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童媽說:

在超市見到一對母子,小男孩4歲左右,看中了一個5塊錢的玩具,想要媽媽給他買。媽媽瞪著孩子,歇斯底里地大吼:“不買!又要花錢,錢是大風颳來的嗎?!”孩子被嚇壞了,呆愣在原地看著媽媽,大氣都不敢喘。他不理解理睬,為何前一秒還有說有笑的媽媽,此刻卻變成一個陌生的瘋子。

“沒錢,不買”,

“我們家裡很窮,買不起”,

“沒錢買菜了”,

“我們是窮人,爸媽上班很辛苦”....

有多少父母經常跟孩子說這樣的話?

其實很多家庭其實不是沒錢,而是父母希望用窮養來鍛鍊孩子,於是哭窮就成了這些父母的屢見不鮮。

或許你覺得這樣說,孩子會變得節儉、懂事。但是很多時候,父母的哭窮只會讓孩子變得內心不安,內心的匱乏感會伴隨著孩子一生的成長,並且會因此帶來諸多的毛病:

一、父母哭窮,讓孩子愈來愈自卑

父母哭窮,對大大咧咧的孩子來說,可能不受影響;但對心思細膩的孩子,卻如泰山壓頂般沉重,它讓一個孩童的內心變得貧瘠而自卑。

不敢買最新款的滑板車;不敢和小夥伴一起去冰激凌店;不敢借用別人的東西,怕萬一弄壞了還不起;每到需要花錢的時候就會想起父母的那些話:

“又亂花錢,錢的天上掉的嗎?”

“不會掙錢,倒是很會花錢嘛”

“我們家窮,不比XXX家,你別瞎攀比”

這些沉重的話語讓孩子一花錢就有負罪感,在本該天真無邪、探索世界的年紀,卻過早的學會用金錢考量統統。

雖然花錢大手大腳的敗家子不值得效仿,但讓孩子因貧窮而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不利。家長的刻意“哭窮”,給了孩子超越年齡的壓力,孩子因此變得愈來愈自卑、內向、摳門。

他們長大後對外界只敢說“好”、“可以”、“不妨事”。他們經常討好別人,認真完成任務,規行矩步生活,卻常常活不出自我。

為此,在培育種植提拔孩子金錢觀念的過程當中,怎麼掌握一個度,便是做父母的智慧。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剋制孩子亂花錢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在金錢上有安全感,確保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二、父母哭窮,讓孩子敏感脆弱

貧窮的種子一旦種在心裡,會讓人變得特別很是敏感。任何與金錢有關的事,都會上升到對自尊的挑戰,於是他們不肯接受別人請客,也不願接受真心的幫助,他們害怕別人是因為自己窮才這樣做;甚至去商場銷售員一個無心的眼神,都可以或許刺激到心中那根窮的神經線和自尊心。

也許從小被人嘲笑太多次,他們總是特別很是在乎自己的外表,即使穿上西裝領帶,也總是有被人關注的不自在感,顯得特別很是拘束。

這統統就像是得了一種跬步不離的病,由父母的言行植入到孩子的心中,從此揮之不去。

美國《今日心理學》雜誌也有文章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窮養孩子難翻身!孩子處在壓力的環境下,對周圍的人和事也會變得異常敏感,不願參加社交活動,這種心理壓力會阻礙智力發展,影響學習成績,最明顯的影響是抑制探索世界的求知慾。

三、父母哭窮,會讓孩子丟失了格局

我之前給幾個不同的孩子補過課,我發現有個孩子為了節省來回12塊的地鐵錢,會花2小時走路到我家,下課後再走回去;我曾對他這樣是把學習的時間浪費在走路上,但是孩子回答:“媽媽說不讓我亂花錢,要勤儉節約。

而另外一位孩子是怎麼幹的?他為了將1小時的路程節省至20分鐘,不惜花20塊錢打的士。我問他你這樣花錢媽媽知道嗎?他說這是媽媽讓他這麼做的,早點回去,早點寫完作業,晚上也能夠早點睡覺。

父母的一念之間,讓孩子對事情的認識差之千里。這就是格局!

父母哭窮,孩子可能會為了節省幾毛幾分,將時間花在一些其實不能讓自己增值的東西上面,失去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接觸世界,當然各方面都比別人落下一大截。

四、父母哭窮,讓孩子過上打折的人生

對孩子哭窮,往往還沒如願培育種植提拔出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就先傳輸給孩子兩個錯誤的邏輯:

邏輯一:貴的東西不要買,我們沒錢買不起。

邏輯二:買廉價的商品就代表節省。

所以孩子在成人後,只懂得廉價就是王道,而不懂辨別商品的真正價值,沒有性價比的概念。

而那些廉價的商品質量不高,導致他們的購買頻率提高,又陷入一個“買廉價商品,短時間損壞,繼續買廉價商品”的死循環。永遠過著打折的人生。

五、父母哭窮,培育種植提拔出了孩子的奴性

愛哭窮的父母,會在無形中用金錢來控制孩子: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給你買XXX了啊!”

