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娛樂專稿(文 | 程佳 責編 | 子時)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9月16日晚,無數網友的朋友圈被喬任樑三個字刷屏,這個28歲的男星在上海家中離世,給世界留下了無盡的惋惜。
警方隨後通報排除他殺,雖然具體死亡原因仍在調查中,但多位生前好友告訴記者,喬任樑生前精神狀態不佳,一直靠藥物睡眠。難以想象,這個在朋友眼中“豪爽、樂觀”的大男孩,卻在生前飽受抑鬱症的困擾。
時間往前推四天,9月12日,是哥哥張國榮的60歲冥誕。2003年4月1日,他從香港文華酒店24層縱身跳下,留下寥寥片語“Depression(沮喪、抑鬱)。我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抑鬱症,這個潛伏在世間的隱形殺手,它以悄無聲息的姿態吞噬每一位患者的求生意志。尤其是在高壓環境下的娛樂圈,近年來屢屢曝出藝人抑鬱自殺的新聞,數量之多讓人觸目驚心。
正如韓寒在微博所說的,請珍惜你愛的和愛你的,理解你不理解的和不理解你的。2015年,我們曾做過一次關於抑鬱症的調查,這雖然不是最新也可能不是最全面的調查,但仍希望通過這篇報道你能多瞭解抑鬱症一些,哪怕只是比過去多了一點點。
2002年,崔永元離開了讓他成名的央視《實話實說》欄目,當時外界對他此舉一片譁然,甚至有聲音稱他“腦子病了”。3年後,在《藝術人生》的訪談中,他向觀眾坦承,當時生病的不是腦子,而是心:“我得的是抑鬱症,而且是很嚴重的抑鬱症,重度。”
連崔永元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的這次發言讓抑鬱症――這個在當時還未被中國公眾所熟悉的詞彙廣泛地傳播開來,也成為很多人認識、瞭解抑鬱症的起點。
▲鄭秀文、楊坤都曾深受抑鬱症困擾
我已經沒有任何勇氣走下去了,很簡單地在家裡刷牙我都沒有力氣,我的整個人好像垮下來了,沒有任何勇氣去做事。――鄭秀文
2004年,拍完關錦鵬導演的《長恨歌》後,鄭秀文整整休息了3年,從事業巔峰到銷聲匿跡,港媒揣測良多,“暴瘦暴肥”、“瘋了”、“自殺”這些對女明星有著致命殺傷力的字眼,成為她相當一段時間內揮之不去的“壞名聲”。
早在進組之初,鄭秀文就已經感受到身體的異樣,“但那時候我不知道自己得了病,也沒有和導演說。”據她回憶“那段時間整天都沒有力氣,不能和別人講話”,連和演對手戲的梁家輝溝通也都是通過短信:“他的房間就在我隔壁,但我都不能跟他碰面,只能寫東西來交流,真的挺嚴重的……”
我真的不騙你,完全沒有幸福的感覺,對生活也失去了動力吧,沒有任何激情,掙扎得一塌糊塗。――楊坤
2005年,楊坤在發行專輯《2008》後,情緒開始變得低落。他一方面要處理公司解約的問題,一方面又要面臨大量的商演邀約。“那會兒就出現了很不好的狀況,見人多就會出冷汗,一通知我去演出,我的手就開始抖了。”
最嚴重的時候,楊坤一個月暴瘦了15斤,他感到自己“魂兒都沒了,頭暈並且全身發燙,身上的筋會不自主地跳,全身虛弱、記憶力衰退,還有胸悶氣短,各種症狀”。有時候朋友約他出去吃飯,原本都已經開車出去了,但到半路又調頭回家。
以上兩位明星,都曾是抑鬱症患者。在醫學上,抑鬱症指的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從而引起一系列身心不適的精神疾病。它不僅只是抑鬱悲觀等情緒問題,還包括正常人想象不到的失眠、食慾減退、社交恐懼、思維遲緩、語言能力和記憶力下降等身心痛苦。
韓國自殺藝人一半不超30歲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哀悼與憂鬱症》中提道:憂鬱症最突出的特徵是非常痛苦的沮喪,對外在世界不感興趣,喪失愛的能力,自我評價降低,以至於通過自我譴責來加以表達。這種情況發展到極致時甚至會虛妄地期待受到懲罰,而懲罰的終極體驗就是死亡。
