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體重管理要從出生入手下手 關於胖寶寶的幾個誤區

胖寶媽別大意 這些隱患可能正在靠近你的孩子

警惕過度餵養,別讓“嬰兒肥”跟隨孩子一生

為何奶粉寶寶比母乳寶寶更容易“奶胖”?

90%的媽媽沒有注意到配方奶粉裡是不是含有這兩個成分

為了寶貝健康 每一個媽媽都應該學會看食品標籤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胖子的餬口生涯空間愈來愈小,尤其是女孩們,找不到男票不說,連求職面試都被歧視,恨不克不及一朝穿越回唐朝!

別說寶寶心裡苦,如果你真的是個寶寶,我想你胖成米其林都會有人贊!"白白胖胖""肉嘟嘟"都是自帶萌感的褒義詞。

但胖寶寶真的好嗎?當老人家還在到處炫耀自己的胖孫子,媽媽們應該要警覺了,體重超標的寶寶可能會有影響終身的健康隱患,千萬不克不及大意!下面這幾句話是否是經常聽長輩說,其實都是完全錯誤的,媽媽們可以記好筆記或者轉給老人看。

誤區一:懷孕了要多吃,最好生個大胖小子

最近幾年來,新生兒體重的最高記錄在不斷被刷新。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黃種人新生兒的體重一樣平常在2500-3150克左右,超過4000克的就算作是"巨型嬰兒"。中國近幾年頻頻出現巨型嬰兒,而且愈來愈大。國外其實比中國人更注重體重管理,英國最暢銷的SMA pro奶粉,就是因為低蛋白質含量,深受英倫媽媽的喜愛。

傳統認為,生個大胖小子是特別很是喜慶的,胖寶寶也被當做健康的象徵。現實卻恰恰相反。

根據《柳葉刀》雜誌的報道,巨型嬰兒成長過程當中出現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症等慢性病的機率也大於正常體重的嬰兒。另據《英國腫瘤》雜誌報道,兒童出生時體重過高是發生白血病的危險誘發因子,超過8斤的新生兒,發生白血病的危險性會增加約25%。新生兒超重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對產婦的身體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專家認為,足月新生兒六七斤是“黃金寶寶”,超過八斤在餵養時就要非分特別注意。孕期應該要合理均衡飲食,不克不及一味追求體重。媽媽吃胖了,不代表肚裡的寶寶營養全面。

誤區二:寶寶胖說明養的好

老人家看見胖寶寶,總是心生憐愛,一邊逗弄,一邊誇讚“養得真好!”卻不知,超出正常範圍的胖實際上是一種病態。

我國有近五分之一的學齡前兒童超重,每一年II型糖尿病的患兒增長速度竟然高達10%。而研究表明,越胖的寶寶越容易營養不良!在嬰兒時期,原發性腸疊套幾乎是胖寶寶的專有名詞,而這一病症是威脅生命的!

胖寶寶活動受限,運動量相對減少,不僅對骨骼生長不利,而且因負荷過重,出現各種腿部和足部的異常。臨床上發現很多寶寶到了18個月還不會走路,緣故原由就是體重過大,同時伴有缺鈣。

嬰兒期的肥胖極可能會延續到兒童期和青少年期,除影響健康,學齡期兒童更可能因為肥胖受到同學們的嘲笑,造成心理傷害。

營養科醫生會經常見到超重或肥胖的嬰幼兒,這些孩子中絕大多數都是由於餵養不當,能量過剩導致的。為了防止過度餵養,應該選擇正確的奶粉和適度的餵養量,比如不含麥芽糊精和蔗糖的奶粉。擁有90年嬰幼兒營養研究經驗的惠氏集團最新推出的SMA pro系列奶粉,就是無糖無添加,拒絕虛胖。

誤區三: 小時候胖是“奶胖”,長大自然就瘦了

“人見人愛”的胖寶寶吃的是青春飯,為了這樣短暫的幾年,付出的多是寶寶一生的健康。別再用“長大了就自然會瘦了”“上學了就會抽條,長高不長肉”這種胡話來掩耳盜鈴了。研究表明,嬰幼兒時期的胖寶寶長大後瘦下來的比例不到25%,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寶寶會一直胖下去。

少兒時期,脂肪細胞也在高速生長,胖小孩的脂肪細胞都比別人多,成年以後,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脂肪細胞的體積而非數量,這樣脂肪細胞多的人就需要非分特別努力去維持才能不復胖。

所以,體重管理要從出生做起,父母應該至少每半年要為孩子做一次體檢,同時較量爭論身體質量指數(BMI),核對參考指數,衡量孩子是不是過重甚至肥胖。如果孩子已經達到肥胖程度,建議尋求小兒科醫生協助。

家有胖寶如何正確飲食

要想寶寶從小就有健康的身體,除睡眠和運動外,飲食習慣至關重要。

老一輩人生活艱苦,特別在意“吃飽穿暖“這個基本需求。生怕寶寶餓著,一哭就餵奶,或者拿零食來哄,這種做法雖然短時間內奏效,但也埋下了隱患。寶寶吃了過多零食,就不肯吃正餐,而零食其實不能提供全面的營養,長時間以往就會營養不良。而且老人給寶寶吃的零食,大多不是嬰幼兒專用食品,成人食用的餅乾、果凍、油炸小食品含有過高的糖分、脂肪,寶寶吃了很容易發胖。

