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本頭條號由耶魯大學畢業、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只發原創文章,歡迎關注。

小馬君就是我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學碩士,現居美國,任職於美國最大的早教機構之一的Bright Horizon,擁有紮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戰經驗。

(小馬君受常爸之邀,到“常青藤爸爸”公眾號開設專欄,每週三和大家聊聊科學育兒。)

前幾天在教室裡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感觸頗深。有一個4歲的孩子搶他同伴的玩具時,把對方打哭了。每天都要處理太多類似的事情,本來沒什麼稀奇的,可孩子的態度讓我非常吃驚。

開始,如往常一樣,我先和孩子聊感受,說,“你看,剛剛你打了他,現在他哭了,很疼很難過。如果你想要玩具可以和你的夥伴說,而不是直接搶。如果別人這樣打你,你也會難受吧。”

這時,小男孩突然說,“我喜歡別人打我。我喜歡別人討厭我。”

當時我聽了非常詫異,怕是聽錯了,就又重複了一遍,“我們都喜歡有好朋友一起玩,對吧?”

可是,他再一次打斷了我,“我喜歡別人討厭我!”

老實說這樣的反應讓我有些措手不及,只好追問一句,“那你喜歡自己嗎?”

他聲嘶力竭地吼道,“我不喜歡自己!”

這大概是迄今為止讓我感覺跟孩子最失敗的一次交流。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不必把孩子的話太過當真,比如那句亙古不變的“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因為以他們目前儲備的知識、經驗和表達的能力,很多時候還無法充分地瞭解自己的感受,更沒法精準地組織好語言對外傾訴。

當然,如果一個孩子並非輕易、隨便地說出“我討厭自己”這樣的話,其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情緒和經歷,確實值得深挖,但這件事讓我想到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當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好奇和探索的時候,他對自己,又有多少了解,而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他們是怎麼知道自己的?

確實,這個話題聽上去離我們又熟悉又陌生,認識“自己”還用學?難道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明晰的嗎?當然不是,我們大人都常有“沒活明白”的時候,更不要提孩子了。美國的研究就發現,在孩童階段,他們認識“自己”需要經歷五個階段,簡單瞭解它,便能重新來看待我們對孩子的期待是否客觀和現實。

1第一階段(出生-2個月左右“迷惑期”

他們還無法明白鏡子裡的那個寶寶就是他們自己,他們會認為,那裡面的世界是真實世界的延伸。我曾經看到2個月大的寶寶在鏡子前不停地用手敲打鏡子,試圖突破邊界。很多貓貓狗狗也有一樣的行為,他們會不停地用爪子抓鏡子,試圖突破它。

2第二階段2個月-1歲半左右)“情境期”

這時候的寶寶能夠明白鏡子反射的圖像是由自己的動作引起的,但他們會認為,鏡子裡面是有另外一個人在模仿自己,他們還發現不了其實那就是他們自己,真的,你怎麼說他都不明白。

3第三階段1歲半-3歲左右“即刻認知期”

這時候寶寶已經可以明白鏡子裡的人就是自己。但是如果你給他放一段錄像,裡面錄製的是他1歲生日的場景,他卻不會認為那個飯吃得哪裡都是的“邋遢小孩”跟自己有什麼關係。曾經我給班上3歲左右的孩子看他1歲左右的照片,他的反應是:“我也有這件衣服!”但是如果我給他看他前幾天才拍的照片,他就會很明確地告訴我,“這是我在玩水。”也就是說,這個年齡段,孩子對於“自我”的認識,只停留在當下,無法辨識以前的自己。

4第四階段3-4歲“第一視角的自我認知”

3歲之後,孩子開始知道“自己”的形象可以跨越不同的時間維度。比如他們看電影能看明白電影主人公的幼年,中年,老年。雖然裝扮和形象不同,但還是同一個人。但唯一的缺陷是孩子還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看自己,他會認為自己心中的想法就是別人的想法。

我曾經就經歷了4歲班上比較尷尬的一幕,孩子A要過生日,對孩子B說,“你是我的好朋友,你來我的生日派對吧!” 而B卻對他不理不睬,還說,“我不是你的好朋友!”氣得孩子A到我這裡告狀,我告訴他,“你可以邀請他,他可以選擇來不來,沒事兒,我願意來,你也可以邀請一些別的好朋友!”

