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自從懷孕後就沒睡過一個好覺,寶寶出生之後更是如此,摔!寶寶為什麼你半夜不睡覺!媽媽真的困啊!!

有寶媽抱怨,每當夜深人靜,自己家的寶寶還非常精神,在房間裡鬧來鬧去的;又或者有時候半夜剛睡著,寶寶突然就哭了起來!為什麼寶寶的睡眠質量不好,以下的這些原因你找過嗎?

1、寶寶感到害怕

看著寶寶安靜睡著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刻,但是有時候現實並不太美好。這時候,為了讓寶寶能儘快入睡,有的媽媽們會嘗試一些方法,比如利用恫嚇方式強迫寶寶儘快入睡,「虎姑婆愛吃不睡覺的小孩」、「再不睡就叫大野狼把你抓走」…;又或者是生氣地責罵寶寶。

要知道寶寶受到緊張氣氛干擾反而更不易入睡;在寶寶學習自行入睡的過程中,應堅守不責罵、不施壓的態度,避免在寶寶心中留下不愉快的陰影。用恫嚇的方式來讓寶寶睡覺更是不行,這樣會對寶寶產生心理壓力,造成寶寶不敢入睡或是睡不安穩。

2、環境問題

浴室燈、電視聲、汽車聲和人說話會干擾孩子的睡眠。室內太熱或冷也會干擾寶寶的睡眠。

3、不午睡

媽媽們可能會認為,寶寶白天不午睡,到了晚上就會累得睡得死死的。事實上,他們往往睡得更糟,在夜間醒來的次數也更多。白天孩子不午睡,晚上老媽添憔悴!

4、寶寶不知道怎樣讓自己入睡

寶寶小的時候,媽媽哄孩子睡覺時總是抱著孩子輕輕搖晃。這樣寶寶就沒有機會學會怎樣入睡,你指望他自己搖自己?

隨著年齡增長,寶寶需要學會自己入睡,媽媽們可以嘗試慢慢讓寶寶的就寢時間變短,讓他們有一個全方位的好體驗。寶寶們對父母的情緒很敏感,所以讓孩子自己入睡前,確保心情是平靜和放鬆的。

5、依戀你

如果你的孩子半夜醒來,發現爸爸媽媽不在,那就很可能大哭。這時候,寶寶需要一樣能讓他們感到安全和舒適的東西,比如說一張小毯子或著一隻玩具熊,這些東西可以幫助寶寶晚上睡得更好。

6、噩夢

大人也可能做噩夢,但是孩子做噩夢更易受驚。父母應該找個恰當的時候和自己的孩子談論噩夢,解釋清楚噩夢不會傷害他們。當然孩子還小,一次解釋可能無法治癒所有孩子的恐懼,但至少孩子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7、夜驚

夜驚時寶寶會尖叫、哭泣,甚至心跳加快。 夜驚通常發生在孩子第一次進入深睡眠但尚未達到快速眼動睡眠的2或3小時內,寶寶們可能會坐起來,尖叫, 心率增加並哭泣,但幾分鐘後,他們會冷靜下來,重新入睡。

第二天醒來,孩子並不記得昨晚夜驚,因為那是在深度睡眠時發生的。醫生們表示,目前還沒有任何辦法能夠治療夜驚,父母們所能做的就是耐心地待在孩子附近,確保孩子不傷害自己。

8、睡覺時間不固定

雖然寶寶還小,但是應該慢慢把睡覺時間固定下來。 試著每天晚上睡前做同樣的事情,洗澡,刷牙,講一個睡前故事等等。

9、尿尿了

這個最常見!孩子夜間醒來,因為尿布溼了,他們PP需要保持乾燥嘛~自從當了媽,換個尿布算個啥?!可是別讓我半夜換啊!

