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據中國醫院協會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我國每所醫院平均每年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高達27次。在即將過去的2016年,醫患關係矛盾愈演愈烈,患者辱罵毆打傷害醫生的事件,幾乎每天都能聽到,事件的發生頻率令人乍舌。往往一起醫鬧事件風波還未平息,就被新的醫鬧事件淹沒了。每起傷醫鬧醫事件的發生,都傷害到廣大的醫護工作者和普通群眾的感情,最終對醫療大環境產生不可預計的破壞。對於這些事件,我們不能麻木,而是應該銘記,中國的醫改應該砥礪前行。

2016年的十大傷醫事件

每一個傷醫事件的發生,都有特定的背景。何時發生?在哪個科室發生?因何傷醫?對此,新京報也梳理了截至2016年5月的媒體公開報道的傷醫事件,並進行了分析:

醫鬧主要指患者方採取各種途徑以嚴重妨礙醫療秩序擴大事態給醫院造成負面影響的形式給醫院施加壓力並從中牟利的行為。

醫鬧事件的頻繁發生,將醫患關係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不僅影響到其他患者正常就醫,而且對社會的影響也是致命的。

據媒體公佈的最新醫師執業狀況調查,中國78%的醫生不希望子女從醫。大量醫生逃離醫療行業,瀰漫的暴戾之氣,既傷害了醫務人員的感情,也令社會各界深感憂慮。

每個醫護工作人員在給患者看病時,都會在心裡提醒自己:面前的這個人,儘管此時此刻彬彬有禮,但下一秒鐘就可能成為一個可怕的敵人,輕則把自己告上法庭,重則傷害自己的性命,甚至出現了一旦遇到病情稍重的病人就無人敢接的悲哀狀況。

中國醫院協會副祕書長王玲玲表示,診療結果和期待落差大成為暴力傷醫的導火索。比如患者對治療效果不滿意,懷疑因檢查治療產生不良後果,醫患溝通不到位等……

而醫患糾紛暴力傷醫根本原因是社會矛盾積累過多,特別是醫療供求矛盾比較突出。遇到醫療糾紛,患者最怕找誰誰不見,而越躲避,越會激發患方情緒。所以,解決醫鬧必須從以下幾點做起:

  • 建立健全常態化質量管控體系和考評機制,健全患者投訴反饋機制,設立專門投訴管理部門。
  • 健全醫療風險救助補償機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減輕貧困患者就醫的負擔。
  • 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通過立法,明確規定醫療糾紛發生後患者進行醫療糾紛救濟的途徑,減少患者救濟的程序限制
  • 保護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明確政府部門在醫療糾紛處理中的責任和處罰措施,儘可能地減少暴力傷醫事件的發生。
  • 和諧的醫患關係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希望以後醫生能多一點耐心關懷,患者多一份理解包容,媒體多一些客觀公正,這樣就能讓醫生能安心治病,讓病人能放心看病。

《我沒有出聲》

德國神學家馬丁・尼莫拉

起初他們追殺共產黨人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接著他們迫害猶太人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然後他們殺工會成員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後來他們迫害天主教徒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是新教徒

最後當他們開始對付我的時候,

已經沒有人能站出來為我發聲了

綜合整理自人民網、新京報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