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兒科

健康諮詢描述: 我家的孩子出生一段時間了,但是這段時間卻出現了特別不好的表現,因為這段時間出現了經常發燒和驚厥的情況,後來慢慢出現了身體發熱不退的情況,後來檢查的時候才知道是得了黑熱病。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黑熱病是什麼?

黑熱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蟲引起的,通過白蛉傳播的。白蛉體形要比蚊子小很多,預防黑熱病關鍵是防白蛉叮咬。除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外,也可在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之間傳播。治療建議:
1.一般治療
患者應給予營養豐富的食物,口服維生素B族及維生素C。注意防止繼發感染。對嚴重貧血和粒細胞減少者給予少量多次輸入新鮮血,若合併細菌感染給予相應的抗菌藥物。
2.病原治療
(1)銻劑常用5價銻製劑葡萄糖酸銻鈉,對杜氏利什曼原蟲有很強的殺蟲作用,療效迅速而顯著。如治療中血白細胞尤其中性粒細胞繼續減少,則暫停治療。有心臟病、肝病者慎用。過期藥物尤其已變色者因有變成3價銻加大毒性的可能,不應使用。如銻劑治療3療程仍未愈者,稱之為“抗銻劑”患者,則須用非銻劑治療。
(2)非銻劑本藥療效差,療程長,複發率高,毒副作用較大,故僅用於銻劑過敏、無效或並有粒細胞缺乏症者。
3.手術治療
脾切除多種治療無效,病原體仍可查到,脾明顯腫大並伴脾功能亢進者,應行脾切除術,術後再用銻劑治療,以期根治。
4.併發症治療
繼發感染者及時用抗生素治療。粒細胞減少者輸新鮮血,適當應用升白細胞藥物。

黑熱病又稱內臟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蟲(黑熱病原蟲)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傳染病。每年5~8月為白蛉活動季節,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時,原蟲便進入白蛉體內,發育繁殖成鞭毛體,7天后白蛉再次叮蛟人體時,將鞭毛體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蟲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結中。當受染白蛉叮咬人時,將前鞭毛體注入皮下組織,少部分被中性粒細胞坡壞,大部被網狀內皮系統的巨噬細胞所吞噬並在其中繁殖、增生,隨血流至全身,破壞巨噬細胞,又被其他單核-巨噬細胞所吞噬,如此反覆,導致機體單核-巨噬細胞大量增生,以肝、脾、骨髓、淋巴結的損害為主。細胞增生和繼發的阻塞性充血是肝脾、淋巴結腫大的基本原因。由於粒細胞及免疫活性細胞的減少,所致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繼發感染。因網狀內皮系統不斷增生,漿細胞大量增加,所致血漿球蛋白增高,加之肝臟受損合成白蛋白減少,致使血漿白球蛋比值倒置。

黑熱病典型臨床表現
(1)發病多緩慢,不規則發熱,呈雙峰熱,中毒症狀輕,初起可有胃腸道症狀如食慾減退、腹痛腹瀉等。可有類似感冒樣症狀。病程較長,可達數月,全身中毒症狀不明顯,有些患者發熱數月仍能勞動。
(2)脾、肝及淋巴結腫大脾明顯腫大,起病後半個月即可觸及、質軟,以後逐漸增大,半年後可達臍部甚至盆腔,質地硬。肝為輕至中度腫大,質地軟;偶有黃疸、腹水。淋巴結為輕至中度腫大。
(3)貧血及營養不良在病程晚期可出現,有精神萎靡、頭髮稀疏、心悸、氣短、面色蒼白、水腫及皮膚粗糙,皮膚顏色可加深故稱之為黑熱病(kala―azar即印度語發熱、皮膚黑之意)。可因血小板減少而有鼻出血、牙齦出血及皮膚出血點等。在病程中症狀緩解與加重可交替出現,一般病後1個月進入緩解期,體溫下降,症狀減輕,脾縮小,持續數週,以後又可復發,病程遷延數月。
以上是對“黑熱病是什麼?”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你好!黑熱病由於白蛉叮咬而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蟲的無鞭毛體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結等器官的巨噬細胞內,常引起全身症狀,如發熱,肝脾腫大,貧血,鼻衄等.潛伏期一般為3-5個月,起病常緩慢.早期症狀有發熱,畏寒,出汗,全身不適,食慾不振等.熱型不規則,有時24小時內體溫可有2次升高.起病半年後,患者日漸消瘦,並出現鼻出血,牙齦出血,貧血,肝脾腫大,皮膚變黑(故稱為黑熱病).在病程中,病情常有波動,緩解和加重交替出現.由於久病體弱,常易併發細菌性感染,如肺結核,支氣管炎等.根據傳染來源的不同,黑熱病在流行病學上可大致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即人源型,犬源型和自然疫源型;分別以印度,地中海盆地和中亞細亞荒漠內的黑熱病為典型代表.我國由於幅員遼闊,黑熱病的流行範圍又廣,包括平原,山丘和荒漠等三種不同類型的地區,因此這三種不同類型的黑熱病在國內都能見到.

黑熱病患者治療意見:應臥床休息至完全恢復,加強皮膚及口腔護理,保持大便通暢,高蛋白飲食,注意低脂飲食,低膽固醇飲食,補充維生素B,C,K類,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注意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多吃點酸奶酪、紫花苜蓿、蛋黃、紅花油、大豆油、魚肝油、海藻類、綠葉蔬菜、胡蘿蔔、西紅柿醬、南瓜、青菜及蛋黃魚、魚卵、肝、蛋黃、奶油、黃油、乾酪、肉類、奶、水果、堅果、蔬菜及穀物等食物。預防措施:
1.在流行區進行黑熱病及防治的宣傳,提高居民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
2.應用寄生蟲學和血清免疫學方法查出感染內臟利什曼原蟲的犬應及時殺滅。每年5~9月白蛉活動季節用有機磷殺劑噴灑住宅等處殺滅白蛉。
3.保護易感人群,加強防蛉措施,避免白蛉叮咬。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