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養生

最近“阿姨貪玩智能手機失明”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一提起“低頭族”“手機綜合症”大家想到的必然是時下的年輕人,殊不知越來越多的老人也開始加入了低頭大軍,手機長時間的使用也會對眼睛產生極大的傷害。

近日,50歲出頭的王阿姨因貪玩智能手機,右眼突然看不見了,是由於用眼過度導致的“眼中風”。人們往往把視網膜中央血管的阻塞稱為“眼中風”,突然發作,症狀多變。“眼中風”屬於易患的眼部疾病之一,而且視網膜動脈堵塞的發病與全身血管疾病有關。

南京市中醫院眼科何慧琴主任醫師對王阿姨進行了綜合治療,目前症狀有所緩解,但因其視網膜受損,右眼想恢復到原來的視力是不太可能了。因此,專家提醒老人更要注意用眼安全,過度用眼,尤其是一直對著電子屏幕,無形之中會就加大罹患致盲眼疾的機率!

什麼原因導致王阿姨“眼中風”?――低溫+血液粘稠

王阿姨是個新晉的手機迷,自從有了智能手機,每天都戴著老花鏡琢磨手機的各種功能,從早到晚機不離手的她玩微信,發朋友圈,連家務事都不想做了。

南京市中醫院眼科何慧琴主任醫師介紹,中風分為很多種類,最常見的是腦中風,而眼中風則很少被人知曉。最近氣溫下降,在低溫環境下,人體血管急速收縮,血流變緩,就容易形成血栓。一些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長期坐著不動造成血液粘稠,加上氣溫較低導致血管收縮,如果血管裡的血栓堵塞了視網膜中央動脈,就會發生“眼中風”,最終會出現失明的症狀。

“眼中風”的後果是什麼?――不可逆的視力全無

眼中風致盲率極高。何主任稱,眼中風發作時除了視力下降,患者一般並無其它不適感,主要表現為眼睛無痛性急劇視力下降到只能看到手指,甚至視力喪失。由於該病病情發展迅速,患者常會耽誤就醫,導致失明。有的患者還會出現視力暫時性好轉,所以患者就認為無大礙了,不再去醫院診治,結果錯過時機,沒多久便出現不可逆的視力全無。

“如果是視網膜中央動脈完全阻塞,90分鐘即可造成視網膜永久性損傷,視力恢復十分渺茫;即便是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超過4個小時,視力也很難恢復。”何醫生提醒。

如何預防“眼中風”?――注意玩手機時間和姿勢

“眼中風”預後的關鍵是在第一時間進行及時正確的搶救。視網膜中央血管阻塞的時間越長,視力恢復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眼中風”的搶救必須爭分奪秒。

醫生建議,像王阿姨這樣的中老年人玩手機更應該注意時長和姿勢,最忌諱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低頭玩手機。另外,過度用眼對老年人來說更容易造成致盲性的眼病,需要特別注意。如果本來就是眼病的高危人群,則應定期眼底檢查,以便及時發現早期病變。

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才是預防眼部疾病的關鍵所在。

何醫生提醒,長時間在黑暗的環境中玩手機,對眼睛傷害很大,手機發出的光線會讓眼部肌肉疲勞,影響聚焦能力,導致視力模糊。初可能只是暫時的視覺疲勞,但長此以往它會變成永久性的傷害,最終導致近視,還有可能導致散光。如果一定要看手機,請打開臺燈,而且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人群,如果眼前出現閃光飄動,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看醫生。

良好的用眼習慣有哪些?

☆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時間每次最好不要超過45分鐘,中間應主動休息至少10分鐘或望遠方,必要時補充不含防腐劑的眼藥水如人工淚液等。平板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時,眼睛與屏幕應保持30-60釐米的距離而看電視的距離應為電視屏幕對角線的6倍。

盯手機和電腦後,應多到戶外運動,這是被公認的防治近視和護眼的最佳方法。要減少碎片化時間無目的使用手機。

夜晚熄燈後,應及早進入睡眠狀態,不要留戀手機。有統計顯示,自從1973年手機問世以來,超過60%的人早上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

眼睛嬌嫩的兒童、嬰幼兒的晶狀體清澈,無法對藍光進行過濾,而孩子又有追光的天性,如果受到大量藍光照射,可能導致幼兒視網膜出現光毒性損傷,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視網膜的裂孔,以至於失明。6週歲以下的兒童,每週看電子產品的時間不應該超過2小時。

小結:大家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請不要讓我們的心靈蒙上一層霧。好好保護眼睛,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手機等電子產品對眼睛的傷害,要愛上“遠眺”這個動作,不僅緩解眼部疲勞,也可以平靜你的心情。平時也可以做做眼保健操,或遵醫囑滴點緩解眼疲勞的眼藥水,這些都對眼睛有好處。

長按關注我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