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文|藍弧圖|來源網絡

A:"寶寶自從外婆家回來就一直睡不好,晚上一直哭鬧。"

B:"這被嚇到了!"

A:"那怎麼辦?"

B:"以前的人叫鬼上身,所以要"驅鬼收魂",只要拿他的衣服到門口叫他的名字,然後把那衣服蓋他身上,就能夠了"

……

這段對話來自某育兒交流群,當時就想這都是21世紀的“辣媽”了,為什麼交流起來還有這麼濃郁的"迷信味道"。想來在我老家還有專門“驅邪師傅”這個職業,專職“收魂”呢,誰家小孩“被嚇到”後就去找他“比手劃腳”一番。

民間更是流傳著多種“收魂”法:

"晚上寶寶睡覺時拍拍他的枕頭,拍三下"

"枕頭下面放剪刀"

"晚上孩子睡熟後,點一根香,叫他的名字,說回來吧,多叫幾遍,等香燃盡後再開燈"

……

這些方法大概大家都聽說過吧。基本都是老一輩口口相傳下來的,作為現代"辣媽"我相信沒幾小我私家會真的相信"它有科學道理",但有時候實在不知道怎麼辦,也為讓老人安心就做了,反正也沒損失什麼

既能安慰到大人我認為它也不是一無可取。

但有的方法是可能傷害到寶寶的身體,就必須謹慎了。比如吃珍珠粉,珍珠是生長在海水裡的物種,性質特別很是寒涼,無故去吃極可能造成腹瀉傷害腸道;

有的費盡歷盡艱辛從香港找人帶"保嬰丹",說是”治驚嚇“,"保嬰丹"是純中藥,所含全蟬蛻、琥珀、天竺黃等都是比較厲害的藥材,小我私家認為適應範圍特別很是小,不適合大面積宣廣給寶寶吃更有新聞頻曝其鉛汞超標(不論真假都不宜拿寶寶去冒風險不是嗎?);

而"八寶驚風散"聽起來很像是專治"寶寶嚇到",但看其成份和功效,有一些比"保嬰丹"更"厲害"的中藥成份,其適應範圍也特別很是窄。

這些藥物既能在市道市情流行多年,想來也不是一點作用沒有,但吃中藥尤其講究對症,一定看好說明對症去吃,最好能在專業中醫的指導下服用,而不是擅自猜測給寶寶扣上一個”嚇到“的帽子去服用藥物。

其他吃的各地習俗不同還不同吃法,提醒大家用之前一定好好了解下,不盲目跟風,不要讓寶寶心靈受"驚嚇"後身體再受傷害。

  • 那麼"寶寶嚇到"究竟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我們總結下那些“被嚇到”的症狀:無故哭鬧、驚醒、抽搐、睡不安穩等等,這些情況在嬰兒期特別很是常見,以前的人們無從解釋,只能根據症狀臆想為"是嚇到了"。

這些症狀從科學育兒的角度,可能的緣故原由有:

1、腸絞痛

腸絞痛寶寶會經常無故哭鬧蹬腿邊吃邊哭時候會驚醒後大哭,看起來“很難熬痛苦”。“腸絞痛”的發生發火主要是由於嬰兒腸道與神經的協調能力很弱,消化系統各個階段的運作不受神經很好的協調控制導致氣體不克不及順利排出。大概20%的寶寶會發生腸絞痛,一樣平常會從2~4周時入手下手,60%的寶寶到3個月左右都會好轉,90%的寶寶到4個月的時候就很多多少了。

改善可以用崔玉濤醫生推薦的“西甲硅油”,也可用益生菌、腹部按摩、“飛機抱”、“排氣操”等體式格局以緩解脹氣減輕痛苦

2、寶寶神經系統還不完善、不穩定,睡眠狀態下有時候“驚醒”是正常的,究竟結果不像成年人神經系統那麼成熟。寶寶沒有自主入睡的能力,驚醒後沒有哄抱就很難自己入睡,就施展闡發為醒後一直哭鬧,通常經過安撫也能入睡。

3、“驚跳反射”,這在醫學上是有成熟理論的。

驚嚇反射是嬰兒與生俱來的原始反射,從胚胎時期就已形成,它能幫助嬰兒防禦外來突襲。驚嚇反射的典型施展闡發就是驚醒,當移動嬰兒或者有突然的聲響時,他會出現四肢外張、頸部伸直或大哭。

這種反射在新生兒期最明顯,一樣平常兩個月後逐漸消退,沒有消退的“驚跳反射”將對嬰兒此後的睡眠、運動、情緒、適應力等產生深遠影響。

“驚跳反射”施展闡發為對周邊事物變化很敏感,聽到某種聲音、換某鍾環境、接觸到陌生人等有更“強烈”的迴響反映。“驚跳反射”沒有完全消退的影響會到成年甚至伴隨終身,有的人無法融入新環境、拿到某種貴重物品時手抖、聽到鳴笛、劃玻璃等聲音時簡直無法忍受等等都有多是早期“驚跳反射”沒有消失的施展闡發。

這種情況最好的預防就是在早期積極進行聽力和視力的訓練,幫助寶寶多運動、做身體按摩,多去戶外走走,讓他在一樣平常就“不斷接受刺激”,以減少對”突然刺激“的不適應感。

這方面想要了解更多的話可以看看嬰兒早期發展的專家王榮輝的相關理論。

還有一種"嚇到",是寶寶確實可能被"瞬間驚嚇"了,比如從床上摔倒,比如受到突然的的光線或聲音,這突如其來的刺激讓寶寶受到了"驚嚇"(即便是成人也會被某種刺激嚇到嘛),而且寶寶的“驚嚇”記憶不會持久,他很快就忘了(就像他吃手指的時候你用別的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他就忘了吃手指,說明寶寶只有"短暫記憶"),這種"嚇到"是暫時的是不恐懼的。是無需任何處置懲罰的。

所以,下次如果你覺得寶寶“嚇到了”,請先分析緣故原由,很多時候都是不用處置懲罰只需安撫的,一樣平常多做有益於寶寶身心健康發展的訓練能幫助他減少被嚇哦。

如果一定要做點啥才安心,那就“收魂”吧----至少那樣不會傷害到寶寶身體。

-----------------------------------------------------------

作者:藍弧,寶媽,兒童營養師,福建營養師協會理事

【營養師藍弧】微信公眾號:lanhuyingyang,專注0-3歲科學育兒、科學餵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