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身為殘障者的母親,她們中不少人一樣平常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和心理壓力,她們的痛苦不被理解,也無處訴說。

今天是母親節,祝賀所有的媽媽們節日快樂,向所有的殘障者媽媽透露表現崇高的敬意。請不要獨自承受壓力與悲傷,去尋求社會支持;最後,如果媽媽一直沉浸在痛苦中走不出來,就需要去尋找專業的心理專家來幫助自己,只有你自己變得陽光、理智面對現狀,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

昨日活動中,帶領大家學會愛自己的老師名叫賀麗珍,是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生協會的常務理事。賀老師因患有小兒麻痺症,不能不一直坐在輪椅上;但昨天她的微笑感染著每個人。

身心障礙者的精彩生活從哪入手下手?

目前的社會公共舉措措施都是為非障礙者設計的,這為殘障者帶來很多不便。賀老師說以前自己在出門前一天都是斷水的,擔心第二天上廁所會很不方便。她說,好在北京已增加了很多的無障礙舉措措施。

殘障者的精彩生活是從家庭入手下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殘障者也是如此,家長對他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雖然孩子有缺陷,但他們也是有優點的。

賀麗珍老師建議:作為殘障者的母親,首先,要不迴避;在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障礙後,每一個媽媽對這一突然的打擊都是難以接受的,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和設法主意,都經歷過這一痛苦的過程,有些媽媽能走出來,但是也有媽媽走不出,會感覺自己很不幸。這些心理迴響反映都是很正常的,但是總是處於這種情緒下,就會出現問題,一方面影響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另外一方面,對自己的身心也是一種摧殘,同時,這種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到其他的家庭成員,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其次,要正確看待負面情緒。對孩子的擔心、憂慮,切實其實會讓人痛苦,影響自己和家人,但它也提醒了我們,要改變,要採取應對措施,更好地幫助孩子。所以,若想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更好,我們要學會接受現實,然後調整自己,安靜冷靜僻靜下來之後,理性思考應對方法。

第三,家長要多學習;家長要去了解自己孩子的問題,“早了解十年,孩子就不會像目下當今這樣了”。目下當今的醫院沒有時間去給家長介紹孩子的具體情況,所以家長要自己主動去了解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會出現的問題。不瞭解導致家長會誤解自己的孩子,可能會打罵孩子,認為孩子在胡鬧,甚至會認為孩子在道德方面有問題;所以,作為家長,要多學習,減少因為不瞭解而傷害孩子的情況。社會上對孩子嘲笑、不接受的人,也是因為不瞭解,家長要讓更多的人瞭解這一群體,給孩子營造更寬容的社會環境。

第四,家長要學會利用好社會資源;目前社會有很多家長可以利用的資源,比如孩子周圍的社會支持系統,現有的殘障者相關政策,以及豐富的志願者服務。

媽媽們要怎樣去愛護自己?

賀麗珍老師還介紹, 媽媽們要學會去愛護自己,學會保護自己的健康。媽媽們自己要有安全感,才能讓孩子們獲得安全感。

首先,媽媽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天天喜笑顏開會讓自己的腸胃受損,自身的免疫力也會降低;

第二,媽媽們要把自己的身體賜顧幫襯好,注意自己身體和心的聯結。騰出時間來注意身體給我們發來的旌旗燈號,這很重要。

第三,要自信,可以多學習心理學。學習心理學首先受益的是自己。人只有在自信的狀態下才能充分的看到自己的價值。每一個人都有自卑心理,其實這都是在自己折磨自己,其實,比起關注別人,每一個人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第四,要學會放鬆。因為孩子的特殊情況,媽媽們每天生活都是緊繃的狀態。每天拿出一點時間,放空自己。學會愛自己≠自私,心就像一籃蘋果,只有籃子裡滿滿的,才能分享給別人。母親要學會慰問自己,感謝自己,滿足自己的需求。母親賜顧幫襯好了自己,才能賜顧幫襯好自己的孩子。

第五,要學會滋養自己。媽媽們要豐富自己的知識量,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很多家長因為自己孩子的情況會躲著自己的親友,當自己充滿陽光與自信,親友們不會有那麼多設法主意,他們會充滿心理能量的你所影響。

最後,媽媽們要提升自己的耐心和忍耐力。孩子的這種情況是在提拔你,“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一樣平常這樣的孩子是有學習能力的,媽媽們要不停地重複、引導,幫孩子培育種植提拔生活技能,千萬別因內疚,心疼,心理補償,去溺愛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失去社交能力。

現場媽媽們也大方地分享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經歷和經驗。

“既然上天讓我們做這樣的父母,我們就做這樣的父母,即使孩子以後不會走,不會跑,不會說話,我也接納,鼓動勉勵,欣賞孩子”。現場的一名母親說,在孩子剛出生時,醫生就讓她放棄孩子,但她不願意,21年來,她引導孩子獨立,比一樣平常媽媽付出得更多,目前孩子已經上班,獨立生活,獨立外出。

“我沒有經驗,只有教訓”。現場的另外一位母親介紹,孩子在11個月時因為外傷,導致孩子偏癱、智力低下、精神也有些問題,當初醫生對她說:“孩子沒救了”,但是她沒放棄,孩子也沒放棄,依舊頑強的活了下來。“我不是安靜冷靜僻靜過來的,當時簡直不克不及接受這個現實”。她告訴在座的家長:

第一,要客觀面對現實,調整孩子的情況。只有客觀的面對才能使自己的心態安然平靜,心態安然平靜下來才能幹別的事情。

第二,不求自己生活的精彩,只求生活的安靜冷靜僻靜,讓孩子生活的順順當當。

第三,要靠自己。在給孩子治療時,所有能治療的醫院都跑了,最後發現還是要靠自己,自己去學按摩,天天給孩子做全身按摩。孩子自己也要多學一些技能,技能越多,就越可能多得進入非障礙者的群體。

第四,作為殘障者的家長,一定要斗膽勇敢的請求幫助。源於孩子老師的鼓動勉勵。是老師堅決留下孩子。

第五,規範孩子的行為。正常的孩子受行為規範的教育,殘障者孩子因為種種緣故原由,沒有進行這方面教育。我們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對孩子進行行為規範的訓練。

第六,培育種植提拔孩子正確表述自己的需求。大人對孩子的誤解,是因為孩子不克不及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孩子說“嗯”你就給他拿水去了,這個時候你要教孩子說,“我渴了,我要喝水”。孩子在表述自己需求的時候,要加強訓練。

現場送給媽媽的禮物

大合照

另附:賀老師的採訪視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