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自殺率統計中,亞洲地區最高的是韓國。韓國藝人朴真熙曾將娛樂圈明星抑鬱症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課題。在對260名韓國藝人進行調查後,她發現40%的演員患有抑鬱症,並且曾有過自殺念頭。
近年來,韓國藝人接二連三的自殺新聞讓人印象深刻。自2005年知名影星李恩珠在家中上吊自殺起,在隨後的10年間,共有超過30位韓星相繼走上絕路,其中不乏崔真實、鄭多彬等知名藝人。騰訊娛樂根據公開資料整理髮現,在這三十餘位韓國藝人中,有21人因抑鬱症或疑因抑鬱選擇自殺,其中有11人去世時的年齡不超過30歲。
內地及港臺地區的現狀同樣不容樂觀,據媒體報道,香港娛樂圈有抑鬱傾向的藝人已接近九成。張國榮、陳寶蓮都因重度抑鬱跳樓自殺;鄭秀文、吳彥祖、張惠妹、張家輝、楊坤、張靜初、張傑、姚笛、薛凱琪、范曉萱、王傑等數十位明星均公開承認曾飽受抑鬱症侵擾;而在歐美地區,好萊塢知名影星希斯·萊傑、羅賓·威廉姆斯等都是因為抑鬱症選擇結束生命,小甜甜布蘭妮、妮可·基德曼、凱瑟琳·澤塔·瓊斯、Lady Gaga也都有過痛苦的抑鬱經歷――娛樂圈幾乎成了抑鬱症的重災區。
▲表1: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因抑鬱症自殺的韓國藝人達21名,其中11人在去世時還不滿30歲 ▲表2: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內地及港臺地區因抑鬱症自殺的藝人名單 ▲表3: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歐美地區因抑鬱自殺的藝人名單(國內媒體有所報道)明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令人咋舌,不少人幾乎將娛樂圈和抑鬱圈畫上了等號。“娛樂圈的抑鬱情況只不過是冰山一角”,一位長期從事臨床抑鬱症診療工作的醫生告訴記者,“作為公眾人物,明星們的健康狀況更容易得到關注。但對普通人而言,它更隱蔽,傷害也更大。”
抑鬱症認知率極低 “走飯”微博成傾訴樹洞
▲當這條微博出現在網絡時,走飯已經離開我們“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2012年3月18日,網友“走飯”通過定時發送工具將生前的最後一條微博發到了網絡上。
對死亡輕描淡寫的33個字,在隨後的十幾天裡被網友轉發了八萬多次。這個年僅22歲的大四女生的離開,曾引發了輿論對普通抑鬱症患者前所未有的關注,周筆暢、高曉鬆、柳巖、王茜等明星均在網絡上自發悼念。
三年過去了,“走飯”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文字卻穿越了時間。每天仍然有人來她的主頁留言,最多的一條微博底下留言數超過36萬。這個永遠不會更新的微博成為不少抑鬱症患者的祕密樹洞。“死亡”、“解脫”、“重生”是留言中的高頻詞,無法被身邊人理解是網友尋求傾訴的主要原因。正如微博上,“走飯”流露出厭世的念頭早已超過兩年,而她的家人卻幾乎一無所知。
這是一組不該忽視的數據: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目前全球已有3.5億名抑鬱症患者,而這還只是保守估計。2009年,加拿大學者費立鵬在《柳葉刀》上發表文章,稱中國抑鬱症的患病率為6.1%,按其比率推算,國內抑鬱症患者已達到9000萬。
