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當你的孩子嚷嚷著要玩手機、玩Ipad,你一樣平常是阻止還是讓孩子玩?如果給,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如果不給,孩子會錯失了什麼?

有一名媽媽欲哭無淚地跟我說,她家的熊孩子某天趁她洗澡時拿著她的手機,在某購物網上購買了96個同款同顏色同尺寸的文胸。當商品到付到家、收到快遞員的德律風時才發現熊孩子做的好事。她說幸虧孩子買的是到付的商品,否則如果玩遊戲什麼的操作幾次充值,後果不可思議。這位媽媽還說,她日常平凡很少讓孩子玩手機,並且手機是有密碼的,應該是她曾經輸密碼無意被孩子看到了。

還有一名媽媽說,她在家裡絕不允許兒子玩手機,有天晚上她頻繁聽到手機鈴聲,接著發現已經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躲在房間裡偷偷玩一個陌生的手機。她本來以為孩子是在外面撿到手機,沒想到接通打進的德律風時,才發現兒子偷了班主任的手機回家玩,手機沒設置上鎖功能。

古希臘的神話故事中,有個叫潘多拉的女孩,宙斯給了她一個小盒子,告誡她千萬不克不及打開,不由得好奇心和內心一探究竟的慾望,潘多拉悄悄打開了盒子,從此災禍降臨。這叫禁果效應,越是一味阻止,越會勾起人的慾望。對孩子玩手機Ipad來說也是如此,越是禁止他們玩耍,越會引誘他們想方設法接觸。

其實,家長不用視手機、Ipad為禍不單行,完全不讓孩子接觸是不理性的。讓孩子適當地玩,不僅能滿足好奇心,還能訓練孩子的手腦配合能力,適當刺激大腦發育。但是最關鍵的,是要看孩子用手機Ipad看什麼內容。

讓孩子用手機Ipad看視頻、看連氣兒劇、動畫片是最糟糕的,效果跟看電視無異,還增大了孩子近視的概率。因為看視頻、看連氣兒劇、動畫片,孩子是被動性地接收信息,會養成大腦的惰性,不利於智力的成長;如果當孩子看那些能讓他們的大腦主動參與的,比如某些鍛鍊迴響反映能力或智力解答型的小遊戲、啟發孩子認知的app,或者是語言學習和練習工具等,能對孩子有正面的作用。

能讓孩子玩電子遊戲嗎?

國際頂級刊物《科學報告》有篇論文提到,電子遊戲尤其是那些動作遊戲,能讓孩子的注意力和感覺運動神經網絡的功能性連接增加,表明玩動作遊戲可提高孩子的注意和感覺運動功能,即孩子玩得越好,腦子就越聰明。臺灣軍方遴選遨遊飛翔員的過程當中,他們發現那些空間感知能力和應急處置懲罰能力出眾的遨遊飛翔員,他們往往也是優秀的電競者。

但電子遊戲也分為好遊戲和壞遊戲,那些暴力型、情色類的遊戲是絕對要禁止孩子接觸的。正因為如此,盲目阻止反而會失去幫孩子選擇好內容、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Ipad的機會。懵懂的孩子在偷偷看的時候更容易接觸不良信息和胡亂操作。另外,目下當今的手機ipad都有兒童模式,能較好地避免孩子受到不良信息的汙染。

什麼才是適當地玩?

英國牛津大學有關人員經過研究發現,每天打遊戲少於1小時,會對孩子產生積極影響,但每天超過3小時,孩子有可能變得過度活躍,甚至會參與打架鬥毆或無心上學。

以前有電腦癮,目下當今有手機癮、Pad癮,都是因為沒有節制釀成的,根來源根基因是孩子缺乏興趣快樂喜愛。除規定好孩子玩手機pad的時間,提前對電子設備上面的應用進行清理,留下或安裝適合孩子玩耍的內容,必要時還可以設置遨遊飛翔模式。父母還要身先士卒,不要總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玩Ipad玩電腦,另外還要讓孩子多測驗考試新鮮的活動、培育種植提拔孩子廣泛的興趣快樂喜愛,比如拼壘大型的積木、拆裝機器人、閱讀童書、表演話劇、參與羽毛球籃球運動等,讓孩子將精力和時間分攤在各種活動上,避免孩子唯獨對手機Pad成迷成癮。

玩手機玩Ipad也能成就天才

美國有一個小孩叫Ryan,父母從小不拒絕讓他接觸電子產品,酷愛電遊的Ryan竟然在10歲就已經經由過程自學編程、媽媽幫忙畫圖、弟弟幫忙錄音,模仿製作了兩款遊戲Angry Face和FLY。興趣促進動力,這就是父母開明的心態造就的天才。所以,不要盲目阻止,而是要讓孩子適當地接觸手機ipad才是理智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