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荊楚歲記》曾載:“端午採艾,懸門戶上,以禳毒氣。”時至今日,端午節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還保留著 “門窗插艾”的習俗。昨天跟大家分享了艾葉與女性健康的話題,艾葉可以用來治療痛經、月經失調等疾病。實際上,艾葉在臨床上的應用遠不止這些。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孟子曾雲:“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七年之病”意思是說患了久病或頑固性疾病,“三年之艾”是指存放時間較長的艾,古人強調“艾以陳久者良”,故艾俗稱“陳艾”。中醫認為,艾無論外用還是內服,它都有理氣血、逐寒溼、溫經止痛、止血安胎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艾葉有止咳、平喘、祛痰、抗菌、抗過敏、鎮痛、止血、抗凝血、增強免疫等作用。煎液對炭疽桿菌、鏈球菌、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艾葉除用於內服外,還廣泛應用於鍼灸、薰洗、外敷等。
八個驗方應對八種常見疾病
風寒咳嗽:取艾葉50克左右,放入適量水煎後,將藥液倒入盆中,待水溫40℃左右時,將雙腳置於藥液內浸泡,每晚睡前1次,每次15~20分鐘。同時配合喝生薑水,發熱者加蔥白,有咳嗽者加幾瓣大蒜。
尋常疣:將新鮮艾葉清洗乾淨備用,先將患處清洗乾淨,後取適量新鮮艾葉擦拭患處每天3-5次至疣自行脫落為止。
腹瀉:艾葉 60 克(切絲),乾薑 60 克(搗碎成粉末),拌勻用紗布包納,敷於臍部及下腹部(關元穴處),然後用熱水袋熱敷,每次 30~50分鐘。每日 2 次,5 天為 1 個療程。用藥過程當中無須換藥。
風溼性關節炎痛苦悲傷:新鮮艾葉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沖泡5~10min,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
手足口病皮疹:在手足口病常規治療的根蒂根基上,用艾葉50 克,食鹽 10 克,加水 1000 毫升,煎 10~20 分鐘,冷卻至40℃左右,將有皮疹手足浸泡 20 分鐘左右,每日 1 次;臀部皮疹可坐浴 20 分鐘 左右,每日 1 次。
腳癬:艾葉30克,放入水中煮沸5分鐘左右,待稍冷後,將腳浸泡在水中,每晚臨睡前泡腳1次,連氣兒浸泡3~4天。
汗斑:每晚洗澡時,取艾葉、菊花各50克,水煎後取藥液倒入浴缸中,每次浸浴 15~20 分鐘,每日 1 次,3 天為 1 個療程。一樣平常1~2個療程即可見效。
皮膚瘙癢:取艾葉90克,防風、雄黃各30克,花椒6克,加水2000毫升,小火煎煮20分鐘,先趁熱薰患處,然後擦洗患處,每日1次,每劑可用兩天。(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閱讀:艾葉,愛自己的女人都該備點!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艾葉,除能“暖宮”,還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功效!
南朝《荊楚歲記》曾載:“端午採艾,懸門戶上,以禳毒氣。”時至今日,端午節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還保留著 “門窗插艾”的習俗。昨天跟大家分享了艾葉與女性健康的…
-
-
-
艾葉泡腳能治風溼嗎?
健康諮詢描述: 估計是年紀慢慢變老的原因,身體各個部位都有不舒服的表現了。一到天陰下雨就會感到肩膀、關節、膝蓋和腳踝都會有點痠痛,醫生說這是風溼病,也試了好多辦…
-
-
-
不用抽血化驗,就能知道一個人的血脂高不高!
血脂丘的標準: 1、手指縫隙下出現的像小山包樣的丘狀紋形。 2、在大魚際和小魚際的結合部隆起。 血脂丘的臨床意義: 一個人手上長了血脂丘,就代表他脂肪代謝功能…
-
-
-
端午節到了,艾葉養生妙法知多少
自古民間有端午節在自家門窗插艾葉祛病、殺菌、祈福的風俗。小小艾葉,它到底扮演什麼重要角色呢?其實,艾葉是用途很廣的一味中藥。其用途遠遠不止艾灸,以艾葉為主要成分…
-
-
-
“百草之王”艾葉除灸療,原來還能這樣治病
如果提起鍼灸,對於很多讀者而言灸的適用程度比針更多一些,因為針需要有經驗的中藥師來操作,而灸則可以在家自己操作。中醫的灸療原材料就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