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小寶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

什麼東西都喜歡放在嘴裡“嚐嚐”

儘管日常平凡寶寶的食物都會經過仔細的檢查

但是難免“鴨蛋雖密也有縫”

特別是逢年過節

總有些家長喜歡用一些堅果引逗寶寶

或者寶寶趁家長不注意時自己偷吃

卻不知有些食物其實不適合給小寶寶食用

一旦吃下出現意外

後果將不可思議……

事件回顧:

2016年12月25日12:33:12,深圳仁愛醫院醫務部吳主任介紹,孩子送到醫院是十二點十五分左右,給小孩做心肺復甦,氣管插管發現孩子氣管內有瓜子仁和米飯,“送來的時候心電圖是一條直線,搶救到一點零一分,心電圖還是一條直線。”仁愛醫院從孩子氣管裡取出的異物,就是這樣一枚小小的瓜子仁,奪走了孩子的性命。

Dr.G

異物誤入氣管,氣管有一個排異功能,會有一個神經反射,就會嗆咳和嘔吐,而誤咽會加重氣道阻塞。

特別是春節馬上就要到了,這時候家裡都會準備許多果脯、堅果、糖果等零食招待親朋好友,提醒媽媽們,有些東西堅決不克不及餵給寶寶吃。同時還要“看住”其他家長或者大點的熊孩子餵給寶寶哦!

注意!這些食物容易卡住寶寶:

各類果凍:

因為果凍有張力容易變形,所以很容易被吸入氣道。但又因為形狀容易變化,很難被醫生取出來。如果果凍堵在主氣道,寶寶最長能堅持幾分鐘。

帶核水果:

小巧圓形裡面帶有果核的水果,例如龍眼、葡萄、櫻桃等,都不適合給寶寶食用。

常見堅果:

寶寶吞嚥能力及咀嚼能力本身就不完善,而堅果一樣平常都比較硬,很容易卡住寶寶的喉嚨。

的魚:

日常平凡給寶寶吃魚,建議選擇刺較少的品種。否則很容易刺傷寶寶的食道及口腔。

卡喉窒息,美國兒科學會(AAP)還給出這些預防建議:

·不要給寶寶吃硬而光滑、需要徹底嚼碎的食物。寶寶一樣平常在4歲之前無法很好的掌握咀嚼技能,所以他們很有可能測驗考試把食物整個(塊)吞下。

·不要給寶寶吃圓形、較硬的食物(例如,火腿腸和胡蘿蔔片),除非是提前切碎的。把食物切小或搗碎(每塊不超過1釐米),並鼓動勉勵寶寶在吃的時候徹底嚼碎。

·寶寶吃飯的時候注意監督不要讓寶寶在玩耍或者奔跑的時候吃東西。告訴他在笑或說話之前,一定要徹底嚼碎並先嚥下所有食物。

·不要給寶寶嚼口香糖。

另外,還有一些物體也有可能引起窒息,包括沒有充氣或壞掉的氣球、寶寶爽身粉、垃圾桶裡的廢棄物(如雞蛋殼、飲料瓶、易拉罐的拉環等)、安全別針、硬幣、彈子、鋼筆或馬克筆筆帽、磁鐵、小的鈕釦電池,以及堅硬或粘稠的糖果、維生素片、葡萄及爆米花等極危險的食物。

TIPS:

如果你不確定某些物體或食物是不是有可能引起窒息,可以用小物件測試筒來測量它的大小,若物件完全沉入筒中,則將其視為小物件。

發現寶寶誤吞,你該這麼辦

一旦寶寶吃下食物後發生嗆咳,就讓寶寶咳,經由過程咳嗽有的異物會被氣體衝出。

常見錯誤的急救方法

吞嚥

一旦寶寶發生異物卡吼,不克不及用吞嚥的體式格局。因為異物更容易從食管的第一個狹窄深入到第二個狹窄,危險更大。

喝醋

且不說醋軟化骨頭硬物需要較長過程。而且,醋無法在異物滯留的地方停留。

如果寶寶的氣管已經被堵住無法呼吸或呼吸困難但還保持清醒,家長可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家庭急救。

一歲以上兒童及成人,採用上腹部衝擊法(即海姆立克急救法)

1、在寶寶背後,雙手放於寶寶上腹部(肚臍以上兩橫指),一手握拳,另外一手包住拳頭;

2、雙臂用力收緊,快速往後上方衝擊;

3、持續幾次擠按,直到氣管阻塞解除或失去迴響反映。

一歲以下的寶寶,應採用背部拍擊和胸部衝擊相結合的體式格局。(這時候候的寶寶肝臟尚有一部分在肋下,如果採用上腹部衝擊法很容易受損)

1、胸部正中,乳頭連線下緣按壓衝擊5次

2、背部拍擊5次

3、交替進行,直到異物排出或失去迴響反映。

氣道梗阻、失去迴響反映的兒童,採用心肺復甦

把寶寶平放在地板上,實施心肺復甦的急救。

實施心肺復甦前就應讓其他人撥打急救德律風,如果身邊沒有人可以將手機置於擴音狀態,一遍按壓一遍打德律風,儘量減少按壓中斷並避免過度通氣

兒童及成年人心肺復甦胸外按壓的部位為胸骨下段,兩乳頭連線正中心,男女相同。

胸外按壓速率是100至120次/分鐘,每按壓30次後,及時檢查口腔是不是有異物排出。有的話,則小心移除;沒有的話,則人工呼吸2次。

成年人胸外按壓幅度至少5釐米,不超過6釐米。寶寶的按壓幅度應適當減小。

如此反覆,等著急救人員的到達。

日常平凡生活中,一定要檢查寶寶的身邊是不是存在危險的物品。每次寶寶吃東西的時候,都要認真看護。另外,還要提醒身邊的人不要隨意喂自己的寶寶,當然也不要隨便喂別人家的寶寶。

你還發現哪些有危險的物品,不妨評論留言給叨叨G,讓我們一起關愛寶寶的成長!

想和我互動?歡迎在下面勾搭......

想看更多育兒內容 :

關注微信公眾號【 DrG科學育兒 】

回覆相應關鍵詞獲得更多育兒知識

微信ID: imingbailema

同名微博:@DrG科學育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