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為什麼“慢慢來”是錯的?

我窮,且胖,長得不好還懶惰,拖延症晚期患者。

我知道我應該努力工作,管住嘴邁開腿;我知道我應該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並且從今天就開始改變自己;但問題是,How?

大多數自我提升的雞湯,甚至是心理學干預方法,倡導的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你對這樣的“打雞血”應該不會陌生,比如:你也許不能一天瘦10斤,但只要你這頓少吃一塊肉,下班鍛鍊5分鐘,你就離瘦身目標近了一點。

減肥只是一個例子。不可否認的是,諸如此類的方法確實能取得一些成果,尤其在你長時間堅持、積累之後,但我要說的是,其實還有更有效的方法讓“改變”立即發生。

事實上,從“系統”的角度來說,一個人不可能只對部分進行改變

,而不同時改變整體。換句話說,如果你不從系統整體著手改變,就無法打破不健康的行為循環。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局部減脂”誤區,你很難做到指哪瘦哪

如果沒有創造一個有利於“改變”發生的環境,你將永遠處於與環境相矛盾的狀態中。想象一下,你的住所和公司離健身房都有點遠,你的周圍都是一群吃貨……這樣你還能成功減肥麼?

於是,你被要求擁有強大的意志力,而這顯然是一種稀缺資源。用不了多久,你就發現自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目標相互矛盾”的謬論中。例如,你不得不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去達成“減肥塑形”的目的,這樣一來,你“窮、忙、累”的困境則更為突出。

那麼,自我改變還有其他出路嗎?

必須有。悄悄告訴你,你已經有過成功的經歷,只是自己沒意識到。(呃,西部世界劇情?)另外,任何你所做出的永久性變化事實上都是瞬間發生的

在某一時刻,你越過了那個你不會再回頭的“點”,這個“點”已經是你的“極限”;你在那一刻的行動所產生的後果,對你來說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至此,我們窺得一點“即刻改變”的祕密,那就是――理解並感知到你的行為所產生後果的嚴重性/重要性。

再進一步思考,這時矛盾的焦點已經變成了“我們是否能立即感知到結果的分量”。有時,要充分理解某個結果所產生的影響需要花上幾年的時間,即便你的選擇已經對自身和他人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應。

下面,我來把這個道理說得更生動一些。

假如,你吃下冰淇淋的那一刻就會長三斤肉;請問,你還會吃嗎?

假如,你抽完一根菸的那一刻就會得肺癌;我想,你大概就不會點燃它吧?

假如,當你不停刷朋友圈的那一刻你的夢想就破滅了;也許,你對朋友圈就不會那麼上癮吧?

Stephen R. Covey 教授曾經說過,

“我們掌控著自己的行為,然而,這些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卻是由法則所決定的。”

智慧,便是對“法則”的理解與應用。當你理解了法則之後,無需親身體驗便能認識到可能產生的後果。

話雖這麼說,“親身經歷”的作用卻不可小覷。最簡單的,“失敗”是對行為的反饋,為什麼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因為失敗作為一種慘痛的教訓被個體所深刻感知,而不是避開。(這樣說來“犯賤”好像難以避免……)

作最壞的打算,過更好的生活

人們不願作出改變的另一重要原因,心理學家把它稱之為“正常化偏見”(normalcy bias),即人們往往低估災難的可能性與後果。

舉個例子。好友的弟弟最近在意外事故中不幸喪生,好友悲痛萬分,責備自己為兄弟做的太少,應該給予他更多的愛。“感到虧欠”,幾乎是人們在喪失親友時最為普遍的心理狀態。

用美國小說家 Morgan Matson 的話說,

“我的生命中曾經有無數個理所應當的‘時刻’,只因我一廂情願地認為,在往後的日子裡,這些時刻還會重複再來。”

你悟出一些道理了嗎?