可他聽完還是一臉失望地看著我。其實我也知道這時候的他是很難被說服的,因為他從頭到尾都是在以自己的視角來判斷對方是不是朋友,在他的眼裡,只要我覺得你是我的好朋友,你就必須是,不管你願不願意,有點霸道總裁的邏輯。

其實這恰恰就是該年齡段孩子認識“自己”的方式――一切以“自己”的視角來決定,無法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這整件事情。再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小男孩,他可能自己平日裡就習慣使用暴力解決問題,自然就會想當然認為所有人和他一樣,於是一旦感覺自己處於下風,馬上“先下手為強”。

5

第五階段4歲以上“多視角的自我認知”

4歲之後,便出現了相對完整的自我認知。孩子們開始明白每個人可以持有不同的觀點,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或者看法不一定和別人的一樣。當然這種認知還分為“內在認知”和“外在認知”。

“內在認知”,指的是孩子獨自發現自己身上的特質。比如一個孩子比較害羞,他在小組活動發言的時候,就會感到肚子不太舒服或者特別緊張,於是他就自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比較害羞的人。

“外在認知”,指的是孩子通過周圍的環境或者社會性信號,來判斷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比如小孩A在靠小孩B太近的時候,小孩B皺了一下眉頭,小孩A很主動地說了一聲“對不起”並且退後了一點。這就表明,小孩B能從別人的肢體信號中判斷,別人不太喜歡自己靠得太近,並且修正了自己的行為,來調整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最終“進化”到完美的第五階段固然不錯,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整個的發展過程其實並非那麼順利。比如,在孩子大約18個月時,就應該對自己有一個“積極”的自我認知態度,這種態度會慢慢地衍生到未來他對於別人的認知判斷,並且在理解他人對自己態度的時候,也會變得更加積極。

可如果事實是相反的,即此時對於自己的認識就很“負面”,那麼他以後就更可能會比較負面地去判斷他人,同時也更容易認為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是負面的。

參考文獻

Rochat, P. (2003). Five levels of self-awareness as they unfold early in life.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2(4), 717-731.

Robins, R. W., & Beer, J. S. (2001). Positive illusions about the self: short-term benefits and long-term cos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2), 340.

用更積極的心態看待自己

那麼,家長們,現在到你們出場的時候了,多想一想,到底應該做些什麼,能幫助這些未來的社會公民們,可以更“積極”地看待自己呢?

“鏡子”是個好幫手

在美國的幼教中心,每個教室裡都會設置很多的鏡子。圖中顯示的就是嬰兒室的三角鏡,既讓他們更早地熟悉自己的形象,多面設計又能保證嬰兒在每個角度爬行,都能看到自己。

除了鏡子,讓嬰兒每天多接觸自己的照片也能幫他們更快認識自己,貼在嬰兒床邊即可,寶寶的小腦袋每天晃來晃去,怎麼都會瞅到,這會讓他們更早明白鏡子裡的那個人到底跟自己有啥關係。

在2-3歲孩子的教室中,你會發現很多傢俱的設計都自帶鏡子,幼教工作者有意這樣設計,是為了幫助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可以多看到自己的行為。一般家裡可能不會有這樣的傢俱,但是父母依然可以模仿這種設計,比如在孩子房間的一些儲物櫃上貼上光面的錫紙,同樣可以起到方便孩子觀察自己的作用。

就算沒有自備鏡子的傢俱,梳妝鏡總會有吧,記得有個媽媽曾經抱怨女兒總是拿她的口紅在鏡子亂塗亂畫,其實我還真挺支持的,甚至建議她索性給孩子買幾隻可擦的記號筆,讓她就著鏡子畫自己。這樣直接的繪畫,能幫助他們識別自己的臉部特徵和表情,同時也幫助他們更加真實和具體認識自己。畫完之後,父母可以做一番評論,比如“我特別喜歡你的眼睛,非常有靈氣”或是“你畫的鼻子和你的鼻子長得一樣好看”等等,誇得真誠一些,還怕他對自己沒有自信嗎?

