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對於孩子的逆商培養,在當今的社會尤為重要。現在的生活太過舒適,大人又捨不得放手,孩子順利成長,但成年後,一切卻變了模樣。讓孩子在安樂窩裡舒適的成長往往會讓孩子失去抗壓的能力,長大後,當他暴露在真實環境裡,經歷生活的起起落落,就會表現脆弱,退縮,難以去接受現實。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去提高孩子的逆商,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呢?

1.充實孩子的情感儲備庫。

很多時候,幼兒的哭鬧、青少年的問題行為,都是由於他們的情感儲備庫空虛所致。我們大人亦是如此,如果我們愛的油罐空了,我們就去找東西填補,不補滿了,我們沒有能力去付出和愛別人。而孩子正在成長,他時刻需要從這個儲備庫裡提取能量。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以各種方式不斷地給他充滿這個情感儲備庫。

在傳達尊重和信任方面,溝通的方式很重要。我們都認為自己尊重並信任孩子,但是很多時候,孩子感覺到的可能並非如此。比如,孩子從幼兒園或學校回來,家長往往急於瞭解情況,問這問那。孩子說點什麼,家長就會本能地要去指導、糾正,說出來的話就會是這樣的:“怎麼不多吃點呢?出汗了為什麼不換換衣服?學了什麼,都學會沒?”這樣的反饋,在孩子看來,都有評判指責的傾向。一旦他意識到自己的話可能招來大人的評判和說教,他就會閉上嘴,關掉溝通的開關。

所以,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以自己的想法簡單地去評判和說教,這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是保持溝通順暢的前提。

2.通過日常聊天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

對於幼兒,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錯誤和失敗不是什麼壞事,不可怕,而是學習和進步的機會。要讓孩子知道,任何負面的事情,都有積極意義。幫助孩子學會辨證地去看事情,明白對困難和挫折,不要躲避,要想辦法從中學到東西,有收穫。

比如,我女兒上幼兒園一個多月了,早晨醒來,有時還會說不想去幼兒園。這時,如果我直接跟她說幼兒園如何如何好,應該去,那一定會激起她的反感和辯解。我會跟她一起聊,在家和上幼兒園,各有什麼好處,有什麼不好的地方。然後再問她幾個具體的在幼兒園玩的事情,挑點好玩的事說,通常她馬上就高興起來了。

上幼兒園本來就不是什麼壞事,這樣分析,不僅便於她接受,更教給她客觀的辨證的思維方式。

3.提供好的範例。

我們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克服困難、應對逆境、從挫折中學習、扭轉局面的成功經歷,我們還可以讓孩子閱讀有關的故事、小說、傳記等。

但是,我想,對孩子來說,教育效果最好的,是家長每天在生活中的實際表現。跟我們的說教和書上的故事相比,我們的所作所為最生動、真實,最有影響力。孩子不看我們怎樣說,就看我們怎樣做。如果媽媽遇到不快的事情就反應過激,或是每天壓力重重,被壓得喘不上氣來,或是做錯了事情就自責個沒完,沉浸於懊悔不能自拔等,這些都會傳達給孩子不好的信息。

所以,家長認真提高自己的逆商和回彈力,做個好榜樣,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4.培養變換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國外專家談培養逆商時,同理心的培養常常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仔細一想,我覺得這很有道理。

因為,當我們具有變換角度去看問題的能力時,很多困難、挫折、逆境就會變得不那麼嚴重了,甚至消失了。當我們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事情,我們會明白事情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我們還會發現,事情原本並沒有那麼糟,只是我們自己把它的壞處給放大了。這種跳出來看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把事情還原,看清真相,從而更加心平氣和地去對待。

在給女兒講的書裡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小老鼠兄妹發現新搬來的鄰居家的小孩對他們很不友好,他們很生氣。小老鼠媽媽說,如果你們搬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們是什麼感覺呢?這樣小老鼠兄妹理解了鄰居小孩的心情,決定開歡迎會請她來,跟她交朋友。

故事裡的小孩能以德報怨,化解對方的敵意,就是因為他們能換位思考,變被動為主動,轉化了逆境。

孩子在同學間遇到的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在學習上的挫敗等等,如果變換角度去看,孩子就更能看清自己的角色和責任。通過培養這樣的能力,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從小就學會自省、學會承擔責任、擺脫受害者的心理模式,主動去扭轉逆境。

5.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和失敗。

家長們可能一方面在說教,要孩子正確對待失敗和錯誤;另一方面,當孩子真的暴露出錯誤和失敗時,自己卻反應很糟糕,失望、批評、責怪、教訓、懲罰,都上來了。這樣,既做了不好的示範,又嚇得孩子再也不敢暴露自己,不敢坦率地溝通了。孩子會總結:別聽他說的那套,這才是犯錯並且坦白了的真實下場,而最好的對策就是隱瞞、撒謊。

我們現在常說,要從孩子的需求出發,而不是家長自己的需求。想一想我們是不是在這樣做了?孩子做錯了,我們禁不住要說:“我告訴你什麼來的?我早就說過・・・・・・”這是誰的需求?是家長的需求,是我們為自己的自尊在辯護。我們忍不住發火、生氣,順便帶出一大堆牢騷話:“我得說多少次你才能記住?一天我累得夠嗆,回來還得管你這些事・・・・・・”我們滿足了自己自憐和發洩怨氣的需求,可是這些發洩,對已經很難過了的孩子並沒有什麼的建設性的幫助。

6.不要為孩子屏蔽掉一切負面事物,不要追求讓孩子時刻滿足、快樂。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時刻都幸福、快樂,但問題是,我們要有長遠打算,要為孩子漫長的一生著想。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他錯過了一切負面的事情、負面的情緒,那麼他就錯過了鍛鍊心理免疫力的機會,他的成年生活就將是痛苦的、不滿足的。

過於完美的童年,要以不完美的成年生活為代價。小時候廉價的滿足、快樂和成功,將以成年時昂貴的不滿足、不快樂和失敗為代價。

一個人如果始終幸福快樂,漸漸地,他就會喪失了感知幸福快樂的能力。

想起給女兒挑選繪本時,看到國外的繪本和兒童書裡,有關於遭遇逆境的故事,比如家裡失火了,跟媽媽攢錢買新沙發;或是搬到一個新的不太好的城市。我覺得這些繪本都很好,這種對逆境的虛擬體驗,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很有益。

當然,我們不必刻意去給孩子製造什麼痛苦,只要我們不處處給孩子屏蔽,那麼生活中自然有很多負面的禮物在等著他去打開。

7.鼓勵孩子樹立高遠的目標。

美國一位逆商研究者凱緹.弗雷(Katie Frey)研究了許多突破逆境獲得成功的孩子們,發現他們身上共有的性格特徵是:“自我依賴、獨立、有自控力、充滿希望的、有目標感。

這個目標感是我們現在常常忽視的。家長和教育者常是忙著讓孩子出成績,然後獎勵快樂。這樣忙到最後,孩子仍然是被動的。如果孩子自己有目標,有動機,那才是家長和教育者的工作做到了位。

其實,前面說的那些條都只是裝備零件而已,背後的動力才最關鍵。如果總是顯示電量不足,那再好的裝備,也不能幫孩子跳出逆境。

我們家長自己,真的要有這樣的想法――人生和世事,並無順逆可言!一切都是中性的,都有空性特質。一切都只在於我們的這個心,賦予了它什麼意義!比如,孩子的成長,不只是鮮花和畢業照,哭鬧和犯錯,也是他在成長。

【本文來源:羅玲的空間,有刪改】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