人們習慣於做出錯誤的假設,即事情總會像往常一樣。因此,他們就不會有做最壞打算的緊迫感,或者說“危機感”。用更通俗的話說,人們總是不夠珍惜當下

遺憾的是,在大多數人眼裡,“沒有認真地生活”的代價還不夠大。因此,這些人總會為自己生活在本可以達到的水準之下而找理由開脫;最終,他們往往在追憶中才意識到已經付出了多麼沉重的“機會成本”。而上帝不會給你重頭再來的機會。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標題裡的問題。到底如何讓改變立即發生?那就是:認真思考你不做那些改變的後果。正如雷·阿倫在上一篇推文裡寫下的,“每一天,我都要為我的餘生做出選擇。”

心理學家 Julie Norem 說,為了把注意力集中到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上,人們會產生“防禦型悲觀”(defensive pessimism)心理。而當他們“凡事都往壞處想”的時候,“焦慮感”升級成為一種謀求更好生活的動力。

這意味著,你做出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為所要付出的代價,必須非常真實。(腦洞大到足以欺騙自己)

你沒有陪伴所愛之人所要付出的代價必須非常真實;你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所產生的後果必須非常真實。

除此以外,你還要認識到,你的行為將會影響他人。如果你是有娃的人,這個道理一定每天都在親身體會。

“想象個人行為的負面效應是行之有效的”――這一點在經濟學家所提出的“稟賦效應”中也得到了印證。

稟賦效應指的是: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TA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簡要的說,相較於“得到”,人們更害怕“失去”。應用到“改變”這件事上,即“想象如果改變沒有發生所產生的後果”,比起“如果改變發生了,你將得到什麼”是一種更為強大的動力。

改變你的默認選項

Rutgers 大學在發現他們的計算機房太費紙後,直接把“雙面打印”設為了打印機的默認選項。

由於學生在打印時往往沒有特殊偏好,如果他們要單面打印,就必須手動設置。這樣一來,一個小小的改變在第一學期就為學校節省下了739萬餘張紙,差不多等於620棵大樹。

那麼,什麼是你的默認行為選項?

大多數現代人的默認選項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郵件、社交媒體、無止盡地上網。如何重塑環境,使那個更優選項變成你的默認選項?

Greg McKeown 在《Essentialism》(本質主義)一書中,建議道:

把生活中的“非必需品”全部移除,這樣,關鍵的事物就成了你的默認選項……在回答 Yes 前一定要三思。大多數人甚至沒意識到,他們的默認選項是 Yes,比如“要不要來一袋薯片?”,No 可能是更好的回答。

承擔更大的責任

這裡我將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證。

自從我們家領養了三個孩子之後,“我要成為一名專業作者”的動力變得更強了,因為我要養家啊。這迫使我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你可以理解為,這些改變幾乎“自動”就發生了。

大多數人選擇逃避責任。他們不知道的是,“責任”恰恰是讓他們提升自己的關鍵。感覺被需要、被依靠,這讓你的改變更有意義。

環境預期是現實的預言家

心理學家 Angela Duckworth 的《Grit》一書中,她與丈夫試圖訓練三歲的女兒上廁所(而不是使用尿布)。他們用盡勸說、哄騙的技巧,但這些都毫無作用。

然後某一天,女兒過了三歲的生日,她的同班孩子不再是裹著尿布的幼兒了,她立馬學會了使用廁所。這是因為其他的孩子都被要求會用廁所,女兒在這樣的預期中生存,也不得不學會這一技能。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我們的行為與環境的預期是息息相關的。

預期成了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而在現實中,大多數人更願意呆在對自己預期較低的環境與人際關係中。

總結

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如果你改變了部分,就會同時改變整體;反過來說,如果整體沒有變化,微小的修正也將難以為繼。因此,你必須站在整體的角度,去做出改變。

整體,是連接在一起的。

如果你還認為健康不是首要問題,你最好相信它事實上在影響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討厭自己的工作,也不要自欺欺人這沒有影響到生活的其他部分。

現在,你知道如何做出改變了嗎?

  • 編譯自:

Benjamin Hardy,How to make immediate behavior changes,The Mission

互聯網+品牌營銷互動交流平臺。

提供最新營銷方法論、品牌案例、專業課程和服務。

投稿、尋求報道、內容合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