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養生

我們都知道讀書、寫字甚至於靜坐等等,都是能提高自身氣質和陶冶情操的方式,但是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這些都是古人用來養生的方式之一,下面帶大傢俱體來看下古人是如何氣質養生的吧。靜坐養筋中醫認為,靜則養神。《素問五運行大論》記載:“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氣為柔,在髒為肝”。所以,靜坐可以柔肝舒筋,氣血得以收斂、潛藏,則筋膜得養,最終達到養神、養身的目的。對於現代工作生活節奏快的都市人來說,靜坐是非常好的養生方法。水聲養耳“最喜晚涼風月好,紫荷香裡聽泉聲。”曾鞏的《西湖納涼》道出了水聲養耳的美好境界。從中醫的角度,“腎主水”,傾聽水聲因而能夠收斂腎氣,保養腎精。“腎開竅於耳”,水聲可使耳道清靜,伴著清雅的荷香,令人心曠神怡。綠草養目以中醫五行理論來看,綠為青色,五行屬木,五臟中對應肝,肝開竅於目。由於肝的功能是主疏洩、調暢情志,所以,漫步於青山綠樹之中,自然養眼養身。琴書養指撫琴與書法都是中華文化瑰寶,也是修身養性的至高境界。在中醫看來,撫琴與書法還具有明確的養生保健效果。觀書養心山水景物為第一自然,而書籍是紙上的風景,通過閱讀遊記、山水詩也可領略自然之美,此可謂“第二自然”。從中醫的角度,心主神明,心為陽髒而主陽氣,閱讀可以鍛鍊思維的敏捷性,有助推動心陽,促進血液循環,使人生機不息。杖履養足“足為精氣之根”,足底穴位是人體多個臟器的反射區,因此雙足與周身陰陽、氣血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腿足狀態差,容易導致氣血不暢,百病叢生。老年人選擇一根合適的手杖,可以增加腿足的支撐力,提供關節保護,減少損傷。古人其它的養生方法推薦飲食養生古人認為,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故飲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又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腑功能失調而致病。經絡養生經絡是遍佈人體全身的“網絡”系統,它控制著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黃帝內經》說,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之作用。古代養生學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經常刺激、按摩、鍼灸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裡穴。減毒養生古人認為,人若喜怒無常則會導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於飲食則生溼、熱、痰濁。冒犯六淫,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被人體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而通過飲食調理、服用藥物及其它措施,減少體內積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止早衰,進而延年益壽。固精養生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的供養,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慾無節,精血虧損過多,就會造成身體虛弱、病變百出、減損壽命。而保養陰精則可延緩衰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古人養生氣質

    我們都知道讀書、寫字甚至於靜坐等等,都是能提高自身氣質和陶冶情操的方式,但是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這些都是古人用來養生的方式之一,下面帶大傢俱體來看下古人是如何氣質…

  • 養生於治病!101歲國醫大師的一天揭曉長壽祕訣

    百歲老人在當代也並不稀奇,但像國醫大師鄧鐵濤先生這樣101歲還可以身體健康、思維清晰、耳聰目明、語言流利、步履堅穩的長壽老人並不多見吧!如此高品質的康壽,鄧老…

  • 古人養生的十要與十忌

    [古人養生的十要與十忌] 中醫養生有著很悠久的歷史,隨著現代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養生也成為一種時尚風,刮進千家萬戶當中,當然養生也是有方法可依的,在古代人們…

  • 夏季養生飲食

    根據中醫傳統理論而言,不同的季節也要有不一樣的養生方法,而飲食方面自然也不例外。下面就讓我們瞭解一些有關夏季苦味飲食的養生原則,為我們的健康活力找到更多的幫助。…

  • 秋分養生健脾胃

    秋分節氣過後漸入深秋,此時易誘發胃腸病或使舊有的胃腸病復發。中醫認為,秋分應養生宜養脾胃。那麼秋分有什麼方法有助脾胃安度秋季嗎?食療和艾灸如何搭配可達到脾胃保…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