世衛組織預測,作為目前世界的第三大負擔疾病,抑鬱症將在2020年取代冠心病,上升到第二位。然而,與日益龐大的患病群體無法匹配的是,大眾對抑鬱症認知的缺失。
“包括我的家人,我的領導,他們都覺得沒有這種病。”崔永元在患病之初面臨的最大問題來自於身邊人,“他們覺得我就是想不開,小心眼、愛算計,以前火現在不火了,所以受不了了,都是在這樣想。”
▲調查1:在騰訊網的抑鬱症調查中,只有25%的網友表示瞭解抑鬱症,75%的網友表示對其不甚瞭解在騰訊網發起的一項關於抑鬱症的網絡調查中,表示對抑鬱症“很瞭解”的網友僅有25.02%,63.99%的網友認為,“聽說過,但不是很瞭解”,6.44%的網友表示,“知道有問題,但不知道它是病”,還有4.56%的網友則表示“完全不知道”。
不僅普通人對抑鬱症知之甚少,作為一種病因機制複雜的精神疾病,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在其病理根源問題上幾乎爭吵了幾個世紀,卻仍無答案。“如果用歷史的進程打比方,人類對抑鬱症的瞭解大概還處於公元前的世紀裡。”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姚方表示。
抑鬱症患者“病恥感”嚴重 就醫人數不足10%
抑鬱症知識缺失帶來的後果是,不少患者即使出現了相關症狀,也很難排查。2005年,楊坤經歷了一段難熬的情緒低潮,“易怒、胸悶氣短、渾身抽搐,眼睛聚不了焦,思維特別混亂”。在朋友的建議下,他先後做了6次全身檢查,“其中包括四次核磁共振,殺死了很多健康細胞”。他覺得自己難受到隨時隨地都可能暈倒,但醫生卻說,“你很健康,身體沒什麼毛病”。後來,在一個香港醫生的診療下,他被診斷為中度抑鬱症。
▲調查2:當遭遇抑鬱症時,僅有7.54%的網友願意尋求醫生幫助,這與現實生活中抑鬱症就醫率幾乎吻合更多的人面對疾病選擇的是“不作為”。騰訊網的調查顯示,只有7.54%的網友表示在出現抑鬱情況時,會及時就醫。33.29%的網友表示,“想去看,但還是要想想”。而其餘大部分網友則認為可以自愈。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精神衛生學系主任季建林表示,“在國內抑鬱症人群中,大概只有10%到20%的患者,是經過正規醫院診斷出的,這個診斷率非常低。”而剩下的8成患者則在家默默承受,不曾踏進任何醫院。即便被醫生診斷出抑鬱症,患者願意接受治療的人數也不到10%。原因之一,是患者和患者家屬有著強烈的 “病恥感”。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何燕玲曾有過親身經歷,她的一位患者在診治過程中曾被家人阻止,“精神病院這種地方,怎麼能去?”後來,這位患者選擇了跳樓自殺。“我可以說,他就是被‘病恥感’殺死的,如果社會沒有那麼多偏見和歧視,結果一定不是這樣。”
與大眾低認知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抑鬱症的高治癒率。鄭秀文、范曉萱、崔永元、白巖鬆、楊坤等明星都在生死的拋物線上安然落地。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抑鬱症並不可怕,它需要的是正確的方法、充足的時間,以及更多的理解。
把自己交給醫生 治癒率可達80%
明星們雖然對抑鬱症痛苦的描述千差萬別,但對於治療的方法和過程幾乎是異口同聲:一位專業的精神科醫生以及合適自己病情的藥物,短則數週,長則數月,症狀即可得到緩解。
北京回龍觀醫院抑鬱症科主任邸曉蘭把抑鬱症形容為“精神的感冒”,這個比喻很形象地告訴大家,抑鬱症可以治療,而且可控。而最好的控制方法不是意志、勇氣,而是藥物。
