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到了六月,這天氣就跟小孩的臉一樣,說變就變,前一秒驕陽似火,後一秒就冰雹落地,變化多端的天氣讓帶娃的寶爸媽著實焦心,一不小心就容易染上感冒。此時,家裡往往會出現對於孩子的治療方案各不相謀,難決雌雄的現象。面對孩子的發熱症狀,許多寶爸寶媽往往一籌莫展,寶寶發燒是要第一時間看醫生,還是自己在家照顧護士?關於寶寶感冒發燒應該怎樣更好地照顧護士,請隨小編往下看。(【崔玉濤談輔食】美味蔬果營養好,寶寶是生吃還是熟吃,如何混搭?)

我家寶寶六歲,發燒,咳嗽有痰,今天第四天,第一天體溫37度到38度之間,喝感冒藥阿莫西林。第三天,凌晨4點燒39度9,去醫院檢查化驗說是病毒感染,醫生讓輸液,我只讓開了藥,晚上給孩子抹的康體膏擦拭額頭和前胸後背,溫度降下來了,凌晨四點又升溫,這種反覆發燒非得輸液才能好嗎?還需加藥嗎?

既然診斷了病毒感染,就意味著使用抗生素無效,需等待5-7天。高熱是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狀,在保證充足的液體攝入量的根蒂根基上,服退熱藥,還有咳嗽等對症治療,再有就是等待+等待。靜脈輸液不是退熱良招,有可能造成輸液迴響反映,抗生素更不是退熱良藥。對待感冒等常見疾病,只有對症+等待。

我們翻閱《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1―10》全套書籍後,就如何區分寶寶是正常體溫升高,還是非正常情況下出現的發熱現象,出現什麼情況才考慮輸液、退熱藥應該如何使用等相關知識,進行了補充回答。

區分孩子正常的體溫升高和發熱

正常的體溫升高:

體溫超過 37.5℃定為發熱,俗稱發熱。進一步劃分為:37.3℃~38℃為低度發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1℃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

異常的體溫升高(發熱):

體溫異常升高也就是發熱,與哭鬧後釀成的體溫升高是不同的。發熱時不僅體溫增高,還同時存在因疾病引起的其他異常施展闡發,例如面無人色、呼吸加速、情緒不穩定、噁心、嘔吐、腹瀉、皮疹等。由於小兒個體差異和導致疾病緣故原由的不同,發熱的施展闡發和過程存在很大的差別。比如同樣是肺炎,有的孩子發熱不高,有的孩子高熱達39℃~40℃;又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熱可持續2~3天,而敗血症可持續數週。發熱的起病有急有緩,有的先有寒戰繼之發熱,有的發熱很高但四肢及額頭髮涼。所以,用手觸摸四肢及額頭很難察覺發熱,而觸摸胸腹部就會感覺到小兒發熱。

發熱什麼時候才考慮輸液,口服與輸液如何抉擇?

1.什麼時候考慮輸液?

服用退熱藥後幾小時內體溫下降,說明孩子對退熱藥是敏感的。幾小時後,體溫再度上升是發熱的基本過程。如果體溫越燒越高,說明體內水分不足,限制了退熱。鼓動勉勵孩子少量多次喝水。只有進水困難時,才考慮靜脈補液,但不是輸抗生素。沒有研究證實注射退熱藥物的效果優於口服退熱藥。

2.能選擇口服藥就儘可能避免靜脈輸液

有家長問:“口服藥物好還是靜脈輸液好?”一樣平常狀況下,口服藥物會相對安全,因為腸道是一個過濾膜,口服的情況下有些東西會被腸道阻擋,可以經由過程糞便排出人體;而靜脈輸液則是直接注入血液,如果用顯微鏡觀察靜脈輸液過程的話,你會看到大量的顆粒物都進入到了孩子的血液當中。

3.能選擇局部用藥就儘可能避免全身用藥

口服藥、肌肉注射、靜脈注射都是全身治療;外用藥、霧化吸入等屬於局部治療。

孩子的肌肉很薄,扎深了容易紮在骨膜或神經上。即使既沒紮在骨膜上,也沒紮在神經上,孩子肌肉薄,吸收相對差,皮膚很容易形成局部硬結。很多家長帶孩子來看病,醫生幾乎不會推薦肌肉注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能局部用藥就儘可能避免全身用藥,當然還要根據孩子疾病的範圍進行判斷。

(圖片內容特別很是重要,建議點擊查閱或收藏!)

孩子生病了,著急歸著急,千萬不克不及因為一些做法讓自己後悔。過一段時間和醫生說,當時真不應該這麼做,這樣的話越少越好。對於用藥途徑大家也要重新去思考,我們普通人對專業的用藥知識不可能瞭解到那麼詳細,相信你的醫生,接受醫生的建議,醫生會帶著你去做。

服用退熱藥的方法,不同劑量退熱藥的使用

服用退熱藥的三種途徑:1. 傳統的口服途徑,是經常推薦的途徑;2. 經肛門直腸使用栓劑。對於嘔吐或對口服藥物極力拒抗的嬰幼兒可使用;3. 肌肉或靜脈注射,是目前不推薦的途徑。

在給孩子使用退熱藥之前,要先看清楚退熱劑的成分。通常兒科醫生推薦的嬰幼兒退熱劑主要有兩種成分: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而含有阿司匹林的藥物是不克不及給12 歲以下的兒童服用的。

(圖片內容特別很是重要,建議點擊查閱或收藏!)

THANK YOU

崔玉濤家庭育兒

【未經授權企業及其他組織不得轉載,轉載者註明(崔玉濤家庭育兒官方訂閱號:icuiyutao),投稿請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其他合作請看公號菜單

長按上面↑↑↑二維碼識別關注

崔玉濤家庭育兒

微旌旗燈號icuiyutao

覺得不錯,請點贊,下期想看什麼內容,請留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