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1

可以流血,但不可以流淚

頭幾天帶著優優去檢查身體,在我們前面排隊的是一名老太太和一個大約四歲的小男孩。膝蓋上擦破了皮,好大一塊,優優看到了立馬捂住眼睛,使勁往我懷裡鑽,優媽看了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可再看看小男孩,始終緊緊抿著嘴,沒聽見他吭一聲。

輪到小男孩了,門診醫生是一名和藹的中年女醫生,她一邊為小男孩消毒,一邊甜甜地說:“有無涼涼的感覺呢?待會呢,阿姨就會給你的膝蓋蓋一條小棉被,過幾天你的膝蓋就會和以前一樣啦。不過呢,會有一點點疼,疼的話,你就大聲哭出來。”

“不哭!媽媽說了,男子漢,流血不流淚!”這個四歲的孩子,強忍著充盈在眼眶裡的淚水,臉憋得通紅,咬著牙說了這麼一句。

那一刻,優媽和女醫生都被震住了。

抱著小男孩的老太太滿臉的心疼:“奶奶知道彬彬疼啊,奶奶給彬彬吹一吹。媽媽不在這裡,彬彬疼就哭啊。”

小男孩低下頭,小聲地說:“媽媽不讓我哭……”

“我這個兒媳啊,真的是太過分了,一個勁兒地跟我孫子說什麼‘男孩子,可以流血,不克不及流淚’。你們說說,誰家孩子沒哭過沒鬧過,可憐我這個大孫子,每次在家裡一哭,他媽就會打他,一直打到他不哭為止……”

2

寶寶想哭,寶寶心裡苦

回家的地鐵上,有一對年輕夫妻抱著一個看上去一歲多的小孩。乍一進入地鐵,許是突然看到了這麼多人,小孩有點兒恐懼,“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嗓音洪亮,連綿不絕,響徹整個車廂。車廂裡休息的人受到了打擾,不免有些微詞。

年輕媽媽也許覺得突然之間成了焦點,臉上有些掛不住,用比孩子還高八倍的嗓門喊:“哭什麼哭?!下一站就到了!”不用想,孩子哭得更厲害了。

年輕爸爸則帶著歉意對周圍的人無奈地笑了笑,一邊輕輕拍著孩子一邊說:“乖,寶寶不哭了,馬上就到了。”

孩子不理睬,繼續哭。

爸爸換了種體式格局,把孩子高高舉起,然後快速放下來,用這種高刺激的體式格局逗孩子笑。

孩子依然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

爸爸又改變了策略,給孩子撓癢癢,孩子終於笑了。可爸爸的手一停,孩子又哭了;爸爸一撓癢癢,孩子又笑了。

就這樣,笑與哭交替進行著。

可是,孩子是想哭的啊……

3

制止孩子哭,未必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孩子哭,確實是每一個父母都煩惱、都害怕的問題。一聽到孩子哭,我們都會感覺遇到了禍不單行,總會條件發射地想盡各種辦法去制止。優媽也曾這樣,上次優優為了一塊碎掉的餅乾哭,優媽的第一回響反映便是制止。

孩子哭了,有的家長馬上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地鐵裡的爸爸,或者大聲喝止,比如地鐵裡的媽媽,更甚者用武力解決,比如醫院小男孩的媽媽。

可是制止的結果是什麼呢?

第一種:(“哭什麼哭!不許哭!”)你越是反感、越是制止,孩子越是抽抽搭搭地哭個不停,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第二種:(“你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孩子迫於你的淫威,強忍住淚水,情緒被壓抑。

第三種:(“好吧好吧,媽媽答應你,只要你不哭,你想要什麼媽媽就給你什麼。”)孩子在你妥協之後,學會利用哭鬧“綁架”你,作為威脅你的武器。

第四種:(一步一步引導孩子,跟孩子講道理)孩子受到鼓動勉勵和啟發,不哭,變得堅強和樂觀。

很顯然,我們都希望是第四種結果,大快人心。可是有多少父母和孩子可以或許做到第四種呢?

上次優媽寫了《父母做不到這一點,孩子永遠都不會聽話!》後,很多寶爸寶媽在後臺留言說:“我們也很想冷靜地跟他講道理,可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所以,要想得到第四種結果,確實是有些困難。

所以制止孩子哭,我們往往會得到前三種結果,而前三種結果又不是我們想要的。

那麼不制止,又該怎麼做呢?

4

學會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哭與笑,是人的兩種不同的情緒。為何孩子笑的時候,我們不去制止,哭的時候卻去制止呢?

孩子哭,是在表達自己,表達自己的難過、恐懼、憤怒和委屈的情緒。孩子的行為,都是有動機的,但是他們還小,沒有辦法像成年人一樣用理性的體式格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設法主意,只能經由過程哭來宣洩。

此時,家長不要著急,先緩一緩,請先讓孩子把負面的情緒經由過程淚水釋放出來。然後說出他的情緒和需求,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被接納、被愛。

比如一個孩子因為恐懼而哭泣,媽媽說:“媽媽知道寶寶害怕了,媽媽在這裡陪著你。”那麼孩子就會知道:原來我哭是因為害怕。

孩子的情緒被看見,被理解了,那麼,害怕的情緒就會得到釋放,恐懼就會慢慢消退。他會慢慢在被理解中,懂得如何自我管理情緒,變得成熟起來。

相反,如果媽媽說:“你哭什麼哭?至於嘛?你就不克不及勇敢一點嗎?”不允許孩子哭,不允許孩子有恐懼,有情緒。孩子本身就很害怕,這時候候,媽媽的不理解,就會加重他的害怕。那麼他就會懷疑是否是自己有問題,“我是不好的”“都是我的錯”。這種自我懷疑會潛伏在孩子的思想裡面,和孩子一起成長。

5

哭,不是懦弱的施展闡發

想想我們小的時候,當我們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嚴厲的父母卻橫眉怒目地呵斥我們“不準哭”時,我們是多麼得傷心無助!

那個時候,我們多麼希望爸爸媽媽可以或許用寬大的臂膀把我們緊緊抱在懷裡讓我們盡情地痛哭一場,多麼希望肆意流淌的淚水換來的不是求全譴責打罵而是無限的溫暖和無窮的力量。

那麼目下當今,我們還要用同樣的體式格局對待我們的孩子嗎?我們還要把這種“不接納”的思想繼續傳遞給我們的孩子、並且一代一代綿延不絕嗎?

所以,如果孩子哭了,不要想著怎麼制止,而是接受他的情緒,然後慢慢引導孩子,說出哭背後的設法主意和動機,這樣你也能夠更懂自己的孩子。

如果我們不允許孩子用哭的體式格局去宣洩情緒,那麼我們就把孩子疏通情緒的路堵住了,孩子那些糟糕的負面情情緒,要怎麼釋放呢?

一個從小不被允許哭、要把情緒壓制住的孩子,他長大後每當有不好的情緒,都會壓制住,憋在心裡,自己一小我私家默默承受。哪怕是特別很是想要別人的關心,然而從小到大培育種植提拔的習慣也會使他不自覺地掩蓋住真實的自己。

所以,孩子,你可以哭,哭不是懦弱的施展闡發。

如果您正為教育孩子的事兒發愁,推薦您添加教子有方的微信公眾號:

jiaoziyoufang

長按可複製到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即可關注,那裡有200萬家長與你一起探討教子方法,值得擁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