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養生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立冬的由來是這樣的

“立冬”節氣在每一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入手下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單單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透露表現冬季入手下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三候

每有節氣,必定說三候。就拿立冬來說也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總在說三候,可三候是個啥,您深究過嗎?

節氣和三候,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一年24個節氣,涵蓋12個月,每一個節氣15前後天,其中“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所以一個節氣又被稱為“三候”。

聰明的古代勞動人民將每一個節氣的“三候”根據當時的氣候特徵和一些特殊現象分別起了名字,用來簡潔清楚明瞭的透露表現當時的天氣等特點。

立冬三候中的一候、二候其實不難理解。“三候”還需一點深挖:“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三大習俗迎立冬

吃餃子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廳賓客盈門。許多家庭還會燉麻雞、物雞來補充能量。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

為啥立冬吃餃子?

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克不及不吃。目下當今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形形色色的餃子賣得很火。

冬泳

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體式格局目下當今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體式格局迎接冬天的到來。

補冬

在人們還在享受秋日溫情的暖時,時間已飛快地來到了11月,立冬飄然而至。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於每一年的11月8日前後,立冬節氣的到來,是草木倒退腐敗,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精蓄銳,為來春生氣希望勃發生髮火準備。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體式格局進補山珍野味,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裡,人們才能抵嚴寒的侵襲。

在冬季人們應該少食生冷,一樣平常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時也要注意不宜過量的補,要多吃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易於消化的食物。

簡言之,冬至時,在民間有補冬的習俗,而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應該注意調身體的體式格局和方法。

老人冬季易感冒,立冬節氣謹防三種病

中風

中風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多發病,在寒冷的冬季更容易發生。老年人多有高血壓,一遇上寒冷天氣,身體就適應不了,血壓便隨之增高,就有發生中風的危險。因此,需要及早預防,切勿漫不經心。

預防要做好幾件事:一要防寒保暖,留意天氣的變化,注意添衣保暖勿受涼;二要適當補充營,增強體質;三要做好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的防治,已有此病者要遵醫囑服藥,不可擅自停藥。

心梗

心肌梗塞也是老年人冬季的高發病。當人體受冷刺激後,由於血管收縮,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易誘發心絞痛,若措施不力,會發生心肌梗塞死亡,這不是沒有先例的,不可不防。除重視防寒保暖外,室內溫度適宜控制在18℃左右,外出不宜過久,並注意防風保暖,避免風寒交襲。日常平凡可遵醫服用降脂、溶栓、擴血管和防心肌缺氧的藥物,以避免突發意外。

流感

老人冬季感冒,說起來不算什麼大毛病,但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易誘發多種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如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氣管炎等。

據報道,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死亡率高達36%。故在寒冬季節,老年人要注意加強耐寒鍛鍊,調理好飲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臉,熱水洗腳,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流感發生。

保護好8個部位溫暖過冬

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卻仍然覺得冷?那是因為人體有8個部位特別很是怕冷,但只要保暖得當,就可以過一個溫暖、健康的冬天。頭條妞告訴大家冬季保暖的祕訣,快看看吧!

立冬養生飲食原則

立冬的飲食養生應該遵循什麼原則呢?

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天冷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素的分解,以增加肌體的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所以立冬後適當進補對於抵嚴寒還是有好處的。

飲食養生原則一:進補前先引補

立冬後進補應該給腸胃一個循規蹈矩的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比如性質溫和的花生紅棗湯、生薑燉牛肉等,以調整脾胃功能。冬季喝熱也是養生的一個好選擇。如小麥心除煩的作用,芝麻可益精陰;蘿蔔可消食化痰;茯苓可健脾胃;大棗益氣陰……

飲食養生原則二:多食溫熱,少食寒涼

寒冷的天氣,適量地增加高熱量食物的攝入,並增加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給,以提高肌體對低溫的耐受力是有利於健康的。傳統養生學將我們的一樣平常食物分為寒涼、溫熱、平性三大類。冬季氣候寒冷,應該多食用一些具有溫熱性質的食物,如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棗、核桃、桂圓、韭菜、香菜、南瓜、生薑、羊肉、牛肉等。

飲食養生原則三: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

增加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攝入則可以增強對寒冷的適應力,並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另外,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薑含有芳香性揮發,胡椒中含胡椒鹼,入冬多吃一些可以增進食慾,還能促進血液循環。

飲食養生原則:鹹味入腎補益陰血

中醫認為冬季對應人體的“腎”,而甜、酸、苦、辣、鹹五味中的鹹入腎,鹹味有補益陰血等作用。根據“秋冬陰”、“冬季腎”的原則,冬季可適量多吃點鹹味食品,如海帶、紫菜和海蜇等。

本文綜合收拾整頓自光明網、新華社等。

想看更多的精彩內,快來關注頭條健康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健康頭條號(jktoutiaohao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