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老人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脆性骨折發病率逐年增加,給病人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肱骨遠端、橈骨遠端、肱骨近端、髖關節周圍和椎體都是易出現脆性骨折的部位。肱骨遠端骨折佔成人全身骨折的 1%~2%,佔 60 歲以上的脆性骨折的 5%。脆性骨折中 80% 的是老年女性病人。超過 70% 的肱骨遠端脆性骨折都是累計關節面的粉碎性骨折,AO 分型的 C 型骨折。

儘管近年來創傷骨科的快速發展,但對於老年肱骨遠端骨折的治療仍然是巨大挑戰,表現在關節面粉碎和骨質量差導致固定難度大。治療該類骨折的的目的是快速恢復關節功能、降低重複外科干預和抗骨質疏鬆避免再次脆性骨折。肱骨遠端脆性骨折的治療選擇有保守治療(8%)、切開復位內固定(70%)和全肘關節置換(21%)。

加拿大學者 Matthew 等將老年性肱骨遠端骨折的治療做一綜述,文章發表在 Current Orthopaedic Practice 上。

保守治療

1. 方式:超肘石膏、鷹嘴骨牽引或頸領固定 3~4 周行功能鍛鍊。

2. 適應證:不能耐受手術、軟組織條件差、嚴重粉碎無法內固定更適合關節置換、經濟條件差者。

3. 結果:2013 年 Obert 等和 Pidhorz 等對保守治療老年肱骨遠端骨折的研究結果發表在 Orthop Traumatol Srug Res 上。Obert 等認為保守治療併發症發生率高達 60%;而 Pidorz 等認為雖然骨折畸形癒合率 65% 和不癒合率 5%,但患者滿意度高達 83%,保守治療老年性肱骨遠端骨折仍然有用。作者認為保守治療要嚴格把握適應證,除上述適應證外還需包括對功能要求低的患者。

切開復位內固定

切開復位內固定是老年肱骨遠端脆性骨折的金標準

1. 適應證:骨量相對較好、骨折粉碎程度不高。

2. 入路

後路是治療肱骨遠端骨折的理想入路。後路包括尺骨鷹嘴截骨入路、保留伸肘裝置入路、三頭肌劈開入路、肱三頭肌翻轉式切開入路和肱三頭肌舌形瓣切開入路。每種入路都有其優缺點和各自的適應證(表 1)。

表 1 肱骨遠端骨折各後方入路

3. 鋼板放置方向

大量的研究已證實大部分的肱骨遠端粉碎性骨折需雙柱鋼板固定,但雙鋼板是垂直固定還是平行固定一直存在爭議。大部分生物力學研究證實平行鎖定鋼板具有更好的固定強度,但臨床研究並未證實哪種方式更有優勢。在老年脆性肱骨遠端骨折的病人,作者更喜歡使用平行鎖定鋼板。

全肘關節置換術

對於嚴重粉碎無法內固定的老年肱骨骨折,全肘關節置換可作為治療選擇,並已被廣泛接受。

1. 適應證:AO/OTA 分型 13C、大於 65 歲和傷前患有肘關節炎。

2. 入路:(見表 1)保留伸肘裝置的後正中入路可以較早的行伸肘和負重鍛鍊,理論上可加快肘關節功能恢復。術後併發症更少。

3. 翻修率:短期隨訪全肘關節置換術後臨床療效滿意,翻修率低。只有一篇關於長期隨訪的文獻,結果顯示①因骨折行關節置換術的病人在術後 10 年和 18 年假體翻修率低,僅為 2%;②創傷後關節置換術比因骨性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行關節置換術翻修率低;③年齡越大翻修率越低。

半肘關節置換術

半肘關節置換術指行肱骨遠端和橈骨頭假體置換,保留尺骨鷹嘴。文獻報道較少,可能更適應年輕人。

總結

綜上: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骨質疏鬆性骨折越來越多,臨床治療難度高,經濟和社會負擔越來越大。對於老年肱骨遠端骨折,不論採取何種治療方式都要快速恢復關節功能、減少併發症和降低再手術率。雖然肘關節置換逐漸被用來治療肱骨遠端骨折,但切開復位內固定仍然是金標準。除此之外,不能忘記術後治療骨質疏鬆防止再次骨折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no