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平均每一分鐘,就有6個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也就是俗稱的癌症。必須坦誠我們多數人都沒有想象的那樣堅強,當那個“壞透了的消息”傳入耳朵時,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懷疑,尋找各種理由去懷疑和排斥。

然後可能會找各種理由躲避,很多時候想去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沒有找到的地方去忘記。即便是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也存在巨大的心理障礙。患者總是想完全一樣地回到從前,這一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該如何面對呢?最近著名期刊新英格蘭醫學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故事,也探究了一個看似是玩笑但卻不是玩笑的問題:“如果矇住雙眼,身上的腫瘤就會消失嗎?”

一名50歲的乳腺癌患者,面對這個疾病的時候,她開始選擇忽視自己身體裡的腫瘤――也就是想象它根本不存在。起初,患者不相信它可能是癌症,雖然她自己也承認了自己確實患癌的可能。患者決定不使用正規的治療,而是選擇營養素、氣功等替代療法,而且相信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如果無效那隻能說明她患的不是癌症。

面對腫瘤,卻不及時採取正規治療措施,還因為她懼怕自己曾經的一次比較恐怖的經歷會發生在她身上。在她小的時候,親眼目睹了一個親戚經受癌症治療的過程,如脫髮等情況讓她現在想起來非常害怕。

對於自己外表的在意,即便是在醫院裡住院,她依然會化妝。雖然畫著明亮的紅色脣膏,但是顏色溢出在她嘴脣的邊緣,好像一個孩子在線條之外塗抹。這是因為她化妝時不得不用左手,腫瘤已經破壞了她右臂的正常功能。這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患者的情景,當你面對她,你能說她是脆弱還是堅強的?癌度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問題是沒有答案的。患者自己在承受,她自己在做一些選擇,而我們只是在文字裡觀察她。

在醫生告訴她及家人關於HER2蛋白和靶向治療的方法之後,並且強調了這種治療不會造成脫髮,第一個治療過程很順利,她感激不盡。但是不久後她回家,醫生開始接到她家人的電話,她不允許家庭的保健護士進來,並且拒絕服用藥物。當她拒絕回到臨床進行更多的治療時,她的主治醫生感到了絕望。

她的家人不願意過多分享,她的孩子們已經成年,都有各自的家庭。以至於在最近幾年,他們才發現她的不尋常行為。最後,患者和家人一起接受了心理健康的評估。患者感到她的家人背叛了自己,家人也為這樣的決定感到內疚。

這名患者廣泛地閱讀了患者的相關權利,以便她再也不會違背自己的意志而再次入院。她的家庭成員也一致認為,他們不會試圖強迫她去接受任何有違其意願的治療,即使他們清楚地看到疾病正在損害她的身體,而且治療的機會正在逐漸喪失。

醫生雖然欣賞家庭成員對於母親的愛和支持,但同時也感到沮喪,癌症雖然目前還談不上治癒,但是還是可以做積極的治療,治療可能減輕她的痛苦並延長有意義的生活。患者只有50歲,這其實是一個很年輕的生命。

患者繼續拒絕任何醫療保健或臨終關懷的工作人員進入她的家。儘管醫生為她選擇了舒適的藥物,但她很少服用這些藥物。患者的家人疲憊不堪,最後不能再應付時,出於絕望,他們帶她去了醫院。當醫生去看她時,她睡得很舒服,終於接受了止痛藥。2天后她平靜地離去了。

這名患者的治療歷程引發了醫生的思考:

  • 當患者精神或者心理方面的問題,影響了正常的治療時,作為腫瘤科醫生,能夠做些什麼?

  • 腫瘤學家需要做的不該僅僅是開處方,因為大部分的臨床實踐涉及到在生命的末期照顧患者。積極的情緒有助於患者面對治療,在很多時候這種積極的情緒激發了正向免疫,對患者的康復極為重要。但他們如何才能具有這種積極的情緒呢?

  • 面對突如其來的腫瘤,既然沒有退路,平靜地拿起身邊最合適的武器,理智地進行戰鬥。還是矇住雙眼,蹲下身子,不看、不聽、不想,癌症就會自動消失嗎?

  • 很多時候我們心裡決定要成為前面一種情況,卻不知不覺變成了後者,或者部分時候變成了後者。那麼該如何做?

