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作者:呼呼貓媽

最近,我家冉寶厭學了。

本來冉寶對珠算是相當感興趣的,可惜學到最後愈來愈難。冉寶在屢算屢錯之後,終於一行鼻涕一行淚地向我宣告:不!學!了!

為了讓冉寶從珠算上找回自信,我決定幫她徹底學會珠算。

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才能真正在心底上邁過這道坎,不留下挫敗的陰影。

在給孩子輔導的過程當中,我神奇地發現: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伴隨著我自身的修正。

當我修正了對教育的誤解、對孩子的誤解、對學習的誤解之後,當下僵持不前的輔導反而有了進展,冉寶也有了實質的進步。

1 提高成績,從來都不是老師一小我私家的事

一入手下手,我是很反感給孩子做課後輔導的。我一直認為,老師教不會學生是他們的工作失誤,憑什麼讓家長幫忙善後?究竟��結果學費也是交得足足的。

還是冉寶姥姥想得通透,一句話就點醒了我:管他誰的責任誰的任務,反正孩子是你的,一旦有個差池,吃虧的還不是咱孩子,心疼的還不是你。

想一想自己的心態也確實有問題,仗著花點錢就想省了操心,還得白落一個優秀的孩子,這就跟沒啥本事還非要挑個活兒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一樣,想得真是美啊!

一旦想通了,我就入手下手對冉寶的功課上心了。想來老師們也不容易,一小我私家教三十來個孩子,哪能全部兼顧。

孩子們也總有良莠之分,有學會的自然就有學不會的。老師為家長上心,督促家長回家輔導孩子,也算特別很是負責任了。

如果把教育孩子當成一個項目來看的話,家長就是項目經理,老師就是完成這個項目的工程師,孩子的優劣就是這個項目的成果。

雖然幹活兒的是老師,但家長才是把控項目進展的主要責任人,也是承擔項目成果的第一人。項目砸了,老師自然臉上無光,但家長才是最該檢討的人,也是最終承擔責任的人。

2 明明自己是個普通人,就別要求孩子能基因突變成天才

我在輔導冉寶時經常被她的施展闡發打臉:不應該秒懂嗎?怎麼反射弧比樹懶還長!不應該一點就透嗎?怎麼腦袋比石灰牆還厚?不應該入耳不忘嗎?怎麼我都快成復讀機了,她還一字不進?

那時的心情真是無比失望,真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父母眼裡出神童。可惜,一失戀,才發現西施是東施;一輔導,才發現神童是庸兒。

每一個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當發現孩子只是個普通人時就令人髮指地嫌棄孩子笨。可是,明明自己就是個平凡人,卻偏偏要求孩子是個天才,也太不把遺傳學當回事兒了。

教育的一大悲劇就是,非要拿適合極個別天才的要求和方法去對待絕大部分的普通人。每一個家長都理所應當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那少數的一個,更是加劇了悲劇的基調。

作為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先摘掉對孩子的美化鏡。真實地看待孩子,合理地評價孩子,不盲目高估,不過分期待。

家長把看待孩子的眼光放平,心態才能安然平靜。心態安然平靜後,家長就不會急躁,不會患得患失。當家長淡然了,孩子才能定住標的目的不迷失。

家長把期待孩子的標準定準,孩子才能從虛高的期待中解脫。他們不用再擔心讓你失望,不用再費力討你歡心,所有的力量和時間都可以用來兢兢業業做真實的自己。

讓每一個孩子都變成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優秀的別人,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3“笨孩子”不代表完蛋了,而代表需要更多練習

剛輔導冉寶功課時,她的差勁施展闡發就像一根刺,把我對她未來的美好憧憬一個個全都刺破了。什麼清華北京大學,能不克不及考上大學都成了問題。

我洩氣極了,一會兒從天堂跌入地獄,於是一咬牙就帶著冉寶多做了幾道題。

反正已經沉溺墮落到了最差的境地,我能做的也只有接受現實,然後和她一起努力,把“大差”變成“小差”。

當生活已經足夠糟糕時,讓它變得別那麼糟糕就成了最有意義的事。

就是因為多做了幾道題,我發現冉寶居然記住了破十的方法。原來,即使笨如牛也不是“完蛋了”,那不過意味著要比聰明的孩子多練習幾次而已。

此後,我幫冉寶調整了輔導節奏,每次輔導只學一個知識點,然後多做幾組重複的習題進行鞏固。

沒有笨孩子,只有需要多多練習的孩子。找好孩子對應的“練習指數”,孩子練到位了,自然就可以學會了。

4 理解�⒗聿恰拔�何做作業“比“做作業”更重要

給冉寶輔導時,我發現她特別能應付,寫完就完,不想重寫。

她認為寫作業的目的就是把作業寫完。無論自己寫的還是家長幫著寫的,只要作業紙上的空白處都填滿,作業就算完成了。她才不管自己會不會,寫完作業就算交差。

壺蓋沒打開,再多的水都注不進去。在教孩子之前,把他的心打開尤為重要。要讓孩子理解�⒗聿俏�何學,他才能學得進去。

我更正了她對做作業的誤解,告訴她完成作業的目的是為了學會。寫完了還不會,作業就沒寫完。

為了鞏固和實踐這樣的理念,我跟她一起制定了完成課後輔導作業的劃定規矩:如果第一行的標題問題都做對了,就不再繼續做第二行了,因為已經掌握了。如果全部都寫完還有錯題,那麼就要再多做一道題,直到全做對為止。

做作業,寫完不重要,會寫才重要。它其實不是一份差事,而是卡尺和教練。作為卡尺,它幫孩子瞭解自己是不是學會。作為教練,它幫孩子經由過程練習慢慢掌握知識。

5 方法不合錯誤,再怎麼教都是白費

最初給冉寶輔導時,經常費力不討好。我講得口乾舌燥,她該不會的還是不會。

就在我即將炸毛的時候,冉寶悠悠地問了一句:什麼叫“破十”?

