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人人都會有心理疲憊期這是毋庸置疑的,就如同身體在高強度的勞動下會有疲勞期一樣。心理疲憊期在正常情況下其實是為下一個活躍期做心理調試和準備的過程,每個人都會出現。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如果一個人沒有心理倦怠期,那麼這個人很可能有心理崩潰的危險。

但是,心理疲憊期有一定的尺度,如果過了這個尺度,可能就成為了心理問題或者心理疾患了。例如,一般情況下,人是有周期性的疲倦感,會有一段時間相對要懶散。但是這個程度因人而異,如果過度,甚至發生質變,就要注意了。這個時期的延續期一般不會很長。如果這樣的狀態延續了超過兩到三個月,那麼就十分危險,要去進行心理諮詢和輔導了。

既然成人都如此,孩子也和成人一樣,但是很多父母可以理解自己的心裡疲憊期,往往忽略了孩子也會有心裡疲憊期。有些家長很是不解:為什麼孩子玩的時候生龍活虎的,一讓他學習就沒了精神,就像個洩了氣的皮球,蔫了。一會兒躺著,一會兒困了,一會兒餓了。每到這時,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認為孩子是不願意做作業而找的各種藉口。其實不然,請看這是為什麼?

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疲勞症狀。孩子運動或玩耍後的疲勞,家長很容易發現,但是孩子心理上的疲勞往往被忽視了。其實,心理上的疲勞比生理上的疲勞更可怕。生理上的疲勞在短暫充分的休息之後,很快就會消除。而心理上的疲勞如果不能及時被發現,進行正確的引導,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心理疲勞嚴重的,還可能發展成心理病態,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看看孩子心理疲勞的五個表現:

1、孩子變得不愛上學,不願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就喊“肚子疼”、“頭痛”等。

2、有的孩子不願做作業,一看書就犯困。

3、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卻根本“看不進去”。

4、不願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現煩躁、轉移話題。

5、上課時常打不起精神,課後卻十分活躍,表現為“玩不夠”。

其實就算作為成人的我們,心理狀況會有高低起伏,孩子也是一樣,只是在很多時候家長總覺得孩子天真無邪,無憂無慮,除了學習什麼心都不用操,那來的心理疲勞啊?並且看他們玩起來那個興奮勁,往往更容易忽略,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孩子心理疲勞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去化解,如何去疏導自己的這種心理狀態。

如果發現孩子的“累”是屬於心理性疲勞,父母也不必過於驚慌,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消除心理疲勞呢?

第一、父母要減輕精神壓力,對孩子要有個全面地瞭解和正確地評估,對孩子的學習不能單純地從分數的高低來衡量,要考慮孩子學習的原有基礎,每次考試試題的難易,孩子學習上的困難及臨場發揮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對孩子成績要做縱向比較,即自己和自己比,過去和現在比。

第二、要經常告誡孩子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堅韌的毅力。在對孩子適當嚴格要求的同時,還要融進家長對子女的一片慈愛之心,力求鼓勵多於斥責,切不可簡單粗暴,打擊孩子的信心。

第三、家長在課外輔導中,要儘量有針對性,並使方法多樣化。比如,孩子對作文感到困難,並不是他缺乏課外讀物,而是沒有親身感受可寫。這就需要家長多帶孩子外出活動,增加接觸自然和社會的機會,並且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觀察和積累素材,從而形成自己的感受。當他們為獲得知識而感到有內容可寫時,就會感到無窮樂趣,心理上的疲勞症狀就會減輕或者消除。

第四、如果是學校老師留的作業過多,可以和老師溝通適當減少作業量,避免題海戰術,運用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第五、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葷素搭配,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家庭可以經常開展文體活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和家長一起騎行,也是一個很好的運動。或者爬山活動,可以來個家庭比賽,既增加了和父母之間的感情,還鍛鍊了身體,保持心情愉悅也是解決心理疲勞的必備因素。

其實只要是一個正常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心理疲憊期,家長不要一味看孩子不愛學習的表象,對孩子加以指責,有時孩子的孤立無助,很容易走極端的,要想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既要關注身體的健康,更要關注心理的健康,只有兩個方面都健康了,孩子才能最大程度的向你希望的目標前進。對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細心,走進孩子的心理,既要有家長的威嚴,也要像朋友一樣的平等相處。不要做海市蜃樓型的家長,不以孩子的實際情況加以引導和教育,而是要求孩子按照你想象的樣子去努力,你將會把孩子推的更遠。實際點,把標準降低點,或許孩子要比你希望的更優秀。瞭解更多育兒經驗請看清清的另一篇文章7個月的寶寶睡覺時窒息,學會這7點讓寶寶睡覺更安全,更聰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