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前天晚上,年僅28歲的喬任樑意外離世,就在中秋之際,在我們正在跟朋友、家人聚會的時候。在大家都對這條消息半信半疑時,官媒發出聲明,他真的離開了我們。因為自殺,因為抑鬱症。

對於抑鬱症,我們並不陌生。時至今日,因為哥哥張國榮當年抑鬱症的離世,每年的愚人節都會有不一樣意味。但時至今日,我們仍然無法理解抑鬱症,無法理解這種心理疾病造成的的痛苦,更無法把這些和像張國榮、喬任樑這樣平日裡陽光親和的大男孩,聯繫在一起。但結果依然無法改變,他們就這樣離開了。
抑鬱症為什麼會自殺

知乎上一個患病朋友曾這樣描述過:

“沒有經歷過的人非常難理解這種感受,因為在我沒病的時候,也曾經覺得抑鬱症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可是當這些事實真正擺到自己面前時,我才深深體會了這種絕望與荒誕的感覺。我不信鬼神,卻能在午夜,清晰地聽到身體裡另一個人對我喋喋不休,我不信心理活動會牽連生理活動,卻在那個聲音惡毒地詛咒我應該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默默地拿起刀,直到血順著胳膊一條條淌下來,痛覺戰勝了幻覺,才能如釋重負地哭出來……

你可能是朋友圈裡那個最愛逗別人發笑的人。但只有你自己知道,雖然在別人面前熟練地說著段子、講著冷笑話,但回到家,進了房間,你卻很難再笑出來一下。事實上,那些在生活中讓我們大笑的人,可能只是戴著小丑的面具,很多卓越的喜劇表演者恰恰是抑鬱症患者,不管是卓別林、憨豆先生還是2014年在家中自殺身亡的好萊塢喜劇明星Robin Williams。 “有些時候我覺得任何與他人的接觸都讓我作嘔,就像一些浪漫主義者所描述的那樣,我受到的壓力讓我厭世。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陌生人一般,被拒在世界的高牆之外。”喜劇演員卓別林這樣描述他對抑鬱症的感受。

《三聯生活週刊》對抑鬱症的基本症狀進行了總結:

  • 快感缺乏症:

    任何事物都無法帶來快樂或喜悅,無論是財富、提升、或者成就。

  • 悲痛:悲傷、失落、無望,糾結,妄想。

  • 負罪感:為一切真實或虛構的失敗自責,為自責而自責,為自憐自艾則自責

  • 自我傷害:傷害自己、割傷、自殺、以及其他形式的加諸自身的痛苦,自殺是年輕人的主要死因之一

  • 精神運動性阻滯:思考、走路、做任何事情都覺得疲憊不堪。走出任何一步都極難。從化學水平來說,這可能與多巴胺不足有關。多巴胺與其說是一種主管激勵機制的荷爾蒙,不如說 是一種驅動機制,驅動某種行為以獲得獎勵。一旦懷疑獲得獎勵的可能性,也就無法獲得這種荷爾蒙。精神運動性阻滯現象一旦減緩,自殺的可能性就會上升,因為 你有了足夠的驅動力。

  • 植物性症狀:有人指責抑鬱症患者是自作虐,軟弱自私、不負責任,事實上,生理學數據顯示他們有巨大的壓力反應,甚至在睡眠狀態中也是如此。

  • 睡眠變化:經常早醒。睡眠週期紊亂。

  • 胃口:普通人靠吃來排解抑鬱,但抑鬱症患者對吃全無胃口

  • 壓力應激反應:交感神經系統被激活(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湧出。外表看來懶散疲憊,貌似什麼事情都沒發生,身體內部卻正在經歷巨大的壓力反應,不亞於被人追殺。

  • 生物學視角:抑鬱症症狀背後的化學反應

怎麼理解抑鬱症

歐內斯特?海明威、文森特?梵高、川端康成、科特?柯本、羅賓?威廉姆斯、張純如、葉賽寧、李恩珠、徐遲、賈宏聲、孫仲旭、陳琳、海子、三毛……

這麼多我們心愛的公眾人物都因為抑鬱症離開了這個世界,儘管如此,我們對這種疾病依然近乎一無所知,甚至充滿了偏見。

| 抑鬱症和精神病一樣嗎?

