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養生

文/潘戰和 @腫瘤專科醫生

現如今,老百姓的健康意識都普遍提高,都逐漸意想到防癌的重要性,視體檢如空氣的人正逐漸減少,體檢已成為很多人每一年必做的功課,一年一次的體檢必不可少,很多人認為,這一次一次的體檢過關了,就代表健康沒問題,起碼一年內都可以萬事大吉了。可事實是,患癌症的悲劇照樣在發生,為何會這樣呢?是否是每次常規的健康體檢結果正常,就代表著身體狀況良好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2014年10月13日,蔡師長教師到體檢機構進行健康體檢,體檢項目為全身健康體檢。一週後,體檢機構出具體檢報告,胸部攝片顯示:胸部正位片未見異常。2015年9月,蔡師長教師因身體不適到醫院進行診療,經檢查確診為:右肺癌IV期。

為何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蔡師長教師會突然得癌症呢?而他一年前的胸部攝片檢查結果顯示未見異常,這一檢查就是癌症,而且是晚期,難道常規體檢不克不及發現癌症嗎?

首先必須明確,健康體檢不等於防癌體檢(腫瘤篩查)!

老百姓所說的體檢一樣平常是指“健康體檢”,所謂的“健康體檢”,指的是一樣平常性的健康檢查,瞭解受檢者的一樣平常健康狀況和臟器功能,比如學校的入學體檢或很多單位的就業體檢或者常規體檢,這些檢查當然也有用,但針對性不強。人們放大了健康體檢的作用,導致期望值過高。老百姓誤把常規的“健康體檢”當作“防癌體檢”,誤認為體檢是萬能的。

我們不妨來看看常規體檢一樣平常會做哪些項目:醫生的查體,測視力,測體重,量血壓,血常規,大小便常規,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胸片,B超,等等。再來看看防癌體檢(腫瘤篩查)的檢查項目:

腫瘤標誌物,乳腺彩色B超、肝臟彩色B超,甲狀腺和頸部彩色B超,乳腺鉬靶,胸部低劑量螺旋CT,宮頸刮片,HPV檢測,肛門指檢,胃鏡,腸鏡,等等。

很顯然,兩者的檢查項目儘管有交叉重疊的地方,但側重點明顯不同,僅就檢查項目來看,就知道,一樣平常的健康體檢是不可能替代防癌體檢的。反過來呢,防癌體檢能不克不及替代常規的健康體檢呢?或者說做了防癌體檢還需要做常規體檢嗎?當然需要。健康體檢還是很有必要的,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對心、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等進行檢查,可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比如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等,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儘早進行恰當的干涉干與處置懲罰或隨訪複查。

更重要的是,防癌體檢是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經綜合評估後,有針對性地開出檢查項目,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所有的人做一樣的檢查。不同的人,患癌風險不一樣,有的容易得某種癌症,有的則相對風險較低。有的篩查主要針對高危人群,有的則針對所有達到某個年齡段的人群。哪些人要做篩查,要做哪些檢查,需要醫生綜合來判斷,這正體現了防癌體檢的專業性、針對性。

作者簡介:潘戰和,腫瘤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知名腫瘤科普作者,健康專欄作者,擁有200萬+粉絲的微博大V,sina微博@腫瘤專科醫生。長時間從事惡性腫瘤的根蒂根基研究和臨床診療工作,熱心並致力於腫瘤科普宣教,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原創腫瘤科普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今日頭條首發,未經允許請勿擅自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email protected]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