▲崔永元通過規律的藥物治療,戰勝了抑鬱症
知道自己生病以後,楊坤去看過心理醫生,“1小時800塊錢的都試過,但沒有用,我能把醫生說哭了。”而轉向藥物治療後,他的情況慢慢好轉,“抑鬱症就像是高血壓、糖尿病一樣,不能自行治癒,一定要配合吃藥。”崔永元的重度抑鬱,曾使他幾度徘徊在生死邊緣,同樣靠的是規律服藥,身體才慢慢恢復健康。
醫學研究表明,服用抗抑鬱藥物之後,60%-80%的患者會被治癒。相比心理治療的漫長和電痙攣療法的副作用,藥物治療通常更受歡迎。
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趙旭東表示,“在生物化學的層面,已經有很多證據證明,抑鬱症患者的大腦中,某些神經系統的活性會發生改變,比如5-羥色胺在減少。”5-羥色胺、去甲腎上素和多巴胺可以幫助大腦保證認知能力和穩定情緒,而在抑鬱症患者的體內,它們的含量往往低於常人。服用抗抑鬱藥物,可以幫助人體增加這些物質的濃度或活性。
范曉萱寫日記發洩情緒 楊坤抗抑鬱瘋狂健身
藥物治療有效卻並不唯一,精神科醫生同樣認同心理療法。不少明星就在藥療的基礎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自救之道。
▲在醫生指引下,范曉萱通過寫日記發洩情緒在停工的三年間,鄭秀文每天畫畫,看書,以基督教為精神寄託,“以前我是靠自己,現在我把所有東西交託給上帝。你要肯打碎自己,要完全放手,重新塑造自己。當你有了交託,憂慮就會變得很小。”范曉萱從醫生那裡得到的建議是,用寫日記的方法紓解情緒,“醫生建議我把當下所有的感受寫下來,從中來觀察自己的情緒起伏,總結規律打開心結。”後來,她把這本日記出版成書,書名叫做《亂寫》。
李若彤曾因抑鬱症一別銀幕十年,治療過程中,外甥女成為了她最大的精神支柱,“為了照顧和教育好她,我特意去學習了兒童心理學,她是我走出來的最大動力。”明星的生活不規律,楊坤生病後學會了從“不正常”裡尋找“正常”:按時睡覺、吃飯,主動出門社交,再走到健身房裡呆上一下午,騎車、跑步、游泳、做器械,“每天都要出一身大汗,什麼不開心的事、什麼計較與爭執都會忘掉,心就會平和下來。”
不過,醫生姚方表示,宗教、健身、社交等輔助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緩解抑鬱病症,但患者絕對不能心存“靠自己就能走出來”的幻想,對於抑鬱症來說,“醫學治療才是根本。”
2011年10月25日,28歲的青年演員尚於博跳樓自殺。這位曾出演過《杜拉拉昇職記》、《孃家的故事》等熱播劇的男演員曾被業界看好。在他去世一年後,她的媽媽毛愛珍在北京成立了尚善公益基金會。“抑鬱症最難治和可怕的地方,源於大家的不瞭解。我後悔沒有早點發現,沒能幫助到兒子”,毛愛珍成立基金會的這四年間一直在致力於抑鬱症防治的宣傳和普及。
躁鬱症≠抑鬱症 多數患者曾被“誤診”
▲演員尚於博患躁鬱症三年,並最終選擇自殺自殺前,尚於博患病整整三年,這也正是他產量最高、事業發展最快的一段時期,這與其他抑鬱患者無法工作,完全自閉等症狀有些不同。毛愛珍透露,擊倒尚於博的是一種叫躁狂抑鬱症的疾病。實際上,它比普通抑鬱症更難治療,令患者更加痛苦。
單相抑鬱症的典型症狀是喪失快樂、對任何事物都感到悲傷、漠然,最終引起認知失調、行動萎縮和身體上的各種不適。而躁狂抑鬱症患者往往要面臨躁狂和抑鬱的雙重摺磨。躁狂發作時,莫名亢奮、精力充沛、言談和思考的速度異常地快,有自我膨脹感和自負感。但躁狂結束後,患者又會轉入抑鬱狀態,毛愛珍形容,“這種狀態就像坐過山車。”
儘管公眾對“躁狂抑鬱症”很陌生,但事實上患病人數並不少。躁鬱症患者往往自認躁狂是精力充沛的表現,沒有加以重視;只有在情緒轉向低落時,出現了抑鬱症狀,才察覺到問題存在。大多數病患只有在抑鬱期才向醫生尋求幫助,描述的也都是抑鬱症狀,因此極其容易被誤診。
