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編者按: 據媒體報道,今天上午10:25分,21世紀報系總經理劉健東在南方報社大院墜樓身亡。有員工稱,十時許,她看到現場有救護車和警車。另有南方日報員工稱,劉健東可能患有抑鬱症。
對此,小編特別整理了一些抑鬱症患者、患者家屬、抑鬱症公益組織以及心理專家的話,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怎麼說。
患者自述
“我的家人,包括我的領導,他們都覺得沒有這種病,覺得我就是想不開,就是小心眼,就是太愛算計了,就是以前火,現在不火了,所以現在受不了了,都是在這樣想。”
崔永元
原央視著名主持人

張進
財新傳媒常務副主編
“當時我得了這個病以後,自己一點都不懂,我身邊也沒有一個人懂。所以當時我被教育過無數遍,身邊的每個人都可以教育我。這種教育往往使人感覺到自己更加無能、更加無助、更加自卑,所以這就是抑鬱症最大的癥結所在。”
“他們理解不了我的狀態,他們很固執地認為我就是矯情,喚起別人的注意,就是在折騰。”
李西閩
著名作家
走進抑鬱症
目前,我國各地抑鬱症患病率在1.6%-4.1%之間,抑鬱症患者數量超過2600萬。有關專家認為抑鬱症已成為除癌症外的第二殺手。

抑鬱症患者是一類情緒不可控的人群,因成長環境、遺傳基因、個人性格、外部刺激等因素,導致長期心情低落、煩躁、自卑、痛苦,甚至會產生厭世的極端情緒。
所以,抑鬱症因為日積月累的影響,愈發猛烈,難以自控。前不久演員喬任樑因抑鬱症自殺的事引起了網友的無限惋惜。
“他們走的時候是很自責的,多少逝者留下來的最後一句話,都是‘對不起,我對不起所有人’。但是他們不被人理解。其實抑鬱症就像心臟病、癌症一樣,就是一種疾病。當患者選擇結束生命時,這種不理解會加深,甚至還遭受別人的揣測、指責――‘他怎麼想不開呀!’”
北京尚善公益基金會發起人 毛愛珍,同時也是一位抑鬱症患者的母親。
“很多抑鬱症患者最終選擇走向絕望,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來自於身邊的人,因為相關知識的普遍缺乏和患者家屬自身的壓力,有一些抑鬱症患者的家人甚至開始對病人產生懷疑。更先進的醫療水平、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曲突徙薪,及時發現抑鬱症,把抑鬱症扼殺在搖籃裡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抑鬱症的相關知識需要被更多人知道,關注精神健康,是我們整個社會的當務之急。”上海武警醫院精神疾病康復基地 周大勇教授
親友關愛
抑鬱症患者的家庭本身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為當一個家庭裡面有一個抑鬱症患者的時候,可以說這個家庭處於坐臥不寧的狀態,這需要非常強大的耐心和包容。
周大勇
“家庭的關愛是抑鬱症康復的重要保證。家庭永遠是抑鬱症病人生活的港灣,家庭環境的好壞,是病人能否康復的決定因素。家人對病人的關愛最重要的是做到耐心、細緻、持之以恆,任何時候都不能缺乏耐心,輕言‘放棄’。家人如流露出任何‘嫌棄’的表示,都將會促使病人迅速走向極端,對生活失去信心!”
楊甫德
“作為抑鬱症患者的家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先去真正瞭解這種疾病,然後就是陪伴,在患者需要的時候你出現,在患者不需要的時候,讓他可以安靜地待著。”世界衛生組織心理危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楊甫德
專業救治
“抑鬱症病人需要得到長期而合適的治療。抑鬱症是一種原因複雜的心理障礙性疾病,很難根治,但現代藥物可以有效控制。一旦發病,即必須長期堅持服藥,切不可因症狀緩解而停藥。經年累月的治療費用,常使抑鬱症患者家庭背上沉重經濟負擔。醫療衛生部門應想方設法降低藥價,切實減輕患者負擔,為病人堅持長期治療提供條件增強信心。”周大勇
中國的抑鬱症患者數量超過2600萬,但精神科醫師僅有2萬多名,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過專科診治,我國精神衛生投入佔衛生總投入的比重僅為1%。

當前我國有著60萬之多的持證心理諮詢師,但並未有效納入專業的醫療機構當中。主要因為社會對疾病範疇內的抑鬱症科學認知與信息掌握存在嚴重脫節。一個細節是,當前我國缺乏抑鬱症患者的基礎性普查診斷數據,所以抑鬱症患者對於治療資源的真實需求,很難準確傳遞到“供應端”的改善上去,從而出現“結構性”的資源緊缺,如心理諮詢未能升級為專業的抑鬱症診斷力量。

社會救助
社會公益組織能使抑鬱症群體卸下壓力、放鬆心情、並且在互助中解決一些實際困難。但目前我國關注抑鬱症的公益組織極少,只有尚善基金會、陽光工程心理互助論壇、鬱今香等幾家。
“從2000年‘陽光工程愛心行動’發起,我國‘鬱友’互助漸露雛形,至今16年過去了,目前全國只有少數幾家抑鬱症互助組織,比較活躍的僅有陽光論壇、上海鬱今香和杭州鬱今香。除了北京、上海較為活躍外,其餘地區的線下活動時有時無,沒有形成規模。”尚善基金會祕書長伍華
“國內病友互助仍處於發展初期,抑鬱症患者整體動力差、康復因素複雜,導致抑鬱症的互助團體運行困難。”上海鬱今香負責人 老孫
及早預防
“社會應該建立心理干預和支撐體系。那些工作壓力比較大的企業和單位,有必要為員工製造一些寬鬆的氛圍,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有責任對員工進行心理疏導。而對於孩子和青年人,則要從小加強傳統人文教育,讓他們以自信、平和、開放、自由的心態健康成長。因為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心態,長大後才能從容面對各種壓力和挑戰,心態決定命運和未來。” 楊甫德
重新認識你身邊的抑鬱症患者,
讓他們重回陽光下。

推薦閱讀
請長按二維碼進行關注
為良法善治發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