,肢體近端重;在一定時期內有獨立行走能力,可生存至中年,30歲後失去獨站能力,多死於呼吸肌麻痺或全身衰竭。

脊髓性肌萎縮(SMA)又稱進行性脊髓性肌萎縮症、脊肌萎縮症,是一類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和腦幹運動神經核變性導致肌無力、肌萎縮的疾病。嬰兒期吸吮、吞嚥功能正常,無呼吸困難。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臨床並不少見。至今SMA尚無特異的有效治療,主要治療措施為預防或治療各種嚴重肌無力產生的併發症,如肺炎、營養不良、骨骼畸形、行動障礙和精神社會性問題等。
這類疾病的治療並無特殊方法,並不能治癒,一部分患者可以暫時緩解疼痛建議患者及時到專業的中醫醫院治療選擇正確有效的治療中西醫方法有效治療,能夠全面激活、修復神經細胞,內外兼治雙向作用,達到患者理想治療效果,通過中醫純中藥治療配合物理儀器方法,有效緩解患者不適症狀,另外患者心理治療也很重要,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有利於輔助肌肉萎縮的治療,而較強烈的長期或反覆精神緊張、悲觀等情緒變化,可使影響到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調節,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縮發展。因此患者的心理治療很重要。

1.胸部出口綜合徵偶可發生雙手對稱性肌萎縮,但多有肢體疼痛及感覺障礙,肌萎縮範圍侷限,無肌束震顫。
2.頸椎脊髓病的外側型及神經根型頸椎病可有雙手肌萎縮,手的精細動作障礙,腱反射減弱,但也常有肢體疼痛、麻木,無肌束震顫。
脊髓性肌萎縮症診斷 根據起病年齡、病情進展速度,肌無力的程度,實驗室檢查,存活期等臨床資料進行診斷和分型,肌電圖失神經電位有定性診斷意義。
輔助檢驗: 血清中肌細胞酶一般正常,神經傳導速度正常或下降,肌電圖可見失神經支配改變,插入電位延長,肌鬆弛時有肌纖電位、正銳波、肌收縮時無隨意運動電位,肌活檢可見成片的萎縮肌纖維與正常或肥大的纖維同時存在,腦脊液正常。
以上是對“脊髓型肌萎縮的症狀有哪些?”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