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閱讀提要:今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五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根據我國部分地區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估算:我國15歲以上人口中,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超過1億人。

今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五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根據我國部分地區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估算:我國15歲以上人口中,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超過1億人,其中1600萬人是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其餘大多數是抑鬱症、自閉症等精神障礙或心理行為障礙患者。同一片藍天下,他們卻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自身飽受精神折磨,也給家人帶來無盡苦楚。健康人群中,也有不少人深受焦慮、抑鬱等情緒困擾,常發出“我是不是抑鬱了”的疑問。

陽光再美好,須得打開心房才能感到溫暖。心理健康是個人幸福、家庭美滿、社會和諧的重要方面。關注國人心理健康,是“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的題中應有之義,應引起全社會關注。

不良情緒離精神疾病有多遠?抑鬱症等心理精神疾病的患者為何逐年增多?對個人、家庭和社會有哪些影響?如何幫患者走出陰霾?如何預防心理精神疾病?本版將分兩期探討這一話題,敬請關注。

――編 者

抑鬱患者門診量每年增加20%,3000多萬兒童存在心理行為障礙

現代社會環境變化快、生活節奏快,很多人自訴心理壓力過大,緊張焦慮。生活中,我們也會接觸到一些抑鬱症患者――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沉默寡言,間或喃喃自語,偶爾歇斯底里。究竟什麼程度的心理、精神問題屬於疾病範疇?

譚先傑是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的醫生。國慶前,他在新書《子宮情事》發佈會上透露,自己曾在5個月內送走13名絕症病人,深受負面情緒困擾。“生命不能放不開,我最終找到了宣洩的渠道:對著大山大聲喊,直到聲嘶力竭、內心平復。”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這種暫時的抑鬱、煩悶不是病。”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黃世敬說,負面情緒像飲酒一樣,控制在一定的量之內,對人沒有影響;一旦超過這個量,就可能醉酒傷身。比如抑鬱持續2周以上,並且無法自我調整,已經嚴重到影響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在臨床上就會確定為抑鬱症。“輕度的抑鬱症可以通過自我轉移注意力等調情志的方式,以及專業醫生的疏導,得到治癒。中度以上的,就需要心理治療加上藥物治療,來控制病情。”

近年來,在互聯網加速信息傳播的背景下,人們感覺抑鬱症等精神類疾病導致的自殺事件似乎逐年增多,這是否表明我國這一類精神疾病呈多發趨勢?

――抑鬱症患者門診量猛增,但尚未開展過全國範圍內的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

2009年6月13日,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雜誌發表了北京回龍觀醫院流行病學研究中心主任費立鵬對我國4省精神障礙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結果顯示,精神障礙患病率高達17.5%,抑鬱症的患病率為6.1%,據此推算,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已經達到9000萬。調查結果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介紹,我國目前將精神分裂症、偏執性精神病等6種疾病列為嚴重精神障礙進行管理。“在精神疾病患者中,這6種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比例並不高,抑鬱和焦慮症患者佔比最多。”

醫療機構的數據支持這一判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副院長王剛介紹,該院曾經有70%―80%的病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今超過一半的病人為抑鬱症而來。醫院也因此在2006年特別開設了抑鬱症研究中心。目前安定醫院抑鬱症患者的門診量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令我們不安的是,非精神專科醫生對抑鬱症的總體識別率較低,臨床上很多患者的抑鬱症狀未引起醫生的足夠重視,繼而導致治療和干預率非常低。”

“截至目前,我國尚未開展過全國範圍內的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因此還無法從數據上支持包括抑鬱症在內的精神心理疾病呈多發趨勢的結論。”王剛呼籲,應繪製我國精神類疾病“地圖”,為國家因地施策,以及醫學界有針對性地立項、科研,提供數據支持。

――“一老一小”精神衛生狀況堪憂。

國慶長假,四川自貢市的譚友果家熱鬧起來了。女兒在廣州生外孫後3年來第一次回家,老譚的話多了,眼神也活泛了不少。

“可惜假期結束閨女就得走。房子一空,心也就跟著空了。”譚友果感嘆孩子們在身邊的時間太短了。

空巢老人很容易產生孤獨感和被遺棄感。專家指出,孤獨感最容易使空巢老人產生抑鬱、焦慮不安的情緒體驗,若不及時干預,常常發展成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

有數據顯示,中國的老年期精神障礙的患病率達1.5%,明顯高於普通人群。“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事關家庭和諧,社會穩定。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亟待引起關注。

我國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衛生狀況也令人憂心。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組主任委員鄭毅教授介紹,兒童心理行為問題在兒童精神科門診中佔60%以上,目前約有3000萬兒童受到不同程度心理行為障礙的困擾。“比如行為異常、性格缺陷、情感障礙、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障礙’會發展為比較嚴重的精神類疾病,這會影響孩子成長,甚至發展為社會問題。”鄭毅說。

生物遺傳性的個體基因缺陷、社會轉型期的集體心理教育滯後,多重原因疊加致病

不久前,影星喬任樑因抑鬱症自殺離世,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令人們唏噓不已。

人們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等精神類疾病?是先天因素還是後天受外界影響所致?

