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一早在手機上看到的一則新聞讓我的心情一下變得沉重:江西15歲少年自殺留遺書,說自己學習太差,肯定考不上大學,也知道父母撫養家裡三個孩子很難,不願再給家裡“增加負擔”,做啃老的人,也不願做一個社會上的敗類,因而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家裡生活苦,對錢的事太過看重而失去寶貴生命的例子了。早前遭遇學費上圈套的陳玉玉,也是因貧窮家境而深感自責,最終不堪其負心臟驟停——“家裡十分困難才給自己湊到大筆的學費,怎麼可以把它弄丟了呢?”
都理解理睬要讓孩子自信開朗,可如果家裡的情況確實不怎麼好,又該如何用實際行動讓他寬心,如何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下,給予孩子一份富足充盈而積極美好的感覺,使得他可以放下顧慮和包袱,堅定勇敢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呢?
小孩其實不會區分“窮爸爸”與“富爸爸”
沒有誰生來就自帶“我家很窮很苦”的認知概念,很多孩子之所以飽受負累,不斷地用這個概念提醒自己“要懂事,要爭氣,不要給家裡增添負擔”,是跟父母在孩子面前時常無意的灌注貫注和暗示有很大關係的。
關於這一問題,美國國家心理機構研究員M. Rosenberg和L. I. Pearlin就做過這樣的一個試驗: 兩位研究員在芝加哥隨機抽取了8-18和18-65歲兩個群體的人進行查詢拜訪。
查詢拜訪結果顯示,階級對於自尊心的影響在不同的年齡階層是不一樣的。在8~11歲的孩子中,階級和自尊心沒有顯著的聯繫關係。在12~14歲有微量的聯繫關係,到了15~18歲,聯繫關係變得更大,而在成年以後,階級和自尊心的聯繫關係則明顯增大。
越長大快樂離我們就越遠,多麼痛的領悟
正如我在前面所說的,孩子本身對於自身所處環境的富裕或者貧窮其實不敏感,也不關注,甚至是沒有這種窮富概念,自然也不會產生自己“低人一等”,要“勒緊褲帶過日子”之類的“貧窮”心態。
真正導致孩子變得自卑消極的,或者說隨著年齡增長愈來愈自卑的因素,實際上是來自社會環境的影響。
越關注“窮”就越自卑,這是一個惡循環
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看待這個成因:
社會比較:我們都傾向於與他人進行比較來確立自己的階層。在這種比較當中,對自尊既有可能產生正面的,也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
反映評價:別人怎麼看我們,我們就會怎麼看自己。
自我知覺理論:人們經由過程自己的行為和行為發生的情境來了解自己的態度。
自我中心:對於自身最重要的品質直接影響這個品質對我們自尊心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們越關注自己的貧窮,貧窮就越影響我們的自尊心。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小晴今年八歲,雖然家境不好,但她對貧窮和階級並沒有概念:
上了小學,小晴漸漸發現了自己和其他同學現實的差異:別的同學要買零食或者什麼東西的時候都是大手大腳的,自己卻只能對著商店的零食咽口水;別的同學都是爸爸開著小汽車過來接,而她只能坐在爸爸的自行車後座。
為何別人有的我沒有?