只需一句話,孩子變乖乖服軟。父母們得意於這把金錢的武器真好用,專治孩子各種不聽話,卻不知道這樣的話像是戴在孩子頭上的緊箍咒。只要掌握了咒語,誰都可以念。

“你不好好加班,這個月的績效就別拿了!”當老闆這樣說。

“你敢和我鬧離婚,讓你一分錢都拿不到!”當出軌的老公這樣說。

“你不幫我做假賬,公司的股東名單裡就把你除名!”當合夥開公司的朋友這樣說。

父母刻意的哭窮,孩子更加重視金錢的重要性,從而為人所利用。更讓孩子離小時候那個正直善良、勇敢陽光的自己愈來愈遠了。

六、父母哭窮,扼殺孩子的撒嬌

重情重義的孩子會時刻記得父母的話,“我們家裡很窮,要節省”,於是他們變得愈來愈懂事,正是印證了那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這樣的孩子最怕聽到一句就是媽媽說“你真不懂事呀!”

很多從小就懂事的人,想起童年裡的喜歡卻沒買到的那個心愛之物,都覺得遺憾又心酸。

那多是一個新款的隨身聽,或許是一個精美的文具盒,或者是一塊其他小夥伴都買得起的小麵包....也許成年後,他們都實現了這些當年的小小心願,但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份得到的欣喜已大打折扣了。

當被問及,為何當初不向父母開口要時,他們的回答往往是,

“我覺得我說了他們也不會給我買的”,

“我覺得我沒有理由增加他們的負擔”,

所以就連孩子們專有的權利——撒嬌打滾、霸道哭鬧,都不願用一下。

七、父母哭窮,讓孩子精力分散影響學習

“為了給你報班補習,老爸老媽起早貪黑只差沒賣腎了,你再不好好讀書對得起我們嗎?”

“我們家就靠你了,你不努力。我們這麼辛苦地活著也沒什麼意思。”

“我就後悔生了你,沒有生你我就不會過得這麼辛苦。”

這些話聽多了,孩子會情不自禁的去思考貧富差距,陷入金錢困擾,體驗沒錢的滋味,還怎麼專心學習?

上個月江西贛州一15歲少年,在水庫邊選擇自殺。他寫給他爸爸媽媽的遺書中,字字是血。遺書的開篇就道出了他為何自殺:

老爸老媽,我死是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成績差的太多了,不可能考上高中的,我也不想再給你們增加負擔了。其實,我從留級的那一年就入手下手想死了,但我捨不得你們....

家長看完唏噓不已,一個終日內心不安的孩子,他能有精力去好好讀書、研究學問嗎?

八、父母哭窮,讓孩子統統向“”看

父母哭窮會傳遞給孩子一個觀念,貧窮=百事哀,於是孩子為了快樂、為了物慾、為了尊嚴....變得統統向錢看。

有些人為了掙錢拼命工作,不懂愛惜自己的身體。結果前三十年用命賺錢,後三十年花錢買命。

有些女孩為了掙錢,變成拜金主義,不懂愛惜自己的清譽。等有一天後悔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早已失去許多珍貴的東西。

有些官員為了斂財,不惜觸犯法律。損害國家利益的同時,自己鋃鐺下獄。

更有人即使真的擁有了很多金錢,還是無法獲得他想要的快樂,因為他不懂真正讓生活更為輕鬆和快樂的,是人心。

“父母在童年滿足了孩子哪些方面,孩子未來在哪些方面就會流動而不執著,有自由去體驗更高級的需求層次。”否則物質一直未能被滿足的孩子,長大後容易惟利是圖、處處追逐金錢,都是小時候窮怕了導致的後果。

九、父母哭窮,讓孩子失去成功的機會

莫言的母親從不合錯誤孩子哭窮,莫言在回憶自己的母親一文裡提到:

“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小我私家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飢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她一邊捶打野菜一邊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

我的母親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難,再接再厲地活下去。”

後來,莫言成了中國第一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0種語言,被全球讀者所喜愛。

即使真窮,也不哭窮,能養出生避世界級優秀作家的母親,一定是用愛、用心、用樂觀澆灌著孩子的心靈長大。

還記得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嗎,潦倒窮困的黑人克里斯,即使帶著孩子流浪街頭睡公廁,從頭至尾也沒有對孩子哭過窮,硬是為兒子撐起了一片朗朗晴空。

不論你是真窮還是裝窮,也不論你的目的是想教育孩子懂事還是節儉,都不應該經由過程“哭窮”的體式格局為孩子天空籠罩一片陰雲!

是的,我們既應該讓孩子懂得勞動光榮和生活不容易,也應該保持他們內心的適度寬裕。因為“有錢”的孩子,才能放眼看世界!

更多0-12歲孩子成長、教育,健康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成長說(ID:shuochengzhang),或加童媽微信(1871325817),給您最權勢鉅子的知識和建議!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