美國的一項研究,跟蹤隨訪了13年前被診斷為抑鬱症的200名患者,結果發現當年被診斷為單相抑鬱症的患者中,46%其實是躁狂抑鬱症。毛愛珍說,事實上,張國榮、美籍作家張純如實際上也都因躁鬱症自殺。
開心的人不抑鬱?喜劇大師也被擊倒了
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也並非總是以淚洗面,部分人會用表面的樂觀開朗來掩飾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這種抑鬱類型通常也被稱為“微笑型抑鬱症”。
關於這一病症,有一個典型的故事:一位抑鬱症患者去看病,醫生告訴他城裡來了一個特別幽默的人,在街上講了三天笑話,把全城的人都逗笑了,並建議患者去找他聊聊,能對病情有所幫助。患者看了看醫生,無奈地說:“我就是你說的那個幽默的人。”
故事中患者的原型,就是“喜劇電影之王”卓別林。
▲羅賓·威廉姆斯的自殺讓所有影迷深感痛心同樣的故事還發生在好萊塢著名喜劇明星“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和金·凱瑞的身上,他們在銀幕前盡其所能的搞笑、耍寶、笑臉示人,絲毫看不出異樣;但在舞臺之後,都曾因抑鬱症入院治療,羅賓·威廉姆斯更在飽受抑鬱折磨多年後選擇自殺。
“微笑型抑鬱症”的根源在於患者無法正當地處理外界壓力,他們的共同點是不願意傾訴、不願意放棄“尊嚴”,從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這也解釋了,為何銀幕前喜劇明星總是與笑聲相連的,而他們背後往往和抑鬱結合得更緊。
崔永元曾說:“我就想告訴大家,確實有這樣一種病(抑鬱症),希望大家能知道,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得了這種病,希望你不要歧視他,然後鼓勵他去看醫生,醫生可以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
而這,也正是我們想要對你說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28歲喬任樑意外離世:這一次,讓我們關心抑鬱症!
騰訊娛樂專稿(文 | 程佳 責編 | 子時)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9月16日晚,無數網友的朋友圈被喬任樑三個字刷屏,這個28歲的男星在上海家中…
-
-
-
28歲演員喬任樑的離世,讓奪去他生命的這個病讓人深思!
網曝喬任樑死亡 多方證實 十點四十左右,喬任樑公司老闆在朋友圈發文確定喬任樑的死訊,“確定了,一路走好”。 9月16日晚,網上突然驚現大批爆料,稱演員喬任…
-
-
-
28歲喬任樑疑因抑鬱身亡
2016年9月16日,演員、歌手喬任樑在上海意外死亡,年僅28歲,經法醫初步鑑定,已排除他殺可能,具體死亡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據知情…
-
-
-
28歲喬任樑或死於抑鬱
9月16日,演員、歌手喬任樑在上海意外死亡,年僅28歲,經法醫初步鑑定,已排除他殺可能,具體死亡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知情人稱,喬任樑與女友住在一起,女友…
-
-
-
家事法律師評喬任樑離世:精神疾病患者,法律將何以安放?
張國榮、三毛、海明威、柏楊、梵高、川端康成、海子、阮玲玉、陳琳……他們都死於抑鬱症,現在是喬任樑,85後。“我們”也許會因此花一兩天的時間關注抑鬱症這種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