在小晴不自覺地做著這些比較的時候,其他同學也同樣在做著對比,他們看準了跟著某某某就有大把的零食可以吃,他們坐在某某某爸爸的小汽車裡,衝著小晴不停地做鬼臉,得意地模仿著她的窘迫樣,小晴也因此對自己產生了偏見,就越覺得“家裡窮,自己不好”。
這種對自己的偏見逐漸內化和行為化,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小晴越覺得別人認為自己窮,就越感觸感染到自己窮。
不知不覺中,貧窮變成了小晴最關注和最重要的一個品質,從而很大程度上影響自己的自尊心,變得自卑。 所以很大程度上,自卑這個概念是後天形成的,小晴是完全可以免的。
“家裡很窮,生活很苦”
除社會影響外,父母日常平凡的言行也是極為“致命”的,或許在孩子還沒來到學校時,他們就已經毫不遮藏、悲慼戚地向孩子訴說家裡生活的貧窮與艱難,尚不懂得分辨判斷的孩子就會一字不差地接收“家裡很窮,生活很苦”這些消極態度。
當學校裡的種種經歷恰好驗證這個觀點時,孩子就更有可能鑽進自卑的牛角里,走不出來。
好好回想一下,自己有無跟孩子說過這樣的一些話:
“沒辦法,誰叫你生在窮人家,咱家窮,你就得幹活”;
“誰誰誰又開著小車回來了,跟了你(孩子他爸),就只有啃饅頭嚼鹹菜苦日子的份兒”;
“家裡的錢都是算著花的,哪有什麼閒錢給你買那種東西”;
“這雙運動鞋很貴,你要好好愛護,要沒兩下就穿壞可別再跟我喊要,我不會再買的”。
“窮人家孩子”的標籤,就是這麼代代相傳
第一句話徹底地暗示孩子他目下當今所承受的統統都是因為出身的“窮”給自己帶來的,窮不好,但是又難以擺脫,輕飄飄的“窮”就入手下手壓在孩子稚嫩柔弱的心靈上,讓他把所有的不好都歸結於“窮”。
越關注就越覺得,越覺得就會被“窮”的枷鎖綁得越緊。
比較是痛苦的根源,但比較源自“上行下效”
從前面的試驗我們可以知道,比較是統統痛苦的根源,孩子是經由過程與他人的對比覺察到殘忍的現實差異,但這種愛比較的心理其實也是源自父母的“上行下效”。
比如在以上第二句話中,你可能只是跟孩子的爸開著玩笑,但孩子不知道,他就會覺得你說的是真的,開汽車是有面子的,啃饅頭嚼鹹菜是窮的,是要被人嫌棄的。
孩子熟練地做著諸如此類的比較,一遍又一遍地將這些悽苦辛酸往心裡吞,卻又誨人不倦。
我看的最多的,就是別人家的幸福
我認識的一名朋友,小時候家裡也過得很窮,可艱辛貧窮困難的童年生活並沒有在他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負面痕跡,他不但不會覺得自己在別的同學那裡有多卑微,還充滿著一股桀驁不羈、永不放棄的自信。
他跟我說,從小家裡儘管過得很窮,但父親總會無意識地“保護”他們,不讓他們知道太多“我們過得不好”的事,家裡以前欠下很多債,爸爸為了不讓那些人過年時到家裡來要債,就會提前到債主家裡還了一部分錢並打好了招呼。
另外,在他家的隔壁,住著一個孤獨無助的老人,老人的孩子們都不在身邊,經常是弄不到吃的。看不過眼的父親經常會把家裡的飯菜端來給她吃,有幾次端飯還叫上他一起幫忙了。
窮是窮,但能幫助比自己更困難的人又讓他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給了他一種莫名的自豪和快樂。
聽完他的講述,我終於理解理睬了貧窮沒有在他身上留下心理疤痕的緣故原由,他父親的“保護”起了很大的作用。
比起這點,他父親更偉大的智慧在於,不去一味地將孩子注意引到“誰富誰窮”等易擊垮人能量的比較上來,而是讓孩子在幫助他人的實際行動中體驗自己的生命能量,使孩子的精神力量不受“窮”的捆綁,仍是自由且充盈的。
就算窘迫,也要儘可能地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
最後,很多家長不願意痛利落索性快給孩子買東西,給孩子花錢的同時反覆強調金錢多麼來之不容易、要愛護保重東西不可以浪費等等,孩子由此收穫到的是匱乏感和愧疚感,對金錢的概念也因此變得沉重艱難。
有一個小女孩,她很懂事,知道家裡困難,日常平凡能不買的東西就不跟家裡要。但在她上了學,看到別的同學過生日都有吃生日蛋糕。她也想要。
父母十分不理解女孩的這種要求,生氣地衝她喊“吃什麼蛋糕,家裡沒有那個閒錢給你買蛋糕”、“你再怎麼亂髮脾氣也沒用,說了沒有就是沒有”。
後來他們被吵得實在心煩氣躁,就扔給女孩五元錢,女孩抹乾眼淚,急乎乎地就去超市買了一塊草莓味的蛋糕回來。正當她想拿回來,叫上父母和自己一塊吃的時候,父母卻還在氣她不懂事,只知道貪吃亂花錢。他們不讓她進門。
小女孩只能在屋外,一面傷心地哭,一面將蛋糕胡亂地塞進嘴裡。經過這件事後,她不再吃蛋糕了。
錢比什麼都重要,包括我
錢是身外之物,該花的就得花,不要老想著一毛掰成兩毛用,對孩子太過吝嗇苛刻,整天節衣縮食過得緊巴巴的,孩子又怎可看輕“窮”這件事?
