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小編說:

晒太陽的好處是個陳詞濫調的話題了:晒太陽可以殺菌啦、晒太陽促進鈣的吸收啦、晒太陽還能預防寶寶佝僂病……

然鵝,帶寶寶晒太陽也是有講究的。如果不注意,寶寶可能會晒傷,甚至還有可能失明、皮膚癌……粑粑麻麻看過來,如何帶寶寶進行“光合作用”,要注意什麼,小編都為你收拾整頓好啦。

孩子為何要晒太陽?

維生素 D 能促進鈣的吸收,對孩子的成長髮育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母乳和食物中維生素 D 的含量都特別很是低,因此醫生比較推薦寶寶從出生入手下手,每天補充 400~800 國際單位的維生素 D

考慮到經濟成本,經常帶寶寶去晒太陽,讓紫外線中的 UVB促進體內合成維生素 D,就成了性價比最高的辦法。

兒科醫生提醒粑粑麻麻:要經常帶寶寶出門晒太陽,並晒足 2 小時,才能達到人體每日所需。

晒太陽真的那麼多好處嗎?

儘管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人體維生素 D 的合成,但世界衛生組織牽頭的全球紫外線項目(INTERSUN)研究結果證明:過度暴露在紫外線輻射下將會為寶寶帶來健康風險:

灼傷皮膚:太陽灼傷的皮膚會變紅,逐漸變成水泡並隱隱作痛。

眼晶狀體白內障:過度暴晒會導致寶寶視力下降,最終失明。

皮膚癌:注意!!過度的紫外線輻射會造成幾種非黑色素型的惡性皮膚腫瘤。

皮膚惡性黑素瘤:這是一種特別很是嚴重的癌症,可能發生在過度暴晒太陽後的許多年裡。

世界衛生組織在另外一項針對皮膚癌的研究中表明:少量的紫外線輻射對寶寶是有益的。

兒童期頻繁晒太陽釀成的晒傷,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導致以後生命中罹患皮膚癌。

兒童應對紫外線輻射是特別脆弱的,因此建議12 個月以下的嬰兒應一直呆在陰涼處。

晒or不晒is a question?

國家衛生計生委推薦:「嬰兒從出生入手下手,應當在醫生指導下每天補充維生素 D 400~800 國際單位。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後 6 個月內一樣平常不用補充鈣劑」。

可是,為何那麼多專家卻鼓動勉勵晒太陽呢?

習慣問題。我們習慣了按照傳統方法坐月子,不洗頭不洗澡,大魚大肉使勁補,這就導致產後胖得和孕前一如既往;習慣了過去書本上的知識,四個月就要給寶寶添加輔食;習慣了「全民缺鈣」的轟炸,於是從嬰兒入手下手就每天大量補鈣……

而晒太陽,作為經濟便利的補充維生素 D 的方法,在多年前符合當時的經濟狀況和國情,從而被醫生所推薦;可在愈來愈多的研究證明紫外線有害的今天,晒還是不晒,是個問題。

那麼,究竟寶寶還能晒太陽嗎?

看到這裡,大家會說是否是聳人聽聞了?這太陽還能晒嗎?

答案是:能,但是需要正確、適度地晒!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90% 以上的非黑色素瘤類皮膚癌發生在皮膚白皙者中,他們往往容易被晒傷。深色皮膚的人患皮膚癌的風險較低,但仍容易受到紫外線輻射的損害,特別是眼睛和免疫系統」。

因此,作為黃種人,我們罹患皮膚癌的機率較低,需要在注意保護眼睛和皮膚的前提下,適度晒太陽。

如何正確地晒太陽?

1. 保護孩子

孩子對紫外線輻射比較脆弱,他們呆在室外的時間更長一些。家長應採取特別照顧護士,避免他們長時間遭受太陽紫外線的輻射。12 個月以下的嬰兒應一直呆在陰涼處,不要晒太陽。

2.把握晒太陽的時間

上午 10 點到下戰書 2 點之間的太陽的紫外線是最強,要避免過度暴晒。

3.適當使用遮陽物

當紫外線最強時應該尋找遮陽處。什麼時候需要遮陽:「注意你的身影:身影短粗,就要尋找遮陽處!」。

4.使用防晒霜

大量使用防晒指數(SPF)為 15+ 的防晒霜,正常情況下每兩個小時補擦一次。即便是在佩戴太陽鏡的情況下也不要在陽光下呆太長時間。

5.瞭解紫外線指數

紫外線指數用於測量紫外線輻射。紫外線指數越高,皮膚和眼睛損傷的風險就越大。利用紫外線指數安排戶外活動。當紫外線指數預報輻射級別為 3(中度)或更高時,應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寶寶晒太陽需注意:

寶寶經由過程隔著玻璃晒太陽褪黃疸;

寶寶需要晒太陽補鈣時,主要是紫外線中的 UVB 起作用,因此儘可能不要隔著玻璃晒(玻璃會阻擋超過 90% 的 UVB),要到戶外去晒太陽;

寶寶最好一直呆在戶外的陰涼處。考慮到樹蔭下也有透過樹葉的光斑,路途上也會經過陽光直射的地方,並且紫外線還會反射後繼續作用於人體,因此寶寶即使呆在陰涼處,也能促進維生素 D 的合成;

在陽光比較強烈的地方,除依靠遮擋防晒,還建議給寶寶使用兒童防晒霜,並且每 2 小時補抹一次;

寶寶如果出現晒紅、晒黑、晒脫水或者滿頭大汗的情況,立即停止晒太陽,防止晒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