積極認識自己的“與眾不同”

美國CNN曾經在2010年做了叫做“AC360”的洋娃娃實驗,讓不同膚色的孩子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洋娃娃,結果大部分4-5歲的孩子都喜歡白色的洋娃娃,覺得她最漂亮,最不喜歡黑色膚色的洋娃娃,因為好醜。當實驗者更加深入地去問孩子是否喜歡自己,別人是否喜歡自己時,大部分白人小孩的回答都是“很喜歡自己,別人也很喜歡自己”。而有一部分黑人孩子明確表示並不喜歡自己,因為膚色是黑色的。

參考資料

http://www.cnn.com/SPECIALS/2010/kids.on.race/

這樣一個觸目驚心的實驗結果,震動了整個教育圈。讓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並接受和喜歡上自己的“不同”,成為了很多老師努力的方向。

一個叫做“Name Skin Color”(給你膚色起名)的活動,紛紛在很多幼兒園裡展開,目的就是為了當孩子知道每個人的膚色其實不只有白與黑,而是很多顏色的混合色,每一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比如有的孩子膚色叫做“橘黃,白,灰”。

也許有人會說,可我們都是黃種人啊,也需要這樣的教育嗎?那麼,如果你和孩子在街上看到身體或行為智力有缺陷的人時,你又會怎麼做呢?是眉頭緊鎖,拉著孩子快速通過,還是會報以一個善意的微笑?孩子會細心地捕捉到每一個你微小的舉動,而這些都在影響著他們對於“不同”的看法。倘若再在馬路上遇到那些“不同”的人,不妨趁著機會和孩子去解釋,他們雖然智力有殘缺,或者身體有殘缺,可依然是他爸爸媽媽心中的寶貝,就像爸爸媽媽這麼愛你一樣。同為人,誰都沒有比誰更高貴,尊重每一個的不同,也是在尊重自己,瞭解自己。

成功熱愛肯定,失敗更需要讚美

想要讓孩子真正地愛上自己,最簡單最沒有成本的事莫過於經常誇他們,當然,這一定是真誠的。當他們深深地堅信我們愛他,並由衷地為他驕傲的時候,自然,他們就會更加積極地看待自己。現在的爸爸媽媽在“如何讚美”上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也知道不能盲目地誇“你真棒”,而是要誇到具體的點子上。這裡就提醒一下,除了讚美寶寶成功的時候,更多的,我們需要讚美“失敗”

很多孩子走路會跌倒,或者不管大人怎麼重複,依然無法順溜地說清楚1-10,這個時候他們更需要讚美:“我能看到寶寶在很努力地嘗試!加油,爸爸媽媽始終都在支持你!”孩子的挫折感往往來自失敗,並且很容易把這種失敗聯想成自己不是好孩子,爸爸媽媽不愛我,我討厭自己。所以,“失敗”對於孩子的成長有更大的意義,非常值得父母去關注。

姐姐家的孩子要上小學了,每天都在馬不停蹄地抓緊練跳繩,可很多時候練習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好幾次被繩絆倒,孩子都生氣地摔繩子然後一走了之。其實這個時候,孩子特別需要媽媽的讚美。你可以等他平靜下來之後,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媽媽知道你很難過,你可以休息一會兒。沒關係,很多時候媽媽也有做不好的事,也會特別生氣,這些情緒都很正常。媽媽剛剛數了,你跳了22下,已經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了,其實媽媽心裡還挺高興的,因為我看到了你的努力。來來,快讓媽媽抱抱我的寶貝兒子吧,看看這樣你能不能好受一些。”這些恰逢時機恰到好處的讚美,不會讓孩子產生“討厭自己”這種負面消極的情緒,從而一蹶不振,而是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失敗”的自己,並有繼續努力的決心和動力。

常爸的話

最近,接到很多粉絲的留言,希望常爸談一談“挫折教育”,我們近期會找個時間專門談談這個話題。不過,常爸覺得,最根本的“挫折教育”其實教育的是父母,如果父母能在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更積極地看待自己,如果父母懂得去讚美孩子的失敗,孩子根本不需要天天被灌輸“失敗乃成功之母”之類的理念,也會笑面挫折。

一個連失敗都會被讚美的孩子,又怎會害怕失敗?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