在美國,約有4000個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短缺。而在中國,腫瘤患者的心理治療更是不容忽視。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沒有心理治療的概念。

對於癌症早期患者,鼓勵其正視這個疾病,積極參與,配合治療刻不容緩。癌症患者在求醫過程中,常見的心理問題有以下幾種:

  1. 畏懼創傷性治療:比如上述乳腺癌患者。

  2. 尋求過度治療:要求醫生同時應用多種治療方式,而不在乎自己的身體是否能夠承受。

  3. 只迷信西醫或者中醫治療:比如很多患者只注重快速的西醫療法,忽略中醫對身體的綜合調理效果;或者不願承受西醫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而一味地選擇副作用少的中醫。

這些心理問題,都是需要及時糾正的。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應採取以下措施:

  1. 與患者進行坦率的交談,用盡量溫和的語言,幫助患者分析所要採取的治療方式,如選擇靶向藥物來避免放化療產生的脫髮等反應。交談中強調有利因素,使患者對治療樹立信心;

  2. 及時瞭解患者身體的承受能力,確保目前採取的治療方式是合適的,避免不恰當的治療造成的更大傷害;

  3. 經常與患者進行思想上的交流,瞭解其內心的真實想法,引導其宣洩悲觀抑鬱的情緒,並給予安慰;

  4. 相似病情的病友們的榜樣力量,如果單獨的文字和圖片還讓患者將信將疑,那麼視頻裡患者的講述,應該具有真實的榜樣力量,如癌度App的“癌度船長”欄目。面對疾痛,我們有時高估了自己的堅強。但同時也低估了病友們的樂觀的感召力。

  5. 生活的意義,人的生命是用來享受、經歷和分享的。不管生命的經歷是挫折的、還是積極的,面對它們的過程都是生命的色彩,都是對生命品質的感悟。所以患者和家屬都需要在這些角度去思考,遠足旅遊,相似病友的小聚等等。

面對危險或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矇住雙眼,這是人作為動物一種本能性的反應,就如上面故事的那位乳腺癌患者。

當然也不能違背患者意願,過度治療。最近很多醫生也在呼籲不要進行過度治療,很多晚期患者手術後反而更容易報復性復發。很多藥物堆積起來效果反而不好。如何把握這個度,既不矇住雙眼還採取恰當合適的治療,這是整個世界抗癌的戰役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2011 年,美國南加州大學副教授穆尤睿,發表了一篇轟動美國的文章――《醫生選擇如何離開人間?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但那才是我們應該選擇的方式》。“幾年前,我的導師查理,經手術探查證實患了胰腺癌。負責給他做手術的醫生是美國頂級專家,但查理卻絲毫不為之所動。他第二天就出院了,再沒邁進醫院一步。他用最少的藥物和治療來控制病情,然後將精力放在了享受最後的時光上,餘下的日子過得非常快樂。"其實不只是查理,很多醫生遭遇絕症後都作出同樣的選擇,可能是看過太多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插滿各種管子,被動地毫無尊嚴地活著……醫生們曾盡力挽救病人的生命,可是當他們自己身患絕症時,他們選擇的卻是最少的治療。尤其是在人生的最後關頭,更多的醫生選擇了生活品質!

走在一條路上,一切都是美好的,突然那個“爛東西”就出現了,怎麼辦?如何抉擇?對生的渴望,對家人和朋友的不捨,以及經濟和其他多個方面的考量,使得整個抗癌之戰如此殘酷。

矇住雙眼是肯定不對的,儘管有百萬分之幾的概率,癌症會自愈,但是絕大多數時候它們會快速失控,損害患者的身體,導致最佳治療和控制時機的失去。過度治療也是不可取的,總是想去尋找一種神奇的藥物,可以治癒的療法,對很多過度宣傳的信息失去了理智的判斷力,我們面對的是一種和動物進化伴隨的進化性疾病,除非是未發生轉移,否則對這種進化的疾病的長期控制,我們能期待的是未來的科技。

抗癌的戰鬥,矇住雙眼是肯定不對的,但是這又是最常見的。或者有時候你沒有注意到,其實自己已經在這麼做了。但是癌度理解病友和家屬這個群體,征途遙遠,你們已疲乏。是愛和責任讓你們苦苦撐著,但是你們不孤獨,任何時候,癌度都在您的身邊。

作者:薰衣草

關注我們:搜索微信公眾號“癌度”,瞭解更多關於腫瘤和基因的資訊。

轉載文章請註明來源公眾號及作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