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嬌弱的媽媽被兒子打罵後,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如此崇尚武力,走向社會後怎麼辦?反過來想想,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哪來這麼大的脾氣呢,看看育兒師蘭海是怎麼分析的:

果然如蘭海老師預測,這位看似嬌弱的媽媽是位體罰孩子的“高人”,據媽媽自己回憶:

孩子回憶童年被媽媽打:

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曾說過:“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如此看來體罰並不能達到我們讓孩子改正錯誤的目的,在孩子犯錯誤時,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孩子認識並改正自己的錯誤呢?

拿起棍子前思考一分鐘

冷處理,講道理

不體罰,可懲罰

當孩子在被警告的情況然仍然我行我素不知悔改時,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懲罰。懲罰的方式例如:迫使孩子停止錯誤的動作,坐淘氣椅等。當家長在懲罰孩子的時候一定把懲罰當成一種教育儀式,明確告訴孩子,你為什麼被懲罰,讓孩子安靜下來反思自己的行為,待懲罰結束時媽媽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孩子,媽媽相信你下次不會再犯這個錯誤了。

讓孩子自食其果

三歲的跳跳吃飯的時候,總是用勺子把飯撒的到處都是,甚至打翻碗,跳跳把碗中的食物打翻後,媽媽直接把碗收走,告訴他,你這餐不能吃飯了,因為你自己把飯打翻了。大家都在吃自己碗中的飯,而跳跳只能坐在桌子上看著。從那以後跳跳再也不敢故意把碗打翻了。當孩子犯了一些不太緊急的錯誤,家長可以通讓孩子明白,這樣做會導致什麼後果,讓孩子在承擔後果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以避免孩子重複犯錯。

要孩子不要面子

因為一點小事,軒軒和奶奶吵架了,奶奶非常生氣,並且要求媽媽一定要好好治治軒軒。媽媽本來以為這種小事,給孩子講講道理就行了,但為了照顧奶奶的情緒,還是狠狠的把軒軒打了一頓。這樣以來,看似媽媽“教子有方”,還替奶奶出了氣,實際上會在軒軒的內心種下憎恨奶奶和媽媽的種子,使親子關係更加惡化。媽媽在處理孩子和麵子時,一定要動動腦筋,不要讓弱勢的孩子當作維護面子替罪羊。

最好的教育是溝通和理解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做一件事情一定有他的出發點和理由。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可以先聽聽孩子的理由,分析孩子的心理,指出孩子考慮不全面的地方。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完善,自尊感也越來越強,父母更需要用講道理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對於大孩子來說,面對自己的錯誤行為,心裡也是害怕的,只要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識,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包容和信任,為他們提供更多自我成長的機會。

篇頭的那位媽媽曾說:她非常後悔當初打孩子,其實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往往會不加思索的選擇的最簡單最粗暴的體罰。父母對孩子的體罰很容易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陰影,很多孩子在青春期跟家長無法溝通,打架,自殘甚至離家出走等叛逆行為,這多數與家長體罰孩子有關。家長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意識到不可體罰孩子,不要等到孩子長大了,出現更加嚴重問題的時候才流下後悔的眼淚。

更多精彩的資訊請關注知兒網官方公眾號: zhierwang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