一般人心目中的精神病 ,就是瘋瘋癲癲,行為古怪,甚至衝動毀物。這些實際上是醫學上所指的伴有精神病性表現的嚴重精神病。而抑鬱症是一種心境障礙,患者一般知道自己情緒上出了毛病,併為此感到很痛苦,他們希望其情況能有所改善,一般是有自知力的,但苦於調整不好,於是有時會採用自殺這種方式結束其痛苦。

| 我經歷的挫折比你大的多,還不是挺過來了,你完全是抗壓能力太弱了。不管事實是否如此,抑鬱症的觸發,很多時候與具體事件並沒有多大的關係。當一個人處在「抑鬱傾向」的情境下,任何事件都可能成為它的觸發點,也就是心理醫生說的「Trigger」――它可以是朋友的一句責難、今天早餐沒有吃到想吃的三明治、實驗做砸了、走路被人撞了一下……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你看起來很正常,一點都不像生病了。對一個抑鬱症患者說「你看起來很正常,試著多和別人說說話,心情就好了」無疑是非常無力的勸說行為,抑鬱症患者通常會比較敏感,這種勸說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自殺了對得起你的父母嗎?

與其他行為無異,自殺也是權衡利弊之後的決定。對抑鬱症患者而言,每天活著都有罪惡感。你覺得想法很荒誕?但當它時時刻刻纏繞著你,當你將天氣不好都能歸結到自身的罪惡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滿身骯髒,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錯的。虧欠父母,相較於虧欠整個世界,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 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死是一件非常輕鬆,甚至些許愉快的事情。自殺行為一般發生在抑鬱症的痊癒階段,而非最惡化的時候――因為那時,連呼吸都是一種負擔,都需要調動全身的力氣,更別說爬到高處跳下來,或者吞藥了。

| 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還是同樣的話,請把他們當做正常人看待。平常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多拉他們出去活動活動。抑鬱症患者往往很怕見人、與人交流,這時候請一定保持耐心,多勸幾次。活動儘量不要涉及激烈運動,或者具有競技性質的內容。如果對方不願意講話,不需要逼著他,靜靜地陪著就行。

抵抗抑鬱疾病,激發內心正能量!阿噗專門採訪了心理方面的專家:

能量無正負,讓生命能量自然流淌

有正就有負,如此能量方能守恆。事實上,能量(energy)這個詞本身沒有正負,所謂“正能量”這個提法是人類賦予了自己的價值觀。

心理學家韋恩 · 戴爾認為:“所有的變化都源於對改變自我的強烈渴望,一旦擁有這種渴望,就能啟動與生俱來的正能量。”從這個角度看,正能量是一種流動的、不斷改變的過程,而非一種存放不動的物質。這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只要我們不斷激發潛能,嘗試做出改變,那麼正能量自然就出現了

生命本身就是一種流淌的狀態,年幼時享受快樂,青春時努力進取,成年了承擔壓力,年老後迴歸安祥。在特定的生命階段去做適合的事,就是對自己的尊重。

助人先助己,釋放能量要適度馬戲團裡的小丑晚上表演取悅觀眾白天他自然就會情緒低落寡言少語;許多喜劇大師在熒幕前送出無數歡樂但幕後的他們有不少被抑鬱困擾這就是我想要提醒大家的:一個人如果只是不斷地釋放正能量,那麼留給內心的必然就是負能量;釋放的正能量越多,人內心的陰影就越大,這是能量守恆決定的。

能量要和諧,與你的環境相輔相成當一個人正能量太強周邊的生命就會黯淡無光正如陽光照出他人的陰影所以我們積攢或者釋放自己的能量都要與周圍的環境相輔相成否則就會顯得突兀在這裡我更贊成把正能量這個詞換成自我力量”,可能會好一些自我力量給人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不是刻意追求而得,而是內心力量積聚後的釋放,自然會與你的生命環境保持協調。

找對方法幫你提升生命能量:

  • 定期做出改變,不斷嘗試新鮮事物。這樣可以讓你的能量場流動起來引領更多自我力量進入你的生命

  • 消減生命中負面力量的成分,正能量自然就會增加舉例說,一天內你用於沮喪、憤怒的時間越少,那麼留下的快樂時間自然就越多。當然,負面情緒不是徹底不要,只是有意識地控制它,減少它。

  • 跟比你更有能量的人在一起生命是有自我協調能力的,跟能量更強大的人常在一起,慢慢的你就會融入環境,得到提升。

  • 階段性地釋放你的能量比如定期去做義工,或者挑戰一個項目。就像抽血一樣,定期釋放可以保證新陳代謝的旺盛,產生更多新的能量。

  • 注意從外部獲取能量,比如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以及使用恰當的精油,都能幫助自己補充和改善能量。

阿噗有話說,

如果你身邊有抑鬱症的朋友,那麼多給他們一些寬容與關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