輕鬆哄睡5大絕招

幫助寶寶自然入睡一覺安眠至天亮的祕訣,首先要了解寶寶的天生氣質以及睡眠特性,並逐步建立一套符合寶寶生理時鐘與家庭作息的睡眠模式,方可培養寶寶在舒適、安心的狀態下自然入睡。

1:觀察睡意暗示行為

當寶寶產生睡意時會發出暗示訊息,例如:揉眼睛、打呵欠,建議家長可連續觀察1~2周後,瞭解寶寶的生理作息,再來制定適宜的睡眠時間,在寶寶容易感到睡意的時間培養自行入睡的習慣,將可以更快獲得成效,也可免除家長的挫折感。

如果寶寶的生理時鐘無法與家庭作息配合,家長可藉由分別列出寶寶與家庭作息週期表,瞭解其中差異,慢慢將時間差調整至雙方皆可接受的範圍。

2:營造舒適睡眠情境

光線―建議家長可利用明亮與昏暗的光線幫助寶寶辨別醒著與入睡的環境差異,家長白天可拉上窗簾減少光照度,夜晚則關掉室內燈光,僅保留一盞小夜燈供夜間探視使用,若寶寶半夜醒來也不易感到驚恐。

(1)溫度―室溫保持25℃上下是最舒適的溫度,家長不要給予寶寶穿著過多衣物,以免因流汗造成不適影響睡眠。

(2)雜音―睡前1小時儘量保持居家寧靜的氣氛,若家長未一同入睡,應儘量減少雜音擾亂寶寶睡眠。不需要在寶寶睡眠時刻意保持絕對安靜的環境,以免養成寶寶對雜音更加敏感。

(3)輕柔的寢具可提供舒適的觸覺感受,對於幫助寶寶入睡具有正面效果,但須注意床的四周不可放置容易造成窒息的厚重棉被或繩索,以免在家長離開時發生意外。

3:建立規律就寢模式

寶寶睡前1個小時可以開始進行一連串ending儀式,例如:洗澡、喝奶、刷牙、換穿睡衣、說床邊故事、聽音樂、道晚安…,透過規律的睡前儀式,等於是對寶寶下達「做完這些事就要睡覺」的指令,協助寶寶自然而然養成入睡認知。

4:給予適當安撫替代

不抱不搖,不代表完全不給予安撫,畢竟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是很需要父母的關愛,親密的親子關係對於寶寶的心理髮展亦有正面幫助,不過安撫的方式仍應朝向幫助寶寶逐漸習慣自行入睡的方向進行。

★溫柔撫觸

在寶寶入睡前或睡眠中醒來時,家長可利用緩慢且輕柔的方式輕拍或是按摩寶寶的身體,幫助寶寶穩定情緒快速入睡。

★輕柔音樂

寶寶的聽覺反應特別靈敏,家長在睡前可播放輕柔的音樂,如:水晶音樂、海潮聲,製造愉快的睡眠氛圍。

★和緩語調

大多數寶寶都很喜歡聆聽媽媽的聲音,睡前不妨為寶寶吟唱搖籃曲或是在耳邊輕語,讓寶寶在充滿安全感的情境中進入睡眠。

★安撫小物

家長在培養寶寶自行入睡的階段,可以挑選數樣柔軟的玩偶或是小被子當作寶寶的安撫替代物,若寶寶在夜間醒來,較容易自行安撫入睡,安撫小物不應只有唯一選擇,如過度依賴某件安撫替代物,將來可能必須再次面臨戒除依賴安撫物的問題。

有奶睡習慣的寶寶可以適當使用安撫奶嘴,但家長仍須在寶寶入睡後立即拔除,以免對奶嘴產生過度依賴。

5:漸進縮短貼身陪伴

無論新生兒或已習慣被抱哄的寶寶,都適合採用漸進式縮短陪伴來幫助寶寶學習自行入睡的能力。一開始家長可以採取躺著摟抱的方式,輔以言語及肢體安撫,等寶寶逐漸習慣之後,再慢慢縮短陪伴時間以及肢體碰觸,例如從一開始緊抱入睡,慢慢拉開身體的距離,以分床或分房為最終目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