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莎士比亞偏愛抑鬱症,他可能是世界上讓最多主角自殺的劇作家。法國社會學家喬治·米諾瓦在其《自殺的歷史》中統計了莎士比亞作品中各種劇情和動機的52種自殺。一項研究表明,重溫莎士比亞的所有書籍有助心理醫生更好地瞭解心理病人。“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這本來是一個哲學問題,但當人們把這個問題變成大腦中一個揮之不去的疑問,並伴隨著焦慮、恐懼、仇恨以及無奈等情緒時,便成為一個心理官能症狀。“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哈姆雷特王子在得知叔叔殺父親篡王位娶母親後,內心焦灼地思慮自己的未來:“默然忍受命運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無涯的苦難,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這些永遠不會有答案的問題,出現在了《哈姆雷特》――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莎翁在他的四大悲劇裡,肆意地描寫各種心靈分裂以及精神危機。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卡倫·霍爾奈在《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中寫道:“各個時代的詩人和哲學家都知道,平靜的、心態平衡的人不會成為心理失衡的受害者,受害者只能是那些為內在衝突所撕裂的人。”“內在衝突”是一個心理官能症患者最明顯的病症,而大部分心理病症,都出現在了莎士比亞悲劇的主角身上。有人這樣總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心理根源:《哈姆雷特》,優柔寡斷導致的悲劇;《奧賽羅》,嫉妒導致的悲劇;《李爾王》,剛愎自用導致的悲劇;《麥克白》,權力慾導致的悲劇。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莎士比亞是怎麼把一個個國王、母后和王子、公主變成心理病學羔羊的。 用現代心理學的標準來說,哈姆雷特是一個典型的焦慮症患者。 是殺了叔叔報仇,還是忍氣吞聲過著屈辱的生活?一個焦慮症患者的顯著特徵是,腦袋裡總有兩個不同的觀念在鬥爭。無論選擇哪一個,另一個觀念總會找到一個理直氣壯的理由,讓本來已經定下的選擇,變得沒有任何說服力。我們從莎士比亞的臺詞中看到,哈姆雷特王子在兩個觀念的對決中無法自拔。王子想逃避,他說:“死了;睡著了;什麼都完了;要是在這一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痛,以及其他無數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局。”但他又怕即使死了,在死亡的夢中仍然逃不過良心的譴責:“死了;睡著了;睡著了也許還會做夢;嗯,阻礙就在這兒:因為當我們擺脫了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後,在那死的睡眠裡,究竟將要做些什麼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躊躇顧慮、優柔寡斷以及內心的怯懦使善良的哈姆雷特王子陷入嚴重的焦慮。如果當時有心理醫生拿個焦慮自評量表(SAS)給哈姆雷特王子,讓他坐下來把十多個問題都答完,算出來的分數肯定會爆表。第一題:頭腦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盤旋,忘性大。第四題:反覆想些無意義的事,注意力不能集中。第六題:出現不可控制的對立思維、觀念。這幾題,王子必須打最高的五分――很嚴重。腦子裡只有父王那穿著盔甲的靈魂,以及母親改嫁叔叔的怨恨。特別是那句流傳到2016年的“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正是“不可控制的對立思維”,是穿透力極強的執念。想象一下,當時很可能在王子的腦海裡“繞樑三月,不知肉味”,連他心愛的姑娘奧菲利婭都顧不上了。這時的王子,復仇的壓力巨大,正如第九題說的:“不努力學習或工作會讓你很有罪惡感。”還有第十題:“休息時仍然想著學習或工作,以及其他還沒有解決的事情。”不過,第十一題“遇到排隊或者塞車,你會感到極端沮喪”,活在莎士比亞時代的王子就遇不上了。在巨大的焦慮下,哈姆雷特選擇裝瘋。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徐群暉指出,這一裝瘋行為,其實是王子逃避型人格的表現,他在《莎士比亞悲劇的審美現代性》一文中寫道:“假如哈姆雷特具有大多數正常人的心態和思維方式,根本不必裝瘋。因為‘裝瘋’反而打草驚蛇,耽誤報仇……事實上,裝瘋純粹是他逃避現實的動機的合理化機制(一種為自己找藉口以減輕焦慮的心理防禦機制)。” 假如莎士比亞的主角們具有正常人的心理素質,悲劇就不會發生。

逃避導致了哈姆雷特的焦慮,焦慮也導致了哈姆雷特的逃避。面臨抉擇時,腦子總會出現另一個理由讓他停下來。當罪惡的叔叔獨自在神像前懺悔時,哈姆雷特本可一劍把他刺死。王子奇怪的腦子卻冒出一個想念:此舉會將仇敵送入天堂。因而錯失最好的復仇機會,導致後來同歸於盡的悲劇。有人援引弗洛伊德“性慾決定一切”的理論,認為哈姆雷特王子因戀母情結而對叔叔起殺心。這樣的推論,恐怕弗老師也沒有做出來。至少,這個理論無法解釋王子為什麼不在神父前刺那一劍。對性慾決定論,我們不能太認真,認真就輸了。對於哈姆雷特的行為,最好的解釋還是焦慮症。焦慮症是一種神奇的心理障礙,在對立的思維中――to be or not to be,不管選擇A還是B,最後都會後悔,正如焦慮自評量表第七題所說:“即使已經把事情做得很好了,仍覺得很不滿意。”以及第八題:“在成功之後你會感到失落,而不是快樂。”也就是說,優柔寡斷導致悲劇。徐群暉認為,假如莎士比亞的主角們具有正常人的心理素質,悲劇就不會發生,“麥克白就不會在刺殺鄧肯後整天為病態的負罪感所困擾而不能自拔,最終因精神崩潰而毀滅;奧賽羅就不會陷入猜疑的誤區、妄想的泥坑;雅典的泰門就會正視現實,既不會對人性抱有過高的神經質幻想,也不會在理想破滅後,進入病態絕望,萬念俱灰,‘討厭這個虛偽的世界和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當心理陰影足夠大時,主角們就會自殺。莎士比亞偏愛抑鬱症,他可能是世界上讓最多主角自殺的劇作家。法國社會學家喬治·米諾瓦在其《自殺的歷史》中統計了莎士比亞作品中各種劇情和動機的52種自殺。他還把書的第五章命名為“To be or not to be”。他認為,自殺情節把莎士比亞的作品推上藝術巔峰。到這裡,我們可以把問題改成:要死多少主角才能造就一個莎士比亞?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會有一個自殺的情節――《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裘力斯·凱撒》、《雅典的泰門》、《奧賽羅》、《麥克白》……莎士比亞要不要對20世紀不斷攀升的自殺率負責?這是一個引起焦慮症的問題。幸好,莎士比亞對心理症狀細緻入微的描寫,給很多醫生提供了學習的案例。一項研究表明,重溫莎士比亞的所有書籍有助心理醫生更好地瞭解心理病人。南開大學心理學教授李強說,心理學試圖通過科學語言來描述人類的心理活動,有時很難恰如其分,往往不如文學家的一言半語。美國文學教授哈羅德·布魯姆在《西方正典》裡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莎士比亞對這一切都駕輕就熟,任何心理學家、思想家或修辭學家都無法與他相比。”所以布魯姆說:“我傾向於莎士比亞式地解讀弗洛伊德,而不是弗洛伊德式地解讀莎士比亞或其他作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