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是值得興奮與高興的。但是經常有些神經大條的準媽咪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要生了~羊水破了你以為只是尿液,宮縮你以為只是胎動,真真是讓管家好憂心!今天來說說胎兒入盆是什麼感覺,準媽咪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一樣平常來說,入盆後胎位就不會再變化,為順利分娩打了個好根蒂根基。由於胎頭已經入盆,孕婦接下來可能會有尿頻、便祕、宮頸口脹等情況出現,這都是正常的,由於子宮增大下降,壓迫到了腸子和膀胱,胎頭入盆有時會抵觸觸犯到宮頸口,所以會有尿頻、便祕和宮頸脹等狀況出現,只要沒有破水、見紅、宮縮頻繁等臨產現象就不用擔心。保持愉快的心情、適量走動、讓自己身體處於最佳狀態是最重要的。
胎兒什麼時候入盆
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到懷孕晚期孕婦往往感覺到腹部發緊或偶有腹痛,這是正常現象,是將胎頭向下趕的力量,胎頭逐漸下降。第一次生育,胎頭入盆的時間一樣平常在36周左右,佔初產婦的80%-90%,但仍有10%-20%要等到臨產後才進入骨盆。經產婦往往都要到臨產前後才進入骨盆。如果醫生已經判定無頭盆不稱,不用過分在意胎頭是不是按時入盆,一部分初產婦胎頭入盆的時間也多是在宮縮發動之後。在宮縮發動之前胎方位(LOA or ROA)有所變化臨床上並沒有太大意義。適當加大運動量(主要是散步),同時用一個孕婦腹帶固定腹部和胎兒,這樣可以幫助胎兒儘快入盆。
胎兒入盆是什麼感覺
1、入盆沒什麼特殊的感覺,可能會發現肚子靠下了。
2、小腹有下墜的感覺,還有一種絲絲的疼。
3、下體脹痛,明顯覺得寶寶往下走。
4、胎兒入盆的感覺就像有東西從你身體裡突然一下掉下來了。
5、胎頭入盆後宮底會下降。
六大症狀提示胎兒已入盆
1、腹部形狀改變
入盆,代表孩子胎位向下移動。孕婦會發現自己的肚子形狀就會發生改變,你的腹部看起來往下墜了一些,就像從一個西瓜變成一個柚子一樣。而這個是幾乎每一個胎寶寶,不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是會發生的,也間接破解了“上懷男,下懷女”的民間說法了。
2、小腹有下墜的感覺,陰部有痛苦悲傷感
胎兒位置向下移動後,會壓迫女性的陰部和骶骨,媽媽自然會感觸感染到一股下墜的力量和陰部輕微的壓痛了。所以在胎兒入盆後,女性應該要注意休息,避免提重物。以避免腹部下墜力量過大導致胎膜早破。
3、不規律的宮縮更為頻繁
由於胎兒下墜刺激陰部和其他生殖器官,導致假宮縮出現也是經常發生的,孕媽媽們沒必要過於緊張。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胎兒入盆後發生規律宮縮的話,要就醫分娩了。
4、尿頻
儲存尿液的膀胱位於小腹內,子宮前壁,當胎兒入盆,子宮不斷變大壓迫膀胱後,導致膀胱儲存尿液的功能減弱,從而導致女性出現尿頻的情況,當然這種尿頻不伴有尿痛和尿血。如果媽媽除尿頻外,還感覺到尿痛甚至尿血的話,就要警惕為尿道感染了。
5、呼吸輕鬆、胃口變好
由於胎兒入盆,胎位下降,減輕了對膈肌、肺部、心臟、胃部的壓迫。這些位置相對較上的器官,功能就會逐步恢復,所以你會覺得呼吸輕鬆了,吃得也多了。
6、胎頭入盆後宮高會下降
到了懷孕9個月,子宮底處於懷孕最高點,中央部位在劍突下二橫指左右。而妊娠到了第10個月末,寶寶頭部下降到骨盆後,子宮底就會恢復到妊娠8個月末時的高度,然而子宮底卻比那時要寬的的多。
胎兒不入盆怎麼辦
一樣平常情況,在妊娠的最後一個月,正常初產婦的胎兒頭均應進入孕婦的骨盆,並與骨盆銜接而不浮動,但也有少數孕婦到妊娠足月時,胎頭仍未進入骨盆,而是浮在恥骨聯合之上,稱為初產頭浮。
發生這種情況可能緣故原由
一是有的孕婦骨盆狹窄,胎頭與骨盆不相稱,致使胎頭不克不及進入骨盆。二是如果胎頭過大,或胎位異常,前置胎盤,即使孕婦骨盆正常,也可發生這類現象。三是胎兒腦積水或羊水過多等,也可引起。另外也有部分初產婦不存在以上緣故原由,仍出現胎頭不入骨盆的現象。
當出現初產頭浮時,準媽媽沒必要緊張,此時如果骨盆及胎兒情況都正常,可緊密親密配合醫生,因為臨產後由於子宮收縮的擠壓,胎頭亦會變形入骨盆,這樣仍可以陰道順利分娩。
但如果檢查發現頭浮是因不可糾正的病理性因素造成,就需做好手術生產的準備。這時候如果發生胎膜早破、羊水流出,應臥床並擡高臀部,並立即送往醫院,因為這種情況極易出現臍帶脫垂,使胎兒發生意外。
促進胎兒入盆的方法
一樣平常初產婦入盆後2~3周就可能分娩,而生過孩子的經產婦則往往是入盆後隨即入手下手分娩。那孕媽媽知道什麼方法可以促進胎兒入盆?
