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說到省錢,相信很少有人可以比得過小編。因為一直賺的都是一點一滴的辛苦錢,所以小編特別惜錢。每次要買什麼日用品,我都要貨比三家,還要看看銀行卡有無什麼優惠,能不克不及積分兌換等等,儘量地買到物美價廉的好產品。可我也深知這樣一個道理:錢固然要賺,要省,但卻不克不及因此而損害了生活品質。

可國慶旅遊回來,回家裡幾天,卻在開店的媽媽那兒,看到了好幾幕這樣的情景:

情景一、孩子很想要一個漂亮的棒棒糖,可是價錢稍微貴了幾塊。媽媽就這樣跟孩子說:“別哭了,我們家裡很窮,買不起的。爸爸媽媽一個月才賺多少錢……”孩子聽著媽媽的話,擦乾眼淚,瞪大了迷茫的雙眼。

情景二、小女孩看上了一個洋娃娃,拿起了又放下,看了媽媽幾眼不敢吱聲。媽媽看女兒邁不開腳步,急了:“你怎麼那麼不懂事,你知道一個娃娃要多少錢嗎?媽媽每天辛苦上班,幾天才能買這個娃娃。買了她,我們都不用吃飯了……”小女孩似乎已經習慣了媽媽的訓話,默默地低下了頭。

情景三、小男孩看著另外一個年紀相仿的同伴,拿著一個玩具賽車,眼睛裡充滿羨慕。爸爸見狀,趕緊拉著孩子的手就往外走,邊走邊不忘教育孩子:“我們很窮的,爸爸是工人,沒有錢給你買的。快走吧!”小男孩原本還戀戀不捨地回頭看,卻也漸漸地跟著爸爸走遠了。

……

這樣的場景,小編不知道大家看了是不是有感覺。但小編看得是陣陣心疼。看著這些看起來很辛苦的爸媽,本來應該給予同情。可是,我卻對他們像孩子哭窮的這種教育體式格局深深反感。一小我私家可以物質上貧窮,卻不克不及精神上也貧窮。而在孩子思想意識還沒有獨立形成的階段,如果一直向孩子哭窮,那無疑也是在向他灌注貫注貧困意識,有可能害了孩子的一生!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有個著名的試驗叫做“太貴效應”。那就是:將“這個太貴了,我們買不起!”這句話在孩子童年時期說上100遍,父母的一個任務就算完成了。而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足以讓孩子的一生都在貧窮意識中無法逃脫,甚至導致孩子一生窮困的命運。

雖然,這樣的模式教育出來的孩子,似乎都特別的乖巧懂事,不敢亂花錢,不敢跟父母開口。可是,這樣教育,卻有很多危害:

危害一、讓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如果家長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這種體式格局教育孩子,那孩子在潛意識裡就會告訴自己:我的要求都是錯的,我不應該要求任何東西。一朝一夕,孩子正常的需求就會被磨滅,孩子也就會漸漸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危害二、讓孩子不會分享

目下當今的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和人打交道。而分享,就是最重要的,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更好地溝通情感。而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是在“我們太窮了,我們買不起”這樣的環境下長大,那麼必然引起他對所擁有的東西的過分重視。自然,也就沒可能願意和別人分享了。漸漸地,就變成了別人眼中自私、小氣的人。

危害三、導致孩子自卑,甚至自閉

孩子,都是需要表揚的。如果家長一直哭窮,那孩子就會覺得特別沒有安全感。為何我們好像永遠比別人窮?為何我們好像永遠不如別人?為何不克不及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此的心理作祟,孩子就漸漸走上了自卑的道路,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自閉或其他精神問題。

除這三個危害,小編相信,還有其他。因為,這種貧窮意識的洗腦是很可怕的,會在耳濡目染中將一小我私家漸漸摧毀,使一個可能的明日之星隕滅。最可怕的是,這個孩子繼承了這種灌注貫注貧困意識的習慣,長大後也照葫蘆畫瓢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從而代代相傳,代代貧窮,惡性循環。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是正確的呢?家長其實應該有正確的金錢觀。告訴孩子:賺錢不容易,若真的想要一件東西,就要付出努力去得到。比如,想要洋娃娃的小女孩,媽媽可讓她幫忙做家務,每次給個1塊錢的零花錢,等小女孩攢夠了買洋娃娃的錢,再牽著她的手。一起感觸感染這辛苦之後的回報!

你們,怎麼看的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