28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小劉擡頭望向天花板,南邊牆角處的那攤水漬又出現了,慢慢化成了一朵骷髏花。“每天我都能看見這朵花,樓上鄰居為什麼就不承認呢?”其實,滴水聲是他的幻覺。這就是妄想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苦楚人生。

楊甫德表示,重性精神類疾病患者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染色體基因片段存在缺陷、畸變、衝突。在童年的潛伏期,會表現出躁狂等症狀,到青壯年期發病後更為明顯。而相比之下,抑鬱症等病症的生物遺傳性病因是次要的,主因是應激性心理反應。比如長期被不良情緒侵襲,包括被壞人欺騙、被親友誤解、被同事冷落,以及投資、入學、擢升不順……一件件糟糕的小事情不斷累積,就可能在遇到突發重大事件時,變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從難以自控的“情緒”演化為令人崩潰的、導致精神類疾病的誘因。此外,像患者術後、女性產後、老年人退休後、災害發生後等,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出現巨大變化,而心理調適未能同步,就會導致抑鬱症。

專家指出,無論病因是生物遺傳因素,還是個人的應激心理反應,都與社會環境這個外在“催化劑”有關。王剛分析,從發病的機率來說,基因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大的變異。內因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外因――社會環境。“社會轉型期,人們普遍感覺人生中不可預測的壓力增多,很多訴求難以實現。加之生活節奏加快,導致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導……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猝然發病。”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鄭日昌認為,以前計劃經濟時代,從收入到就業,人們都在“分配”的軌道下按部就班地生活。“而市場經濟帶來了多種選擇,產生多趨衝突。一些人什麼都想要,車子、房子、票子,反而引發內心焦慮。”

在黃世敬看來,國民心理教育滯後於社會發展,容易產生焦慮。“某些群體富而不安,物質豐厚了,幸福感反而下降,出現失眠、焦慮、抑鬱等症狀,心裡的這根弦越繃越緊,最終斷了。”

精神疾病不僅僅是個體問題,應將其作為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予以重視

精神類疾病對病患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不容忽視。

干擾慢性疾病預後,影響身體健康。近年來,軀體疾病共患精神類疾病的患者不斷增多。在神經內科就診者中,抑鬱障礙和焦慮障礙的患病率最高,慢性疾病如心絞痛、關節炎、哮喘、糖尿病甚至癌症等,常常共病抑鬱症,而抑鬱症又可影響慢性疾病的預後。在患這些疾病的老年人群中,抑鬱症的發病率更高,抑鬱症對健康的影響甚至超過了慢性疾病本身。

抑鬱症與“自殺”如影隨形。“自殺意念”是抑鬱症診斷手冊中的主要症狀之一。楊甫德介紹,數據顯示,抑鬱症病人中,15%最終會自殺死亡,約70%曾經出現過自殺的想法。另外有國外的數據表明,在所有自殺死亡的人群當中,大概有70%以上的人患有抑鬱症。

三毛、海子、張國榮……不少明星都因抑鬱症離世。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報告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有28萬人死於自殺,40%患有抑鬱症。另有數據表明,自殺是我國全人群第五位、15―34歲人群第一位死亡原因,自殺每年導致16萬小於18歲的孩子失去父親或母親。

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2014年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等機構發佈的《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顯示,中國的自閉症患者可能超過1000萬,其中0―14歲的患兒可能超過200萬。大多數患兒家庭為了治療傾盡積蓄、負債累累。

“經濟負擔倒在其次,感情上的折磨無法釋懷。”北京的王先生說,他的老母親退休後性情大變,記性不好、疑心重、脾氣大,經常摔東西、打罵家人。“她以前是醫生,一輩子為人和善。現在每天見面就吵,大半夜讓我們去給她做飯,還跑到我單位鬧事,老闆讓我回家處理完家事再上班,沒辦法我只能辭職。一家人原本經濟上很富足,晚輩們學業、工作都很出色,但媽媽這種情況讓我們高興不起來。”經過諮詢,王先生得知母親可能患上了抑鬱症。“麻煩之處在於,她否認自己有病,拒絕就醫。”王先生很無奈。

專家認為,抑鬱症等心理精神疾病患者雖然沒有傷害他人的暴力行為,但對家人生活的干擾至為深遠。比如,孩子們生長在父母或祖父母罹患抑鬱症的原生家庭,對其未來的一生都有不利影響。

增加全社會醫療負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佈的數據顯示,按照國際上衡量健康狀況的傷殘調整生命指標評價各類疾病的總負擔,精神疾患在我國疾病總負擔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過了心腦血管、呼吸系統及惡性腫瘤等疾患。各類精神問題約佔疾病總負擔的1/5,即佔全部疾病和外傷所致殘疾及勞動力喪失的1/5,預計到2020年,這一比率將升至1/4。

採訪中專家表示,近年來,精神心理問題與社會安全穩定、與公眾幸福感受等問題交織疊加等特點日益凸顯。焦慮症、抑鬱症等常見精神障礙及心理行為問題逐年增多,心理應激事件肇事肇禍案件時有發生,老年痴呆、兒童孤獨症等特定人群疾病干預亟須加強,精神衛生工作仍面臨嚴峻挑戰。

“精神疾病不僅僅是個體問題,應將其作為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予以重視,全方位關注,全面謀求改善。”鄭日昌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