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關於孕婦和她們肚子裡的寶寶,總有許多有趣的說法,比如我們都聽說過“酸兒辣女”四個字,又比如一些人相信孕婦肚臍突出還是不突出,會影響胎兒的性別。總的來看,這些說法都有一個共同點——這不科學。

在美國,長年位居十佳醫院之一的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婦產科裡有一位叫做凱思琳?柯斯蒂根(Kathleen Costigan)的臨床護師(Nurse Clinician),她有一項非同常人的興趣快樂喜愛——揭穿這些說法的真面目。她曾和幾名同事一道,分析了許多將胎兒性別與胎位、孕吐等因素連在一起的民間流言,然後逐個打臉,不亦快哉。

就愉快地懷著孕好啦,猜來猜去也是亂猜啊。圖片來源: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然而,凱思琳也有失手的時候。

意外的打臉失手

在美國,很多人相信孕婦“燒心”(胃部出現灼熱感)代表胎兒的頭髮會比較茂盛,對這一說法透露表現懷疑的凱思琳和同事們又一次決定信念滿滿地展開了行動。

不止美國,很多中國人也聽過這種說法。圖片來源:sina微博

他們募集了64名孕婦,然後記錄她們的燒心情況。這些孕婦需要為自己的燒心程度打分,0分透露表現程度最低,而3分意味著程度最為嚴重。在生產後的14天內,她們又會提供兩張嬰兒的照片,一張正面,一張側面,以反映嬰兒的頭髮茂盛程度。隨後,兩名不知情的評審員對這些嬰兒的頭髮打分,0分是幾乎沒有頭髮,5分是頭髮特別很是多。

凱思琳和她的同事在比較了兩組數字後,發現這個流言居然是真的!28名有中度至重度燒心症狀的孕婦,有23名生出的寶寶頭髮分數能達到或超過平均。相反,12名基本沒有燒心症狀的孕婦中,有10名生出的寶寶頭髮分數要低於平均,甚至沒有頭髮……

What?

頭髮和燒心,究竟是什麼關係?

凱思琳並沒有因為被打臉而放棄發表這篇論文。相反,她與同事們忠實地記錄下了他們的發現:從單純的線性關係看,燒心的嚴重程度與寶寶的髮量高度相關,p值甚至要低於0.001。而借使倘使將燒心的嚴重程度分成“無症狀”、“輕度”、“中度”和“重度”四大組,寶寶的髮量也會依次增加。

等等,這不就證實了流言嗎?

並沒有。或者,這樣說也許更合適些:儘管這項研究觀察到的結果與流言看上去幾乎千篇一律,但兩者對同一現象的解釋卻是不同的。在流言裡,人們往往願意用簡單粗暴的方法來解釋這一現象,譬如說“頭髮扎著胃了”或者“孩子頭髮飄起來撩著了媽媽的胃”。

說這個話的,請先去搜索人體解剖圖……

在這裡,一個常見的陷阱在於,兩個相關的事物之間,未必存在著因果關係——也就是常說的“相關不等於因果”。這也怪不得大夥兒。也許是人類對於解釋的渴求,既然證清楚明瞭A和B相關,下一步自然要探尋這種聯繫關係產生的緣故原由。而最簡單的假設,莫過於是A導致B,或是B導致A。

具體到這個研究,你可以假設燒心時母親體內產生的某種物質,會增加嬰兒的髮量;你也能夠假設嬰兒頭髮中的某些物質,能刺激母親發生燒心。然而這兩個假設的問題在於,沒有什麼證據能支持它們。

這裡多說幾句。很多朋友會將absence of evidence與evidence of absence等量齊觀,前面的叫做“沒有證據表明”,後面這句叫做“證據表明沒有”,這是有大相徑庭的。一樣平常而言,“沒有證據表明”的緣故原由多是因為證據不好找,或者是智力不足看不到證據,不代表原來的假設就是錯誤的。相反,“證據表明沒有”的力度就強得多。

也許另有幕後黑手

燒心與嬰兒髮量之間有著很強的相關性,但看似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那會不會有第三個因素,決定了這兩個事件呢?順著這個思路,研究者提出了看起來更合理的第三種假設:這兩件事都受另外一個因素支配——雌激素水平。

燒心的背後是胃食道反流現象,而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過高的雌激素水平可能會讓食道括約肌變得鬆弛,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燒心的現象。這一理論已在動物實驗中得到了證實。而在另外一方面,雌激素的水平與成人頭髮的多寡有著一定的聯繫。一些研究也發現,雌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雄激素的效果,緩解雄激素釀成的脫髮症狀。換句話說,較高的雌激素水平,也許會帶來更多的頭髮。

把這兩件事並在一塊,就得到了一個理論:燒心也好,嬰兒頭髮多也好,也許都是雌激素惹的禍。

孕婦們,再感覺到燒心可不克不及賴寶寶的頭髮了。圖片來源: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故事還沒完

這個假說看起來很合理,甚至還有一定的論文作為支持。不過,它依然只是假說。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雌激素是孕婦燒心和嬰兒多發的緣故原由,那麼按照這個假設,沒有燒心現象的孕婦,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一定相對較低。不過,證據呢?由於實驗所限,凱思琳和同事們並沒有去檢查孕婦們的激素水平,這也讓“雌激素論”成了一樁無頭懸案,我們暫時無從知曉雌激素是不是真的導致了孕婦燒心和嬰兒多發。

而好奇心沒有得到滿足的科學家,除設計實驗驗證這一點外,也還會提出更深層次的解釋,闡明詳細的分子機制,或是找到新的影響因素。

可喜的是,科學也正是在對這一個個不確定的驗證中,慢慢成長起來的。(編輯:odette)

參考資料:
  1. Costigan, K. A., Sipsma, H. L. and DiPietro, J. A. (2006), Pregnancy Folklore Revisited: The Case of Heartburn and Hair. Birth, 33: 311–314. doi:10.1111/j.1523-536X.2006.00128.x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