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抑鬱症不僅僅是心理疾病,更是一種功能性疾病。

上個世紀中葉,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科學進步時代。抑鬱症的研究出現了革命性變化:研究人員收集並解剖了一些抑鬱症自殺者的腦部標本,發現大腦內三種神經遞質――血清素(即5-HT)、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濃度低於常人。由此確定了一個研究方向:尋找抑鬱症和這三種神經遞質濃度之間的對應關係。

這三種神經遞質,其功能不完全一樣。比如:

  • 血清素會影響人的胃口、內驅力(食慾、睡眠、性)以及情緒;

  • 多巴胺負責大腦的情慾,感覺將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

  • 去甲腎上腺素是強烈的α受體激動藥。

如果這三種神經遞質失去平衡,神經元接收到的信號減弱或改變,人體就會出現失眠、焦慮、強迫、抑鬱、恐懼等症狀,表現為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大腦疾病。

抗抑鬱藥物是如何研製出來的?

抗抑鬱藥物就是在上述理論指導下研製出來的。治療抑鬱症的藥物,大致就是通過改善大腦中三種神經遞質的失衡,改善精神狀況。

目前抗抑鬱症藥物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分成八大類。其中最常用的一類,叫“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簡稱SSRIS。SSRIS系列藥物作用機理是:有效地抑制神經元對血清素的回收,從而保持其濃度。SSRIS系列最著名的是百憂解(氟西汀)。

上個世紀80年代初,百憂解誕生於美國,被譽為世界藥物開發史上一大里程碑。據當時美國報紙報道,許多原本生性膽小或靦腆的病人服藥後判若兩人,增加了自信心,積極參加社交活動。一些美國報刊雜誌甚至稱百憂解為20世紀的“奇蹟藥”。此外,

  • NE系列是單一作用於去甲腎上腺素的,比如瑞波西汀;

  • DA系列是單一作用於多巴胺的,如安非他酮;

  • SNRI系列是雙重作用於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如文拉法辛;

  • Nassa系列是針對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血清素的,如米氮平;

  • SARIs系列雙重作用於血清素,如血清素受體拮抗劑/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如曲唑酮;

  • TCAs非選擇性作用於去甲腎上腺素及血清素,如阿米替林、馬普替林等;

  • MAOIs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嗎氯貝胺。

用藥的基本原則:足量足療程

一般來說,西藥發揮作用是“立竿見影”的。可是,抗抑鬱藥是個例外。

這是因為,抗抑鬱藥作用於大腦,要經歷一段漫長的旅程。實現改善大腦神經遞質的功能,既需要足夠的藥量,也需要足夠的時間。任何一種抗抑鬱症起效,至少需要四到六週的時間,有的甚至需要六到八週。這就是“足量足療程”的由來。

很多患者不知此理,服藥三五天後,發現沒有效果,就失望而停藥;也有的患者堅持服藥一段時間,正面效果沒有顯現,副作用卻先期到來。他看不到前景,又難以忍受副作用的痛苦,中途放棄服藥,何其可惜。

因此,無論選用哪種藥,都必須用足治療劑量。不要期待奇蹟發生,要咬緊牙關,堅持一直到藥物起效。

如何選藥?

足量足療程,靠患者堅持;如何選藥,以及確定藥的組合就需要醫生敏銳的判斷。

選藥的前提是正確診斷。即要準備判斷患者疾病的類型。根據他的病情,大概判斷出他是哪一種神經遞質失衡,以及病情處於什麼樣的程度。

抑鬱症是一種特質性疾病。抑鬱症的臨床表現有多種變異性,不同的藥,藥物特點有差別;同一種藥,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反應也有差別。臨床醫生選藥,既要把握某一種藥的藥性,又要能合理評估它對於病人的效果。

目前抑鬱症用藥缺乏系統的生理指標來明確用藥指證,醫生的臨床經驗非常重要。

對醫生來說,“技藝”高低就在於如何將某種藥的療效發揮到最佳,以及將該藥的不良反應減少到最小。患者相信醫生,真實的描述自己的狀況是保證治療順利進行的關鍵。

如何對待副作用?

毋庸諱言,抗抑鬱藥的副作用確實存在。有的表現為口乾、視力模糊、排尿困難、便祕、輕度震顫及心動過速等,有的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壓、心動過速、嗜睡、無力等症狀。

不過,副作用也沒那麼可怕。很多患者一打開藥品說明書,就被上面列舉的密密麻麻的副作用嚇倒,不敢吃藥。副作用也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副作用的大小和患者本身體質關係很大,與他服藥時的內環境有關,包括心理狀態。當患者身體狀況較好時,他對於藥的耐受性就很好。例如躁狂時很多病人不覺得藥物有什麼副作用,抑鬱時就會覺得很難接受。

患者還應區分不適感究竟是症狀,還是藥物副作用。症狀和副作用往往接近,如果把所有的不適都歸為副作用,患者就可能不堪忍受而中斷治療。

無論如何,對於疾病和副作用,應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不能因為擔心副作用,放棄對於抗抑鬱藥物的使用。

換藥和停藥

由於抑鬱症的特異性和患者的個體差異,有些抗抑鬱藥物對某些病人是無效的。

一般來說,對於單相抑鬱,藥物的有效率比較高,接近70%左右;單如果是雙相抑鬱,單純使用抗抑鬱藥物的有效率可能也就是40%-50%,甚至更低。

如果一種抗抑鬱藥物療效不佳,或者耐受性不好,就可以考慮換藥。

換藥要特別小心、仔細,考慮到各種風險。藥物停止服用後,還會在體內殘留一段時間,它和新葯相互作用,往往增強副作用,病人可能會非常痛苦。

這個過程會持續多長時間,也因人、因藥而異。比如,百憂解,因其半衰期較長,可能持續一個月;而半衰期短的藥物,也許需要一到兩週。

因此,換藥時,要緩慢停掉舊藥,等1-2周後再吃新葯。

停藥和加藥,不能一蹴而就,可以從四分之一片開始,一點點往上加或減,避免對身體的過度衝擊。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依從性,出現新情況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繫。

關於聯合用藥

有的患者換藥兩三次都無效果,就可以歸之為難治性抑鬱症。對他們,往往需要聯合用藥。

所謂聯合用藥,就是把不同系列的藥合併運用,取長補短,形成合力。聯合用藥因其高難度,對醫生的技能和勇氣都是考驗,醫生此時更需要患者和家屬的配合。

必須注意:抗抑鬱藥都是處方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不要覺得心情不好就去吃藥。

寫在最後

在抑鬱症廣泛流行的今天,希望大家正確認識抑鬱症,不要懼怕吃藥,更不要覺得患有抑鬱症是恥辱,醫患共同攜手,找回快樂的世界。

瞭解更多藥學資源信息,歡迎關注公眾號:藥師360。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