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文|衣沉 文藝圈作品,轉載須獲授權

喬任樑自殺了,官方的說法是抑鬱症。

一時之間,娛樂圈炸了鍋,因為一個僅僅28歲的、尚屬小鮮肉的年輕生命過早的凋零,也因為其陽光帥氣的暖男形象和抑鬱症患者兩種身份之間相差萬里、似乎永遠也不可能畫上等號的錯覺。

抑鬱症一夜爆紅,它像個最佳的偽裝者,潛伏在我們身邊,不知不覺的,帶走一個又一個困頓的靈魂。

1.抑鬱症是個什麼鬼?

百度裡關於抑鬱症有如下解釋: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

無疑,喬任樑就是那種嚴重者。

回顧娛樂圈,因抑鬱而死的人其實並不少。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從香港中環文華東方酒店16樓的窗口縱身一躍,把生命永遠的定格在了46歲。有消息稱,因為演唱會效果不理想以及香港媒體的很多不實報道,張國榮變得很暴躁,經常性的亂髮脾氣、亂扔東西。慢慢的,他手抖、失眠、一陣陣的出冷汗,身體裡充斥著莫名其妙的撕裂感,求助於醫院,但所有的檢查結果都正常,他的器官沒有任何問題。儘管有很多粉絲、朋友的鼓勵和支持,他還是沒有戰勝自己的心魔,在愚人節這天送給世人一個天大的玩笑。

2015年4月,臺灣模特楊又穎在家中吸入過量氦氣自殺,時年24歲。楊又穎曾是節目《大學生了沒》班底,模特出身,外型清純甜美,2014年還被票選為宅男女神,深受年輕粉絲的喜愛。其死後留下遺書稱,有網友長期在網絡中謾罵、中傷自己,無法再忍受只能選擇離去。事後有細心的網友扒出,在一個臉書專頁上,短短70天內有65篇抨擊“心地楊”(與Cindy楊諧音)的文章,最頻繁在2014年的12月初,2天內就有10篇謾罵文章,多是噁心、做作、搶人男友等人身攻擊,其中不乏“噁心死了又自誇”、“騙錢又獲利,騙很大”、“愛破壞又自以為是”等等及其刻薄的語言。

從中不難發現,抑鬱症的發病源頭是情緒的失控,再有就是自身情緒調控的失衡。

在這種長期的精神欺凌中,有的人愈挫愈勇,百毒不侵;也有的人萬劫不復,從此墜入抑鬱症的深淵。

要命的是,抑鬱症的發病是悄無聲息的,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來,也不知道它會誘導著你做出什麼荒唐的行為。心志稍微弱一點的人,往往難逃自殺的厄運。

真正得了抑鬱症的人,很多時候並沒有意識到抑鬱症的嚴重性,或者說,他意識到了,但是並不能得到周圍人的認同。張國榮就曾經說過,“我不抽菸,不吸食大麻,不泡夜店,我的身體健康的很,而且我有錢,有很多人愛,怎麼會抑鬱呢?”;楊又穎無數次在簡訊中流露出輕生的意念,可惜沒有得到家人足夠的重視。

記得以前辦公室有個大姐,經常莫名其妙的跟我說,“抑鬱的不行。”我不屑的笑笑,反問道:“你老公有錢,兒子優秀,有什麼可抑鬱的?”她想了想,說,是啊,好像真的沒什麼可抑鬱的。

三年後,這個大姐在自家陽臺摔了下來,所有人都以為那只是個意外。

如今看來,也許她真的抑鬱很久了。

2.抑鬱症就在我們身邊

班裡有個小孩,年紀不大卻老是一副懶洋洋的模樣,做什麼事情都無精打采的,也不和周圍的人交流,除了回答問題,幾乎看不到她開口說話。

偶爾一次,我發現她的手腕上有割痕,聯繫家長後才知道,她有輕微的抑鬱症,一直有吃相關的藥物,沒想到現在越來越嚴重。

後來家長給她辦理了休學手續,去北京治療了半年多,在家裡又休養了近兩年。我後來見過她一次,她很坦然的提起了自己的病情,提起了家裡爸爸和媽媽的呵護,以及身邊人充滿善意的愛和支持,話語間充滿了感恩,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看著她沐浴在陽光下的笑臉,我的心裡也暖暖的。

她是幸運的,在抑鬱症還屬輕微的時候,就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和愛。

但更多的人是不幸的。

鄰居馬大姐的兒子小中,成績優異,初中時就考入了省重點中學,是多年來小城的第一人。可是到了陌生的環境,周圍全是尖子生,原先的遙遙領先的優勢不在,獨在異鄉又沒有什麼談得來的朋友,這個兒子很快就萎靡不振了,曠課、早退、歇斯底里的情緒失控,僅僅兩個學期,就被學校要求退回本地學校學習。

小中回到本地中學只呆了兩天,就再也不願意上學了。老師多看他一眼,他覺得那是在諷刺他,同學們討論問題,他又覺得大家都在笑話他。到後來更是出現了嚴重的幻聽現象,身體和精神都急劇的萎縮了下去。

馬大姐生性好強,儘管早有人好心提醒小中的病可能是精神方面的,但她固執的不願意相信,她覺得小中只是鑽了牛角尖,只要換個環境,靜養一段就會慢慢好起來。

馬大姐辭了工作,全心全意的在家陪伴小中,可小中還是在一個午後,毫無留戀的從自己家17樓的窗臺上躍下,為這場悲劇畫上了一個重重的驚歎號。

抑鬱症總是這樣,來得突然,走得決絕。

很多時候,人們不願意給自己的親人冠以“精神病”的烙印,對“抑鬱症”更是缺乏足夠的重視。因為人們弄不明白,好端端的人怎麼突然“作”了起來,自暴自棄,動不動就嚷著不想活了,他們不知道,精彩紛呈的大千世界,在抑鬱症患者眼中,早已是千瘡百孔。

3.

有數據表明,我國近年來的自殺事件,近70%都與抑鬱症有關,其中25%的抑鬱症患者最終自殺成功。但抑鬱症並非不治之症,只要及時發現,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積極的情感干預,努力為患者創造一個溫暖、友愛、平和的情緒大環境,同時幫助患者進行有意的心理抗壓訓練,她們最終都能迴歸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

說到底,能抗衡抑鬱症的,還是人間大愛。

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溫暖的鼓勵,一抹讚賞的眼神。少點謾罵和攻擊,多點理解和包容,也許,喬任樑的悲劇能就此終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