原來我一直在雞同鴨講啊!用孩子聽不懂的語言教孩子,孩子當然學不會。

後來我就把“破十”換成了“找好朋友”,這是她在幼兒園學珠算時一直用的詞語。因為是熟悉的詞,冉寶很快就學會了怎麼較量爭論破十的標題問題。

在較量爭論那種比較難的標題問題時,冉寶經常頭緒混亂無從下手。我幫她梳理解題方法,分成了三個小步驟,還給他做了解題示範,告訴她遇到難題就這麼123地一步一步來。

可惜,翻來覆去地練習這三個步驟,她還是記不住。最後我給她編了一套順口溜:

發現滿了就去進,有五就進五,沒五就進十,進完再把好朋友減。

發現不夠就去借,有五就借五,沒五就借十,借完再把好朋友加。

這兩段順口溜,把破五破10、滿五滿十都涵蓋了。她覺得很有意思,而且讀起來也算朗朗上口,很快就記住了。

方法比努力重要,當你選對了方法,孩子才能學得輕鬆進步大。

6運用“學習軌跡”助孩子落井下石

經由過程兩天的輔導,冉寶基本上學會了加減法的全部要領,包括連氣兒的進位借位。她的進步特別很是明顯,從最入手下手的邊問邊算到完全獨立較量爭論出正確答案。

當我以為我和冉寶終於邁過珠算這道坎時,冉寶又狠狠打了我的臉。才過了一個星期,她就把我教的全部還給了我。事勢時事一會兒重回出發點,彷彿上一個星期的時光和努力都消失了。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學習是存在“遺忘曲線”的。新學的知識會隨著時間被遺忘,遺忘會在學習之後立即入手下手,它的進程其實不均勻,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一樣平常在學習新事物20分鐘後,記住的內容就只能剩下58%,一小時後剩下44%,1天后剩下34%,6天后僅剩28%,第15天就基本上全忘光了。

瞭解到這一點之後,我就接受了冉寶的“退步”,那不過是學習進程中的正常施展闡發。

我按照遺忘曲線幫她調整了複習頻率。每次學習都會在當天、轉天、第4天、第7天和第15天幫她複習,基本上經過這幾天的複習和鞏固,冉寶就可以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了。

7 孩子的世界,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

每次幫冉寶檢查作業,我都習慣性地只挑出錯的題,對正確的題完全無視。換句話說:我只給她挑毛病,那些做得好的地方一字不提。

每一次都是哪不好,每一次都是新要求,學習成了冉寶必須攀爬的階梯,而且還是沒有盡頭的。

她學得又累又沒有成就感,而鑄造這座恐怖階梯,讓她又累又沒有成就感的人就是她的親媽。

後來,我改變了方法,著重說她做對的題,告訴她是因為注意了哪些知識點才做對了這道題。

經由過程這樣的方法,我不僅認可了她的進步,還幫她一起復習了知識要領。冉寶得到了認可之後變得更加自信,也更願意主動向我請教如何改正錯題。她想做對更多的題,好得到更多的認可。

當你把眼光放到孩子不足的地方時,你對他說的話自然都是批評和要求。孩子聽到的是挑剔,感觸感染到的是挫敗。她會變的消沉,對學習失去興趣。

當你把眼光放到孩子的成長上時,你對他說的自然就是讚美和欣慰。孩子聽到的是認可,感觸感染到的是成就。她會變得更加努力,讓自己進步更多

在孩子的世界,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只有成功才能喚醒被挫敗感打壓的興趣,從而激發測驗考試的意願。不斷的測驗考試會提升自身的能力,最終帶來新一輪的成功。

我始終認為,學習從來不是成績好壞這麼簡單的事兒。它能塑造孩子處事的原則,是遇難則退還是一往無前?它能歷練孩子的思維邏輯,是靈活變通還是冥頑不靈?

它能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和管理時間,還能讓孩子積累自信,體會到努力的意義。智商、情商和逆賞,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統統在“學習”這件事上都需要。

學習就是一個契機,你可以經由過程學習這件事,讓孩子學會如何更好地活出自己的人生。成績不是決定孩子人生的關鍵,愛生活、能生活、會生活才是。

作者簡介:呼呼貓媽,富蘭克林俱樂部簽約作者。80後,來自哏兒都天津。雖然自己不調皮,卻是一個調皮小妞的媽媽。喜歡寫作,總覺得寫作就像給舊時光拍照,能記錄最美的過往,願文字是生命的最好註解。簡書@呼呼貓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