一歲內的胖寶寶不需減肥,母乳媽媽可以少攝入肉湯等高脂肪食物。無論胖瘦,添加輔食後要注意葷素搭配,水果不克不及代替蔬菜。一歲後的孩子運動能力增加,鼓動勉勵孩子多做運動,為孩子提供更多自主運動的機會。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選擇低蛋白質和無糖的奶粉,減少能量攝入。

目下當今正規的幼兒園都會做幼兒肥胖統計,然後與家長溝通,鼓動勉勵幼兒自己調整飲食。同時,父母也應該積極配合,以下幾條“不要”要牢記:不要給孩子少吃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不要將零食放在孩子順手就拿得到的地方;不要拿糖果、高熱量的食物獎勵孩子;不要讓孩子用吃打發時間或是宣洩壞心情。

預防兒童肥胖,從嬰兒時期的餵養入手下手

著名兒科專家崔玉濤曾在講座中提到,對於0-2歲的寶寶,吃配方奶粉的寶寶更容易出現體重超重的問題,這是因為母乳會自動調節寶寶的需求,而配方奶粉不具備這種調節的功能,所以如果寶寶因吃配方粉而導致體形過胖,那麼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稀釋奶粉或是採取別的方案,只是千萬不要自行稀釋或是給寶寶換成低脂或是脫脂奶粉。

寶寶對不同配方的奶粉適應性會不同,如果從出生起就喝一種品牌,建議不要隨意馬虎更換。

媽媽們在選擇配方奶粉時,一定要注意看成分表,是不是含有蔗糖和麥芽糊精。

一些配方奶粉中會添加蔗糖(白砂糖),增加奶粉的甜度,讓寶寶更愛喝奶。蔗糖、麥芽糊精、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玉米糖漿、葡萄糖漿等都屬於添加糖,添加糖比天然糖甜度更高,當寶寶適應了添加糖的甜味後,就不願意吃不太甜的奶粉和輔食,這會嚴重影響到寶寶的營養攝取。

麥芽糊精是以各類澱粉作原料,經酶法工藝低程度控制水解轉化、提純、乾燥而成。它的溶解性很好,有適度的粘度。吸溼性低,不容易結團,有利於奶粉的貯存。因此也常常應用於乳製品中。比如有些特殊配方奶粉需要添加麥芽糊精甚至澱粉,來使得配方奶更加黏稠,讓嬰幼兒不太容易吐奶、胃食道反流。

目下當今有些奶粉製造商為降低原料成本,過度添加麥芽糊精,甚至用麥芽糊精來替代乳糖,比如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某品牌奶粉“麥芽糊精超標門”事件。有專家指出:“麥芽糊精在奶粉中所佔比重越大,在節約成本的同時,因為它容易被吸收,會容易造成小兒肥胖,而家長們往往會有‘吃得白白胖胖就是營養到位’的誤區,也放縱了麥芽糊精在奶粉比例中的悄悄提升。”

簡單來講,蔗糖用來讓奶粉更甜好喝,麥芽糊精用來讓奶粉更容易溶解和吸收,但其實並沒有什麼營養,還可能增加寶寶偏食、齲齒和肥胖的風險。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糧食,這一點已經得到全球媽媽的公認。而母乳中是不含有蔗糖及麥芽糊精的。如果寶寶沒辦法母乳餵養,或者斷奶後需要喝配方奶粉,建議選擇無糖無添加的奶粉,因為更接近母乳成分,更健康更安全。深受英倫媽媽喜愛的英國SMA pro系列奶粉已經在國內上線,天貓旗艦店有售,馬上就到雙十一,媽媽們可以準備囤貨了。

這些兒童食品以後不要給孩子吃了

麥芽糊精廣泛應用在糖果、麥乳精、果茶、奶粉、冰淇淋、飲料、罐頭及其他食品中,它是各類食品的填充料和增稠劑。麥芽糊精可以增強稠度,改善口感,同時使人體易於吸收。對於成人來說,少量食用並沒有害處,但兒童還是少吃為好。

面對超市裡滿目琳琅的食品,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學會看包裝上的食品標籤。經由過程查看“營養成分表”和包裝上的“配料表”,可以快速識別食品中的添加糖。


查看“營養成分表”, 這個表格更直觀地標清楚明瞭食物所含熱量,以及各種主要營養素的含量;找到“碳水化合物”含量,如果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數值越高,則其越有可能存在額外添加糖的風險。

對於包裝上的“配料表”,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規定:“配料表中各種配料應按照製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逐個排列”,也就是說,配料表中排在最前面的成分,含量是最高的,只需找出蔗糖(也稱“白砂糖”)、玉米糖漿、麥芽糖、葡萄糖漿的排列位置,“壓倒一切“的話最好就不要選擇了。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