就算家裡經濟窘迫,也要儘可能地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或願望,讓孩子知道,在你眼裡,他才是最重要的,不是物質,不是錢,就只是他。
也就是,“我是值得被愛的,即使窮,我也能得到我想要的父母的愛,生活上該有的他們也會盡可能滿足我”。
如何正面積極地與孩子聊生活
停止再說上面這些侵蝕孩子生命力量的話吧,給孩子來點積極的、滿懷正能量的話:
“每一個人都是要經由過程勞動才能獲取,懶惰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你生活或學習上應該要有的東西,我會給你準備的”;
“我知道你心裡難熬痛苦,可那個東西太貴了,咱家實在買不起,你再看看別的,說不定也有喜歡的呢”;
“外表的東西會隨著時間漸漸貶值消失,只有內裡的東西,你讀的書、你取得的成績這些才是可以長久跟著你的,你學的很好,我很替你驕傲” ;
父母從來不是一份輕鬆的工作,即使人微言輕,我還是呼籲父母哪怕生活困苦,沒法在物質上給予孩子幫助,也要將樂觀向上的心態傳達給孩子。
我們沒法消除貧窮,但能盡力消除貧窮帶來的自卑。
微信搜索“青芽兒”關注;呵護幼小心靈,托起來日誥日的太陽!關注兒童心理,傳播科學的育兒理念。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價值,請分享到朋友圈;公眾號轉載,請聯繫我們並取得授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別再讓貧窮傷害我們的孩子了!窮過的父母都該看看
今兒一早在手機上看到的一則新聞讓我的心情一下變得沉重:江西15歲少年自殺留遺書,說自己學習太差,肯定考不上大學,也知道父母撫養家裡三個孩子很難,不願再給家裡“增…
-
-
-
別再讓小孩坐這個東西了!3歲男童因為它,永遠地離開了!
在,無論是大商場還是小商店,隨街可見搖搖車,一兩塊錢就可以讓小孩子哈哈笑,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看似可愛的搖搖車會對孩子造成致命傷害!! 搖搖車發生的事故,觸目…
-
-
-
別再讓家庭“性教育”缺失了!家長該如何回答孩子的“性”問題?
“媽媽,我從哪裡來?” “你是媽媽從路邊的垃圾筒撿來的。” 這是我小時候的一幕,相信,也極有多是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小時候經歷的一幕。(不介意的話,大家都晒…
-
-
-
女人最犯賤的10種行為,別再讓男人覺得你掉價了!
愛情中的女人越盲目就越“掉價”。你為他付出很多,他不但沒有感觸感染到,還使勁遠離你。 愛情雖有獨佔性和排他性,但是不代表你要緊緊束厄侷促著他在身邊。沒必要…
-
-
-
女人最掉價的10種行為,別再讓男人覺得你低賤了!
愛情中的女人越盲目就越“掉價”。你為他付出很多,他不但沒有感觸感染到,還使勁遠離你。愛情雖有獨佔性和排他性,但是不代表你要緊緊束厄侷促著他在身邊。沒必要委屈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