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過度的,盲目的誇獎,要麼會衝昏孩子的頭腦,讓他變得驕傲自大,上演“傷仲永”的悲劇;要麼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使他經受不起挫折。

1

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C. Dweck用長達10年的時間,做了一個令世界震驚的實驗。他和他的團隊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時間的研究。

測試的標題問題都是智力拼圖。在第一輪測試後,將孩子們隨機分成兩組,分別給予表揚和鼓動勉勵。

結果,在接下來的3次測驗中,得到了這樣的結果,被表揚的孩子大都經不起失敗的挫折,也沒有選擇挑戰高難度的勇氣,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出醜,要極力保持自己的聰明,當然在測試中也就更緊張。

而被鼓動勉勵的孩子則截然相反,他們敢於挑戰高難度的標題問題,失敗了也能坦然接受,覺得這是自己不夠努力的結果。他們相信成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源於聰明的天賦。

Dweck的實驗重複了很多次。她發現,無論孩子有怎樣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誇獎聰明後遭受挫折的失敗感。男孩女孩都一樣,尤其是好成績的女孩,遭受的打擊程度最大。甚至學齡前兒童也一樣,這樣的表揚都會害了他們。

而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籍才女的自殺,也是因為從小被父母和老師貼上了“才女”“聰明”的標籤,最終在人才輩出的世界級大學裡,她覺得“除中文,我覺得我沒有任何優勢”。

一項令人震驚的實驗,一個令人扼腕嘆息的年輕生命,足以警示我們這些為人父母者:從小的引導對孩子有多重要,也許就因為你的隨口一句“寶寶你真聰明”,就可以給孩子戴上一生無法掙脫的枷鎖。

2

把一個痴呆嬰兒培育種植提拔成德國著名天才的卡爾·威特,在他的全球暢銷之作《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曾經提到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個從小就很有天賦的孩子叫萊恩,他一出生時看起來就特別很是聰明伶俐,人們都說,這孩子肯定是天才,他將會有輝煌的未來。

這個“小神童”在兩歲時就施展闡發出了過人的音樂天賦。他同樣成了父母生活的中心和重心,他們逢人就誇自己的孩子,甚至當眾說萊恩的音樂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老師和同時代的所有音樂家,認為萊恩註定會成為像巴赫一樣的音樂大師。

結果萊恩就在父母盲目的過度的誇獎中,在眾人的鮮花和掌聲裡,變得由由然。他對自己的老師嗤之以鼻,甚至盡情地嘲笑恩師。他不僅隨意改動音樂大師的作品,還斥責這些作品也不過如此。

他拒絕父母給他找老師,因為在他心目中那些老師都是沒有才華的庸人,不適合教他這種百年一遇的天才。最終這個“小神童”如同我們中國的方仲永一樣“泯然眾人矣”。

多年後,萊恩變成了一個酒鬼,整天任勞任怨,說沒人理解他那樣的天才。

如果萊恩的父母可以或許像卡爾·威特的父親一樣,在教育孩子時,在恰當的時機給予最合理的鼓動勉勵,而不是盲目誇獎,過度誇大。這個孩子或許真能成為一代奇才呢!可惜他遇到的是另外一對父母。

3

可見,盲目的一句“寶寶你真聰明”切實其實能成為孩子一生的枷鎖。而作為中國教育體系體例中的孩子,從入學起就無可倖免地會被捲入競爭,捲入排名。

那麼我們家長能做的便是正確引導孩子,從目下當今入手下手,把簡單的表揚,脫口而出的、不負責任的“你真聰明”“你真棒”。變成“寶貝加油,努力一下會做的更好!”讓孩子知道成功不是源於天賦於的聰明,而是我們人為的努力。

千萬不要讓孩子從小就被你的表揚所綁架,失敗一次就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就覺得周圍的人都在嘲笑他的智商,因為他們輸不起,就有可能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

相反如果我們可以或許正確引導孩子,讓他知道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只要你努力尋找就會發現那個不一樣的自己,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必然敞開著另外一扇門。即使在分數上失敗了,也不意味著你就失去了美好的人生。這樣的引導,反而更容易讓孩子獲得成功!

因為他們在選擇自我的過程當中,就會成就一個偉大的自己,而成功只是附加價值。這樣的人生是孩子喜歡的,那他就是一生快樂的,而在享受著這份快樂的同時,同樣成為了人生的大贏家!

我們的孩子不是不克不及誇,而是要選擇正確的時機,給予正確的誇詞!

【更多實用育兒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我們仨(qinlingyewei521),我們推崇接地氣兒的育兒理念,傳播最實用的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