散步――散步可以幫助胎兒下降入盆,鬆弛骨盆韌帶,為分娩做預備。散步時媽媽最好邊走動,邊按摩,邊和寶寶交談。散步可分早晚兩次安排,每次30分鐘左右,也可早中晚3次,每次20分鐘。散步最好選擇環境清幽的地方,四周不要有汙染物,不要在公路邊散步。
體操――產前體操在國外特別很是流行,體操不但可以促使胎頭入盆,而且可以增加骨盆底肌肉的韌性和彈性。
小馬步――手扶桌沿,雙腳平穩站立,慢慢彎曲膝蓋,骨盆下移,兩腿膝蓋自然分隔隔離分散直到完全曲屈。接著,慢慢站起,用腳力往上蹬,直到雙腿及骨盆皆豎立為止,重複數次。
劃腿運動――手扶椅背,右腿固定,左腿劃圈,做畢還原,換腿繼續做,早晚各做5―6次。
腰部運動――手扶椅背,緩緩吸氣,同時手臂用力,腳尖踮起,腰部挺直,使下腹部緊靠椅背,然後慢慢呼氣,手臂放鬆,腳還原,早晚各做5―6次。
骨盆運動――雙手雙膝著地,吸氣弓背,吐氣,同時擡頭,上半身儘可能往上擡,反覆10次。
陰部肌肉運動――仰臥,慢慢收縮陰部肌肉,同時往上收臀部,數到5後慢慢地落下,反覆10次。
爬樓梯――很多醫生會對已經過了預產期卻還沒有動靜的準媽媽說:“去爬樓梯吧!”沒錯,爬樓梯可以鍛鍊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並幫助胎兒入盆,使第一產程儘快到來。日常平凡媽媽可在住處爬爬單元樓內的樓梯,午後可找個小山包走走。假如覺得累的話要及時休息,下樓梯時要留心腳下,注重安全。
胎兒入盆後多久會生胎兒
入盆後多久會生就如胎兒入盆時間一樣,是會一視同仁的。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一樣平常在胎兒入盆2~3周就可能分娩,而生過寶寶的經產準媽媽則是在入盆後隨即入手下手分娩。但入盆和分娩時間的關係其實不是確定的,不同準媽媽可能有一樣的情況。
當妊娠進入尾聲時,腹中的胎兒已經在默默地為出生做準備了。有些準媽媽在孕32周多就入盆了,分娩的話還要等上一段時間。因此入盆早也不一定分娩時間就早,入盆只是說明寶寶的胎位和頭型襯對盆骨而已。有的準媽媽到生的時候都沒入盆,還是邊生邊入盆,另外也有準媽媽是淺入盆,但沒兩天胎兒又浮出去了。
胎兒入盆後注意事項
胎兒入盆後意味著胎兒頭盆和準媽媽骨盆相稱,而且胎兒已經固定,此時準媽媽可沒必要過於緊張,做好產前檢查及分娩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
1、消除不良情緒
胎兒入盆後,很多準媽媽對即將到來的分娩可能會產生恐懼,此時要對正確認識分娩,放鬆心情對自身和寶寶都有很大的好處。
2、做好產前準備
確定胎兒入盆後,準媽媽要和家人一起確定好分娩的醫院、醫生和待產包。若家裡離醫院比較遠要提前做好規劃,避免出現緊急情況。若準媽媽本身還有其他疾病就需提前住院待產。
3、做好小我私家衛生
胎兒入盆後,準媽媽要勤洗澡,注意保持身體皮膚及下體乾淨衛生,臨產前最好仔細洗一下身體,因為坐月子時會有很多不便的地方。
4、注意飲食
胎兒入盆後準媽媽要注意避免飲食過於油膩,控制糖分,甜食,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以避免造成營養過剩,不利於順產。
5、做好產前檢查
準媽媽最好每週要按時參加產檢,及時瞭解胎兒具體情況,聽取醫生的建議,若不符合順產指徵要提前進行剖腹產。
此外,胎兒入盆後準媽媽也要避免幅度過大的動作,以避免影響胎兒,並要注意觀察宮縮的情況,若出現宮縮頻繁且強度增加就要及時到醫院待產。
更多精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胎兒入盆的感覺原來是這樣的!準媽咪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懷孕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是值得興奮與高興的。但是經常有些神經大條的準媽咪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要生了~羊水破了你以為只是尿液,宮縮你以為只是胎動,真真是讓管家好憂…
-
-
-
原來這就是胎兒入盆的感覺!準備迎接新生命吧
楊女士懷孕9個月了,在飯後總會在公園散步,這天正巧遇到曾經的同事。“你懷孕快9個月了吧,怎麼看你腹部還是這麼高隆的,是胎兒還未入盆嗎?”這一問,楊女士一愣,什麼…
-
-
-
孕媽,你知道胎兒入盆有什麼感覺嗎?
經歷了十月,終於要見面了 入盆定義: 入盆是指在妊娠晚期,胎兒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其頭部經由過程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
-
-
-
胎兒入盆,寶寶給你的暗號,你收到了嗎?
胎兒入盆其實很多沒有經驗的媽媽都不怎麼懂,不知道胎兒入盆在什麼時候發生,胎兒入盆又有啥感觸感染?專家指出,在妊娠晚期,胎兒其實就在為出生做準備了,那就是入盆,…
-
-
-
原來這些壞習慣會讓奶水變得愈來愈少,新媽別再讓寶寶吃不飽了!
盡人皆知,母乳餵養對寶寶的好處多多,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可以補充寶寶生長髮育所需的元素,更重要是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兜兜媽:我寶寶出生後第二天因為黃疸膽紅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